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散型村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耀华  杨柳  颜思琦 《地理研究》2013,32(2):369-379
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从空间结构入手探讨了"分散型村落"这一特殊遗产类型的概念及其空间布局分散、村落格局完整、主题载体连接、片区特色鲜明和整体价值突出的五大特点,并阐述了这些特点对遗产地带来的不利于统一管理与统筹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和借鉴其他类似"分散型村落"遗产地保护利用经验,针对分散型村落遗产的独立性、差异性和不可分割性,提出了该类遗产整体保护、统筹规划、区域联动、统一形象、各显特色、纽带连接等保护和发展的对策,达到在保护村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使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众多村落遗产及历史村镇如何在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既要严格保护珍贵的遗产资源,又要有效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分析框架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327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类型、程度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农户适应类型可划分为全面适应型、认知缺失型、生态主导型、政策缺失型、文化主导型和发展滞后型6种,各类型特点不一; 农户总体适应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全面适应型、文化主导型、认知缺失型、政策缺失型、生态主导型和发展滞后型,全面适应型为比较适应,其他均为一般适应; 每种适应类型在6类因子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内部差异,除全面适应型外,其他适应类型在社会、文化、经济三类因子的适应程度上普遍较低; 政策、社会、生态、经济和心理5类因子中有13个影响因素对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有影响,影响程度不一。最后,从农户、社区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工业型村落:发展模式及其形成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型村落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典型村落类型.浙江省工业型村落在空间表现为"块状经济"形态,其空间分布与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局部地区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浙江省工业型村落的形成模式与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密切相关,按照地域不同,表现分为综合型模式和内生型模式两种,而尤以内生型模式最具浙江特色.作者认为,这种特色村落模式是在其深刻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村落形成动力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其发展路径表现为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历史偶然性与路径依赖,并对此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对主要观点做了概括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印象中的大连,年轻、时尚、充满活力,滨海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是避暑旅游胜地。在这样一座城市谈历史,则略显苍白。似乎,这是一处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千年海风吹拂,百代兴衰浸染。随着记者渐行渐远的脚步,原本厚重的古迹尘埃,在寻找的历程中,显露端倪……,营城子——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重镇,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上溯到6000年前,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与山东龙山、大汶口文化同时期,可敬的先民们便已聚居于今黄龙尾半岛营城子、牧城子海湾的文家屯一带,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生活。据考证,营城子村落形成于清代康熙年间…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发现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变迁特点,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双核心村落体系等3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迁移、地缘、血缘与风水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6.
岳阳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过程与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发现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变迁特点,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双核心村落体系等3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迁移、地缘、血缘与风水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7.
山地地理     
TU98 2003043048浅析中国山地村落的聚居空间=Analysis on ehannel seouringand silti眼and self一adjusting in midstream and downstre翻reaehes of Changjiang River/徐坚//山地学报一2002,20(5)一526~530 从乡土建筑、地方文化、景观资源三方面,提出山地村落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分析中国山地村落环境空间、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等的形成及布局特点.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山地村落的类型及境界进行分类;阐述中国传统的、系统的村落思想;对山地村落作多维空间的立体图象研究,寻求景观后深刻的文化影像;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人类交往的工具,通过对地名含义的考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名读音是否有误、用字是否正确、含义是否健康向上,从而促进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和发展。因此开展对地名的考证是实施地名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对历史悠久、资料保存浩如烟海的我国文化来说,加强地名考证和资料归纳整理等工作无疑是对历史文献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历史文献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但仍是富于启发意义并具有历史特色的真实反映,开展对《元和郡县志》的考证与归纳整理工作,将对现代资料和研究工作的承继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就《元和郡县志》山岳命名类型的依据、类型、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愿与读者共勉。一、山名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认知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对其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面对类型多样且动态演化的传统村落,传统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现实,因此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评估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从功能空间、景观意象和人文精神3个逻辑层面重新认知活态化价值的构成、关联及特征,据此构建出包括资源价值、要素延续、活化条件、功能适应、活化影响、发展潜能的多维评估框架,形成由3种类型和50项指标所构成的弹性评估模型,并以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动态性、脆弱性和适应性5个显著特征;(2)维度分析,运用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对传统村落展开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陕北地区的现实情况,且在不同评价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果差异,突显了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特征;(3)综合分析,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水平分值处于42.42~83.60区间内,平均为62.55分,活态化价值较高及以上的传统村落占比为39%左右,活态化价值一般及以下的传统村落占比61%左右,由此可见,陕北地区仍存在很多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发展水平不足的问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兼具普适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适用于类型多样的传统村落,适应现阶段乡村振兴和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研究通过探索从单维静态评价向多维动态评估的技术提升,可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及湘西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的理论框架,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以湖南省湘西州为例,甄别驱动因素、佐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① 从传统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及其村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湘西传统村落符合实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的条件;② 从景观特性及价值、外部市场认可度、自我损失、政府管理等层面而言,湘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符合所提出的补偿模型;③ 从驱动因素看,湘西82个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特征符合模型中的景观特性、政府管理、外部市场和自我损失综合驱动型;④ 湘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可划分为社会经济补偿型、历史文化补偿型和自然环境补偿型,各类型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均影响补偿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华  徐崇丽  郑始年  王莎  窦银娣 《地理科学》2020,40(11):1784-1794
