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北部乌伊岭地区美丰组的一套以中基性为主的火山岩进行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系 统研究。根据其岩石具有富钾,富碱,w(Na2O+K2O)为3.90%~9.53%;贫钛,w(Ti2O)为0.37%~1.90%;高铝,w(Al2O3)为14.05%~18.24%,以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Th)和轻稀土元素等特征,结合岩石基质中存在大量钾长石微晶、斜长石斑晶,见伊丁石化橄榄石斑晶等矿物学特点,确定乌伊岭地区的火山岩属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为钾质粗面 玄武岩、橄榄玄粗岩、安粗岩和粗面岩。采用锆石SHRIMP U-Pb 年龄法,确定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05±1.5)Ma,时 代归属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低角度深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的脱水作用是诱发发火山地幔源区熔融的主 要因素,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富钾板岩的热水沉积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荣阁  史淑玲  安国英  张汉成  费红彩 《现代地质》2003,17(3):281-286,T005,T006
通过对白云鄂博富钾板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的研究,提出富钾板岩是一种热水沉积钾长石岩的认识。富钾板岩是白云鄂博矿区的一种重要岩性,与上下岩层呈不规则层状或夹层产出,致密状微晶或隐晶质结构。其中钾长石含量在80%以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其2θ(2-01)=21 00,2θ(060)=41 800,2θ(2-04)=50 560,求得三斜度Δ=0 91,有序度δ=0 89,属于典型的低钠、低温、有序最大的微斜长石,微斜长石成分占98%以上。岩石中富含微量元素B、F、Sr、B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6×10-6、3386×10-6、119×10-6和1735×10-6,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微斜长石中有冰长石成分。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个别出现正铕异常为特征。根据热水流体中钾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及热水沉积、交代和充填物中经常出现钾长石矿物,分析认为白云鄂博矿区出现的富钾板岩是热水沉积钾长石岩,其形成于火山期后的溶液活动阶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MPA)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采自乌拉山金矿床含金钾长石石英脉、石英脉以及其他类型岩石中的10 0多个钾长石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并采用R和Q模式聚类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矿脉、岩浆热液脉和蚀变花岗岩中的钾长石为中等到最大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含量高,但相对而言,Na2 O、CaO和BaO的含量低。其他岩石类型中的钾长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果状态变化很大,可以从透长石、正长石到微斜长石,其特征为K2 O的含量相对较低,但Na2 O、CaO和BaO的含量相对较高。含金样品中的钾长石通常更富K2 O ,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与富钾的热液流体和碱质交代作用有关。乌拉山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主要的含金钾长石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富K2 O ,形成温度为30 7~379℃,平均为35 3℃;第二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的钾长石含K2 O较低,形成温度为2 6 0~318℃,平均为2 81℃。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流体朝温度降低、K2 O含量降低的方向演化,K2 O含量高的热液流体和2 6 0~380℃的形成温度有利于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
端木合顺  赵左 《陕西地质》2000,18(1):95-100
应用X衍射、化学分析结果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富钾粗面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所发生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富钾粗面岩中钾长石向白榴石的转化率在1100℃以前主要受焙烧温度控制,在1100℃以后则受其后的降温速度控制。钾在不同温度焙烧样料中的活性与其中肥料矿物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姚五沟花岗斑岩呈小岩株产于内蒙古太仆寺旗境内,前人对其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它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SiO2平均值为71%,富钾贫钠,K2O/Na2O值平均为1.6,A/CNK值均大于1.1,属强过铝质花岗岩,Al2O3含量平均为13.94%.分异指数高,达91.49;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86.946(含Y),LREE/HREE平均比值为8.298,δEu平均值为0.445,具弱的铕负异常.