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310 kHz作为YDT175型无线电波透视仪的工作频率,采取恰当的抗干扰方法,对准格尔煤田唐家会矿井61101首采工作面隐伏断层进行了探测试验,使用无线电波透视CT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反演处理与显示。结果在工作面回风巷770~1 370 m段发现3处电磁波衰减带,解释为断层。经已有地质资料以及巷道实际揭露验证,这3处衰减带内的确存在3条正断层,说明选择适当的无线电波透视频率能够较可靠地探测工作面隐蔽地质异常体,无线电波透视法是保障矿井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
开滦赵各庄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小构造发育和煤层赋存条件差一直是困扰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对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井构造和煤层赋存特点,通过对坑透仪工作参数的正确选择和采探对比,逐步形成了适合该矿实际的无线电探测、解释、采探对比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宗岭 《矿产与地质》1996,10(4):273-275
运用并扩展了无线电波透视法,成为一种井地无线电波透视新技术,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它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探测范围,降低了勘测成本,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基于双频发射双频接收的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获批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差异特性,探测矿井回采工作面内的地质构造的仪器,可以对矿床开采情况、隧道周边、隧道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体进行有效的探测。电磁波频率越高,透视精度越高,透视距离越短;通过选择不同频率,可以在保证透视距离的基础上,提高解释精度。以往的坑道透视仪只能单频发射、单频接收,如果低频探测不到信号需要改用高频探测信号,工作人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大柳塔矿的应用曾方禄,张天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710054)段俊峰(华能精煤神府公司大柳塔矿719315)关键词无线电波透视法,矿井地质条件,楔形体破坏,应用中国国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1.325TD163.1作者简介曾方...  相似文献   

6.
自70年代以来,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探查矿井地质小构造中先后解决了仪器防爆、探测距离、井下金属导体干扰、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通讯联络等技术问题;今后必须对仪器性能、探测方法、资料处理、基础理论、实验室等方面加强研究,提高其探测精度,扩展其应用范围,使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井通讯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矿井物探技术在探测陷落柱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探测煤矿陷落柱位置及其富水性的综合矿井物探技术: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可确定煤层内异常构造的相对位置,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可根据电阻率的变化来查明探测范围内异常构造的富水情况.重点介绍了这2种矿井物探技术在探测皖北某矿区煤层内陷落柱构造异常的应用情况,同时从理论上说明无线电波透视方法对含水构造的电性特征有明显的反映,研究了综合曲线分析法和层析成像法在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总结了"V"字型及半"V"字型综合曲线所反映的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综合勘探方法在成庄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庄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对生产影响大的现状,采用多种物探手段(三维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无线电波坑道透视)和钻探相结合的地质构造探测方法,对该矿井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矿井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矿井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异常体、小构造等地质问题是煤炭回采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淮南某矿1410(1)工作面探测煤层变薄带为例,介绍了综合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和地震槽波技术圈定煤层厚度异常区域的方法.解释结果与工作面回采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的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较为吻合,特别是无线电波解释的异常区域1、2、3、5与实际揭露的变薄异常区域1、2、5、6吻合较好,而地震槽波解释的1、2号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1、2、3号异常在位置上也较吻合,且异常区域的大小差别也较小.在该探测实例中,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以吸收系数0.04作为异常边界、地震槽波以波速2200m/s作为异常边界进行解释时,其结果较为准确,且地震槽波技术分辨力较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更为细致.  相似文献   

10.
矿井电磁技术在煤矿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电磁技术在煤矿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现状,例举了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矿井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等技术在井下所使用的仪器、装置形式、工作参数、工作环境及能够解决的地质问题与探测精度,指出矿井电磁勘探技术在探明巷道前方与及工作面两侧与顶底板内的含导水构造、断层、破碎带、岩溶、积水采空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呈低阻异常的富水范围的圈定,其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同侏罗纪煤田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大同侏罗纪煤田煤系地球物理特征和煤层中地质小构造的电磁波透视特征,说明在大同侏罗纪煤田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能够有效地探测出煤层中的各种地质小构造,较好地指导综采生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煤矿综合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要求矿井地质工作及时地确切地查明工作面内影响机械化开采的地质体及地质构造。单纯运用传统的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为此,我们于1974年到1975年,在重庆煤炭研究所及石家庄无线电十五厂的帮助下,用无线电波透视仪探测了几个工作面内的岩溶陷落柱及断层,通过试验,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是煤矿工作面采前预测的有效物探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在鹤壁矿区的实际应用,在探测工作面内小断层、薄煤带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于综采工作面内的大范围薄煤区,采用无线电波单频率透视探测难以准确反映,严重影响工作面高效安全生产。为更加精细探查大范围薄煤区赋存情况,提出了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探测方法。以淮河能源集团张集矿1610A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地质条件,选取0.088、0.158、0.365、0.965 MHz 4个频率透视探测,圈定了薄煤区范围,对透视场强值及吸收系数值与工作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工作频率的升高,无线电波透视场强值总体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煤岩吸收系数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同一频率探测,煤层变薄程度越低,透视场强值越高,煤岩吸收系数值越低;不同频率探测,煤层变薄程度越低,不同频率的透视场强及吸收系数值差异越小;煤层变薄程度高的薄煤区在多个频率探测结果上均有反映,而变薄程度低的薄煤区仅在较高频率上有反映。多频率探测圈定的2个薄煤区范围与回采揭露验证相符合,证实多频率探测能够有效识别并圈定不同程度变薄区的影响范围,实现对煤层变薄区的精细探测。大于等于0.965 MHz频率的无线电波菲涅尔带窄,能量近线性传播,能够识别出走向上相距10 m的2个薄煤区。采用无线电波多频率探测可以实现工作面大范围地质异常区的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5.
矿井下探测含水导水构造的物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矿井下用物探方法探测含水、导水构造,是保障大水矿井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槽波地震、瑞雷波勘探、井下直流电法、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和矿井雷达等方法在井下的实际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可供不同条件矿井下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同煤田地质构造综合探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胜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1):47-48,63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区设计和工作面的回采越来越受到地质构造的制约。有效使用大地电磁测深、高分辨地震、槽波地震、坑道无线电波透视等勘探技术,收集巷道揭露资料和井下摄影编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井下构造力学解析法,对采区及综采或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并应用定向钻进技术对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探测技术可有效地探测地质构造及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林西矿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提高小断层探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的四个方面的实验研究:(1)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2)提高观测数据量;(3)坑道透视环境与透视工作方法;(4)坑道透视与地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非接触式瓦斯突出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瓦斯突出矿井的条件和其地球物理场的特征,提出了点面结合的以电磁法为主的非接触式瓦斯突出预测方法。区域性预测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和槽波地震法;局部性预测采用地质雷达法和层内电测深法。并且进行了电波透视技术的生产实际应用。对减轻和防止煤矿瓦斯突出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使用坑道无线电波透视仪(简称坑透仪)对霍州局40余个工作面的探测和回采验证得知,在剔除井下干扰因素,合理选取各种参数条件下,能够较准确的解释探测异常区为何种地质体,总结了霍州局不同地质异常体坑透曲线特征及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矿井无线电波透视的探测效率最大化,笔者研究了其各种工作模式,通过数学分析得出了各种模式中主机行走距离、总探测时间、时间利用率、行走速度、可探测最大工作面长度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形成探测参数计算表。对于实际工作中的不同长度工作面的探测,可根据此表的计算结果来选择合理的工作模式和发射时间和搬站时间,以达到最大探测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