选取芋头村、皇都村、高上村及坪坦村4个典型侗族传统村落,以探究不同区域间图式语言的空间嵌套为目的,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显示:① 不同侗族传统村落图式语汇类型多样,但互相之间存在共通性。通过对坪坦村进行图式语言空间嵌套,验证了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图式语言体系的有效性和普适性。② 侗族传统村落始终坚持“顺其自然,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有序发展,多呈现“水域空间–居住空间–连接空间–公共空间”的空间序列。③ 侗族传统村落整体上表现为以公共建筑为核心,周围建筑呈向心内聚式分布的特点。④ 侗族传统村落发展扩张中始终遵循本土性和秩序性的语法原则,空间要素的设计和布局多以传统风水观为指导。⑤ 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图式语言体系对于同类型村落的空间修复与更新具有积极作用,其语汇、句法及语法的空间普适性有利于实现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陆印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340-1348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乡村差异性与发展分化原则,科学识别乡村类型、明晰乡村振兴导向,对于编制区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分类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村域尺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尺度,但囿于微观尺度统计数据与基础资料的缺乏,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乡村类型识别方法体系。论文简要解析了影响村庄分布、演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构建乡村振兴村庄类型识别指标体系,并按照“自然因素→振兴潜力→发展现状→资源基础”的逻辑思路逐级识别乡村主导类型。结果表明:① 自然因子限制了村落的基本格局与演变方向,经济区位决定了村落的发展潜力与转型能力,二者在村落演进与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② 从农户视角看,村落的空间区位效能是否适应农户生产生活需求和生计方式,决定了农户居住场所是否发生空间迁移,并通过闲置废弃宅基地得到呈现;③ 将长子县村庄识别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传统农业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5类,结合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导向与振兴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分类施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淑佳  孙九霞 《地理学报》2021,76(4):921-938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虽然政府与学界进行了大量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因此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准确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传统村落的长期实地调研,本文提出社区和遗产两个基本属性间协调关系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社区发展和遗产保护子系统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判断矩阵和德尔菲法确定子系统指标权重,并构建详细的数据收集、赋分与标准化方法。为了更好的评价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采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估传统村落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类型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测评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10个岭南传统村落,检验该套指标体系具有较好效度,并进一步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该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推进传统村落、耦合度、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范式,也可以广泛指导与应用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14.
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松  张小军  张业臣 《地理科学》2018,38(10):1690-1698
以徽州地域1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用GIS技术与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揭示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探讨影响徽州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的因素。研究发现:徽州传统村落空间上呈现集聚型分布,沿盆地、邻水及边缘化分布特征明显,表现出“边缘多核心少”的分布格局。黟县遗存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分布密度最高,形成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集聚区,其次是徽州区和歙县,形成徽州传统村落集聚的次级核心区。宋朝(北宋和南宋)和唐代是现存徽州传统村落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两个朝代保留下来的古村落最多,分布范围最广。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人口、交通、城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这些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丘陵山地,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基于村落尺度分析人口分布更接近实际。位于秦岭山地向黄土丘陵区过渡的天水地区,从市域、县域、乡镇到村落,随着分辨尺度的缩小,人口空间分布上的疏密不均现象越突出,变异系数迅速扩大。在7 915个由城镇、村落和居民点构成的斑块上,面积在1.0~10 hm2范围的较小斑块占84.7%,表明分散的、小规模的村落仍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用非线性函数分析人口密度与村落用地比例、单位面积上的斑块数量、斑块大小的关系,可以较好地揭示人口分布上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天水人口分布在地域上明显地表现为河谷高密度区、丘陵中密度区、山地低密度区三种类型,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劳作半径和村落间距离在三种类型中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计量地理方法和GIS手段对广东省12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梅州、清远、广州和湛江四市;从地理区域尺度来看,传统村落在广东省四大地理区域不均衡,呈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粤北,其次是珠三角;另外,广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别在梅州和清远存在2个高密度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为传统村落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村落形态的定义数量不多,含义不一致,且不够严谨,其研究主要在村落形态类型、影响因素、演变机制、空间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多成果。研究方法突破了原有的描述性、定性分析,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被引入。村落形态研究不足之处体现在理论研究较少,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不够;单项研究较多,综合研究较少;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缺乏等方面。未来村落形态研究应在以下5个方面拓展:厘清基本概念,建立概念体系;村落形态类型研究应当向纵深发展;应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角度研究形态演变机制;建立研究规范,重视研究成果的交流,注重从案例中提炼理论;加强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的系统特征、研究趋势与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灿  刘沛林  李伯华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926-1939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人居环境是村落自然环境选址、空间功能表达、社会文化建构的综合体现,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表现。论文通过界定传统村落概念、梳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内涵与系统构成、明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特征与表现,从系统角度构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研究范式。结果表明:①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可从转型内涵界定、转型系统构成与表现、转型阶段划分与空间分异、转型发展路径与模式等方面展开。②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包含主体、空间、功能3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文化、产业经济、地域空间、多元主体5大子系统,其各子系统转型互为依存又各有侧重,需分类施策。③ 自然生态、地域空间系统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传统研究范式,属于对“原生物质空间”的研究;社会文化、多元主体、产业经济系统为新近研究范式,属于对“建构性物质空间”的研究;基于问题、目标、需求导向,从系统角度综合研究转型发展则是未来人居环境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落是我国广泛存在的一种人居环境类型。徽州由于受特殊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村落层面上的人居环境表现出与其它地域显著不同的特征,文章以徽州古村落为对象,对其选址、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徽州文化研究、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古村落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探讨传统村落文化如何驱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辨析传统村落中文化与民俗、空间、自然等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建构出文化共生度模型,并以河南省浚县5个传统村落为例,分别得出文化资源与民俗资源、空间资源、自然资源之间的活态度、传承度、完整度。结果表明:基于活态度、传承度、完整度的大小,传统村落可分为传统技艺型、特色空间型、自然生态型3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提出文化传承民俗活力、文化重塑特色空间、文化引导文旅融合的共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