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更深入地宣传和推广地质调查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我刊将以专辑形式对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基础地质、海洋地质、水工环和灾害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及综合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进行重点报道,并予以推介。编辑部将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评审要求,组织同行资深专家对专辑的投稿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更深入地宣传和推广地质调查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我刊将以专辑形式对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基础地质、海洋地质、水工环和灾害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及综合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进行重点报道,并予以推介。编辑部将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评审要求,组织同行资深专家对专辑的投稿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更深入地宣传和推广地质调查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我刊将以专辑形式对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基础地质、海洋地质、水工环和灾害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及综合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进行重点报道,并予以推介。编辑部将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评审要求,组织同行资深专家对专辑的投稿  相似文献   

4.
“支撑地质找矿,服务于重大工程和城市规划建设,为开发特色农产品、圈定碳汇区提供土壤数据,支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些都是基础地质调查取得的丰硕成果。”在7月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举行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汇报会上,各大专题项目的负责人一一列举了12年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基础地质调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全国边海防地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对地质信息的需求,自2011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简称航遥中心)联合全国相关地调中心与省级地质调查研究院、行业地质调查部门、高等院校和边海防地区国防建设应用与研究等24家单位,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获取了东北、西北、西南和南海三沙等边海防重点地区95万km2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以及地质灾害等9类地质专题信息,编制了32类1:5万与1:25万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地质应用专题图件,形成了边海防地区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共享数据库和应用成果,解决了边海防地区地质调查工作难点问题,创新了军民融合地质调查方式。该文围绕“全国边海防地区基础地质遥感调查”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实施的技术路线和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前言     
正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及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相继开展了1∶20万、1∶5万、1∶25万等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丰富而又重要的成果,已成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料。有关区域地质调查与填图的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完  相似文献   

7.
《中国岩溶》2008,27(3):200-200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岩溶地质工作方向座谈会”于2008年8月3—6日在桂林召开。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我国岩溶地质工作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明晰岩溶地质工作的主导方向,以促进岩溶地质调查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科技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基础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六环路内的地质工作,以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中心。工作区分为京西隆起,马池口凹陷、小汤山凸起,顺义凹陷.来广营凸起、丰台凹陷和大兴隆起等7个地质单元,分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沉积岩盖层.片麻岩基底、C面和M面等7大层序。按地质单元设计标准钻孔,利用3S技术处理地质资料,用三维可视化展示地质调查成果,开创了地质调查为城市建设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张润丽  罗晓玲  李晓莉 《地质通报》2009,28(203):367-371
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服务内容的丰富化、服务形式的通俗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地质文化的感染力,让地质调查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服务内容的丰富化、服务形式的通俗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地质文化的感染力,让地质调查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秦德厚  王陶 《云南地质》2000,19(2):200-205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近十五年来云南以1:5万工区域地质调查为主,覆盖云南省国土面积达16%;完成了一批重要地质专著;在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广泛应用矿产勘查、科研、教学、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近十五年来云南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 ,覆盖云南省国土面积达 16 % ;完成了一批重要地质专著 ;在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 ,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科研、教学、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春寄语     
《地质与资源》2014,(1):I0001-I0001
<正>2013年,《地质与资源》期刊伴随着国家地质调查的脚步,伴随着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断结出的地质成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年来,《地质与资源》编辑部秉承地学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在栏目设计上,突出地域特点,着力推出国家地质调查资金项目成果、国家科研基金项目成果、各省(区)地方勘查基金项目成果,在学术研究理论探讨上,宣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我一直期待着参加"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暨‘十一五'工作重点研讨会",但由于近日突遇情况,不能如约出席,请各位原谅.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我感到很兴奋.通过报告会和研讨会这样一个学术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会聚一堂,宣传、总结、交流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成果,研讨、谋划青藏高原的下一步工作,这是一次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会议.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向光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野外第一线的地质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与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新进展及业务发展方向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础地质调查是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按照科技引领、统筹部署、突出重点、拓展领域的原则进行部署,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果,基础地质认知水平显著提升,找矿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创新与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持续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向现代化迈进。提出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创新地质调查方式、建立现代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是下一步基础地质调查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1998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区调片区总结中取得的成果,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矿产、农业地质、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方面的调查中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地质调查院承担了多个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为了解新疆一些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重要地质矿产问题的解决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资料。本文从地层划分、岩浆活动、沉积盆地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新疆3大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认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人类活动特点地质环境脆弱性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潇  于喆  郑桂森  郭萌 《城市地质》2019,14(1):15-20
智慧地质是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现和总结地质演化的时空规律,判断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集海量专家认知于一体,认识水平可最大程度的符合或逼近地质自然规律,从而使地质成果以智慧的方式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其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具体内涵表现为实现地质调查监测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地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的统一化、地质数据分析应用的智能化、地质成果产品服务的精准化。北京市通过不断创新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搭建由感知到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智慧地质的雏形。智慧地质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地质理论基础、做好信息平台基础搭建是智慧地质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