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传统模式的农业灌溉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灌溉设施和业务内容日趋复杂化的需求,农业灌溉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WebGIS技术在农业灌溉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对提高农业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以ArcIMS和ASP为核心技术,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农业灌溉信息管理系统AⅡMS,该系统在满足实用性和可靠性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WebGIS的易用性和形象性特点,为农业灌溉的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我国农业用水状况、节水灌溉及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分析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趋势,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推广中出现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偏低、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节水灌溉制度建设滞后、农业灌溉水价低、农户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多渠道增加资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力度、落实管理责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开展特定区域水稻种植产业布局是科学制定区域农业种植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是水稻种植产业布局的前提。本文以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福建省浦城县为研究区,基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土壤条件、立地条件、灌排条件、气候条件和机械耕作条件5大类共21个指标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学模型、回归模型和空间插值等方法计算、模拟评价指标空间分布数据,形成5 m×5 m分辨率的评价指标栅格数据集,基于经验指数法建立适宜度指数模型,开展精细尺度下的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利用实测样点水稻产量与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度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本研究评价工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利用K-means属性聚类法识别研究区水稻种植多维环境适宜性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水稻种植高度适宜、较适宜、中度适宜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4%,次适宜耕地仅占15.6%,耕地整体适宜性较高;② Ⅰ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和各类指标适宜性均较高;Ⅱ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灌排条件适宜性很低;Ⅲ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立地、土壤条件适宜性较低;Ⅳ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低,灌排条件适宜性最低。本研究可为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浦城县更合理科学地开展农业种植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时近仲夏,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峪山镇熊湾村村民雷明健在经过整理后的沃野上劳作时,心情格外舒畅,过去因沟渠漏水导致灌溉引水难的问题,现在因为新修了泵站而得以解决,今年他种植的9亩水稻长势喜人。在峪山镇高产基本农田项目区,像雷明健这样因土地整理受益的农户还真不少,这要归功于这个区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灌溉水田间入渗机理的研究 ,确定灌溉水田间入渗系数 ,制定合理的灌溉定额与灌溉时间 ,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节约用水 ,发展高效农业非常重要。 1985~ 1996年间 ,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平原堡进行了针对包气带水分运移的专门研究试验工作 ,以此为基础 ,对灌溉水田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栖霞市丘陵区清洁能源节水灌溉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栖霞市水务局为有效解决栖霞资源性缺水,减少农业灌溉成本,提高全市果品效益,2008年栖霞市水务局与中国水科院合作,选择具有典型山地丘陵贫水区,开展清洁能源节水灌溉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该项目建设费用少、效益高、省时省力,节水节能效益显著,符合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在山地丘陵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平原地区的活动断裂,绝大部分是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的隐伏断裂。本文就活动断裂的类型、空间展布、活动方式与强度和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规划性工程对策等,予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铅锌矿区土地根据其利用情况分为自然地、菜园地和稻田,项目研究区各类型用地土壤中铅、锌、铜元素,均高于湖南省表土背景值,具明显累积特征,铅、锌、镉元素富集系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地土壤、菜园地土壤、稻田土壤。各类型用地土壤中铅、锌、铜、镉元素累积含量与铅锌矿区尾砂、废水及用地灌溉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12月6日,"青海省湟水流域高标准农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方案修改稿"及部分规划设计调整通过了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认为北干渠片区、湟水河片区和大通河片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大于总灌溉需水量,水土资源完全达到供需平衡。这是根据此前国土资源部领导和专家组应邀来青海调研咨询时就修改、完善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申报资料、进一步加强前期准备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所进行的修改完善,为进一步推进湟水流域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奠定了良好  相似文献   

10.
精准水稻种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农业经营概念,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农田特征的空间变异,根据农田性质的空间差异对农作物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变量施肥、变量灌溉等,其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最少的环境污染。水稻精准种植是精准农业思想的具体实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信息包括:GPS定位信息、农田地理信息、田间采样信息、农业气象信息、作物产量信息、作物长势信息和水稻栽培专家知识等。为管理和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之为水稻种植服务,水稻精准种植信息系统应当由属性数据管理、农田空间数据管理、专家系统、遥感数据处理和管理决策等子系统构成。为便于系统的开发、完善和推广,整个系统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用VB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湛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盐性、品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水禾”品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可用1/5海水灌溉,但其耐盐性不高;灌溉水含盐量的高低,对株高和穗粒结构影响较大;3个品种的出糙率均偏低,外观品质较差.并指出增强抗盐性、提高品质应是目前改良耐盐水稻地方品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幸福庄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为例,设计了一种光伏提水灌溉技术和矿山复绿工程相结合的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方案.该技术的后续实施应用可有效解决由于矿区位置偏远、水源稀缺导致的电力建设成本高、后期管护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矿区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湛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盐性,品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水禾”品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可用1/5海水灌溉,但其耐盐性不高;灌溉水含盐量的高低,对株高和穗粒结构影响较大;3个品种的出糙率均偏低,外观品质较差,并指出出增强抗盐性、提高品质应是目前改良耐盐水稻地方品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农垦前锋农场土地整理项目》总面积1968.9823hm^2,建设规模为1961.5361hm^2,项目共分为8个区。因地表水匮乏,地下水丰富,项目区全部采用打机井灌溉,预算投资2933.3145万元。项目实施后,粮食产量每年可增加456.15万公斤,年增加产值1061.44万元。该项目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目前正在实施中,本文以第一区为例,介绍机井灌溉设计。  相似文献   

15.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8):67-68
济南近日,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西山15.33公顷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该项目的完成,大大改善了该村农田交通运输、水利灌溉条件,大片的荒山荒破和难走的田块变得宽阔通畅。土质改良后每公顷产量由原来的000千克增加到6750千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长城村土地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0,工程施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且规范化。众所周知,传统定额工程造价报价依据主要是:依据定额计价规定的计算规则,按施工图计算出工程量,进行定额套价,人工、材料、机械都是不变的,消耗量按定额执行。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按工程标的物难易度进行确定计费再加上企业根据竞争情况自主让利来确定投标价格。但总体上还是与传统计划时期定额制度改变不大,企业还是依赖政府部门制定的定额各时期公布的人工、材料信息及按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计算等进行调整结算,对配套实体工作的措施费用按一成一变的形式及计算方法进行计价,按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现有的耕地很多还缺乏灌溉措施与抗旱能力,农业产量不高,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对现有土地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这一基本国策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HJ卫星图像水稻种植面积的识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J-1A/1B卫星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是提取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潜力数据源。本文以江汉平原腹地的监利县及周边相邻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水稻物候历,选取样区水稻生长关键期的多时相HJ-1A/1B卫星数据,利用水稻移栽期的水分信息和生长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信息,结合陆表水系数(LSWI)、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IRS-B2)、差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构建了HJ卫星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识别方法,提取了研究区2009-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得到面积精度和样本点精度均不小于90%,Kappa值不小于0.8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2006,(11):1-1
原始人取河湖水饮之. 3000多年前中国商周时期开始分封诸侯,出现了"城邦"制国家,奴隶主或封建主据城廓而居,挖井取水已很普遍.商周时代中国农业文明已经相当成熟,当时农业实行代役租的"井田制".田分"井"字形,中间为公田,其余八田为奴隶或农奴私田,公田中间挖井一口,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这可能是最早把地下水用于农业生产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联合周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现有耕地中的1/4“严重退化”,已威胁到2050年前全球粮食实现增产七成的目标。报告估算,到2050年,发展中斟家共需投资约1万亿美元用于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投资约1600亿美元用以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