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岩 《广西地质》2009,(6):18-19
近年来,由于灾害损毁、建设占用耕地等,致使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土地承载压力空前突出。中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如何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北流市石窝镇河浪村24户村民通过拆旧翻新,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集资建起“农民公寓”,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被很多媒体称为“石窝模式”。  相似文献   

2.
2007年,梁山县立足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管地与造地结合,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舟山群岛新区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政策机制上应当走出一条有别于内陆、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的新路子。然而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模式,舟山群岛新区在土地利用、耕地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均遇到一系列政策困难和制约,亟需得到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4.
案例 1975年,睢县西陵食品经营处搬迁,西陵食品经营处与西陵东村三组和西陵北村九组、十组协商,使用西陵东村三组土地6.68亩,西陵食品经营处付给西陵三组土地补偿费每亩70元,并于1975年4月1日签订了用地协议;使用西陵北村九组、十组土地2.48亩,在调查期间没有查到西陵食品经营处使用西陵北村2.48亩土地的协议书和付款条,但在县计委查到了1979年经县计委批准西陵食品经营处使用西陵东村三组(原三队)6.68亩、使用西陵北村2.48亩,共计9.16亩的《土地转移卡片》。  相似文献   

5.
李晓虎  陈军伟  曾亮 《山东地质》2011,(5):52-53,57
全面分析了当前临沂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临沂市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好的做法,提出通过规划计划、城乡统筹、机制创新、舆论宣传4个方面共同推进,走出一条临沂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民建房,农民建房必然要占用土地,在我国耕地资源日渐短缺的背景下,农民建房要走出一条不占耕地甚至增加耕地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张曦 《山东地质》2009,(11):5-6
随着“东西帮扶”工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鄄城县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鄄城县把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用地观结合起来,把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作为破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机制。据历年土地调查数据,1996年全县耕地面积66821.3hm^2,2006年66942.52hm^2,10年间耕地增加了121.19hm^2。在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仍然保持了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刘金华 《山东地质》2011,(11):65-66
近几年来,临朐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工作思路,加强用地管控,拓宽用地渠道,积极推行项目用地“量化管理”,走出了一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路子,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09,(3):F0004-F0004
2008年,松阳县把旧村改造作为拓宽发展空间的先导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宅基地复垦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源与节流并举、村庄建设与集约用地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质》2009,(4):F0004-F0004
2008年,松阳县把旧村改造作为拓宽发展空间的先导工程、改造农民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宅基地复垦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源与节流并举、村庄建设与集约用地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嵊州市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是,闲置浪费、低效利用土地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仍时有发生,土地粗放利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强化耕地保护,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嵊州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8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近年来,缙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富民强县、创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两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缙云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文登市耕地面积6.2137万hm2,人均耕地不足0.097 hm2,耕地后备资源稀缺,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文登市在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走出了一条活用表层熟土再造肥田沃土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山东地质》2009,(1):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紧紧抓住国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的有利时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探索挂钩试点新模式,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又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走出了一条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科学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阳谷县国土资源局在全面完成土地调查与城镇地籍调查两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测绘优势,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年检,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农村村庄地籍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全覆盖,走出一条以图管地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建立12万宗地农村宅基地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李德强  李涛  王步远 《山东地质》2010,(7):49-51,55
2006年以来,临沂市先后被列为全国第一、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试点工作中周密部署、科学规划、注重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临沂实际的增减挂钩新路子,较好地实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发展得空间、政府得人心。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以便积极稳妥地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马金城  昃庆民 《山东地质》2013,(10):119-121
废弃矿坑治理是落实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工作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州市人民政府结合该市实际,认真落实节约集约和资源优先战略,在废弃矿坑治理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新路子,为全市露天采矿权监管和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我区由于区域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  相似文献   

19.
崔伍 《河南地质》2014,(5):58-58
建立村委会土地管理责任制,应当是切实管好农村土地行之有效的办法。管理好、经营好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是村委会的法定职责。《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因此,  相似文献   

20.
早立  黄尚宁 《广西地质》2013,(12):52-54
广西国土资源厅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燕洞乡龙威村采取一“扶”、二“拉”、三“推”的立体扶贫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