其应属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姚五沟岩株位于内蒙古太仆寺旗境内,其岩性为花岗斑岩,其形态近似为一南北向椭球形,岩石具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化学成分中,SiO_2平均含量值略低于中国花岗岩的平均值,富钾贫钠,FeO 和CaO含量极低,铝过饱和;岩体分异指数极高,稀土元素总量极高,轻稀土含量高于重稀土含量,具极弱的稀铕负异常.其成因应属S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为大陆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治国 《湖南地质》1992,11(1):84-88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较丰富,可分为含钾岩石和含钾矿物两大类及若干亚类。含钾沉积岩有:富钾火山沉积凝灰岩(绿豆岩),含钾砂、页岩,含钾泥灰岩,含钾石膏泥,含钾磷块岩等;含钾岩浆岩有:霞石正长岩、霓辉石石英正长岩、流纹斑岩、正长斑岩、花岗伟晶岩、钾长粗面凝灰熔岩等;含钾变质岩有:钾长浅粒岩、云母片岩、钾长混合片麻岩等;可作钾矿资源的含钾矿物有:钾长石、明矾石、伊利石、白榴石、海绿石等。目前,绿豆岩,含钾砂、页岩,流纹岩,海绿石,白榴石等已可单独开采利用,制作钾肥;霞石正长岩、伊利石、钾长石、明矾石等可被综合回收利用;粗面岩、响岩、粗玄岩,含钾泥灰岩、钾长浅粒岩等尚待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南极中山站区高级片麻岩中蠕英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留东  韩景仪 《中国地质》2006,33(6):1226-1235
南极中山站区(拉斯曼丘陵)高级片麻岩中多发育蠕英石即斜长石+石英,蠕英石的出现表明岩石中往往同时存在斜长石和钾长石.通常还有一些相关现象与蠕英石相伴,如矿物颗粒周围的斜长石±石英边、钾长石边.蠕英斜长石比主斜长石牌号更高和更低的现象均可发生,而且蠕英斜长石的成分比主斜长石变化范围更大.蠕英石的形成主要涉及长英质矿物的变化,不仅涉及到钾长石的分解,可能还与钾长石的出溶、石英、黑云母的分解,甚至斜长石的出溶和分解有关.析出的组分对先存矿物(主要是钾长石)溶蚀和交代,同时出现蠕英石.变形有利于蠕英石的形成,但不是必要条件,长英质岩石中蠕英石的形成意味着降压过程的发生.形成蠕英石的组分主要源于体系自身,而不是外部环境.结合与相关结构的对比和分析,蠕英石的产生主要是长英质组分晚期分异的结果由于K,Na(Ca)的分异,Na(Ca)(2)+沉淀,K+组分活动,SiO2亦可有一定的迁移;释放、迁移的组分更偏碱性.这种分异是岩石内部的成分和结构调整的产物,但相关组分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一般限于若干个矿物颗粒的尺度.蠕英斜长石的形成可能代表着斜长石-石英之间的一种共结,并对新生斜长石的成分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其过程更接近溶液而不是岩浆性质,同时表示除H2O外各种组分活动的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9.
赣南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列厘定的地质证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邦桐  陈培荣  杨东生  孔兴功 《地质学报》2001,75(2):213-220,T003
本文对赣南会昌地区赣州群茅店组底部的中基性火山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根据岩石具高K_2O/Na_2O值(>1.0)、Na_2O+K_2O(>5%)含量、氧化系数(O_x>0.5),低TiO_2含量(<1%)、SiO_2饱和度(CIPW标准矿物Q<3%),贫铁,以及富集亲石元素(Rb、Sr、Ba、Th等)和轻稀土元素等特征,结合岩石基质中存在大量钾长石微晶、斜长石斑晶具钾长石环边及偶见橄榄石斑晶等矿物学特点,确定会昌地区火山岩属橄榄安粗岩系,岩石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岩组合。采用Rb-Sr等时线法厘定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08Ma。首次证实在华南板块内部存在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  相似文献   

10.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丹  叶会寿  汪欢 《现代地质》2012,26(3):478-488
豫西雷门沟钼矿床属于东秦岭钼矿带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矿床广泛发育钾长石化,呈面型和线型2种形式产出。据野外观察,面型钾长石化以成矿前钾长石化蚀变围岩为特征,包括钾长石化花岗斑岩和钾长石化片麻岩,蚀变岩石主要由钾长石构成,少量石英和斜长石残留,蚀变强烈时石英、斜长石等消失,全岩钾长石化,为成矿前围岩蚀变;线型钾长石化包括钾长石细脉、钾长石-萤石辉钼矿脉和石英辉钼矿脉边部的钾长石化晕,钾长石呈脉状充填或者交代脉边部的石英,为成矿阶段蚀变。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蚀变形成的钾长石K2O含量较高,Na2O、CaO含量较低。X衍射结构显示,蚀变形成的钾长石为微斜长石,蚀变温度为310~418℃,表明由碱性热液交代形成。Pb同位素组成显示钾长石中K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成矿热液具有富碱质的地幔来源特征,结合M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退化碱质交代作用有助于雷门沟斑岩钼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伊春地区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伊春南岔-金山屯地区广泛发育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岩性为肉红色中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斑状,斑晶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基质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局部含角闪石。岩石SiO2 含量69. 58% ~ 75. 96%; 富碱,Na2O + K2O 为7. 22% ~ 8. 45%,K2O/ Na2O 为1. 07 ~ 1. 43 ( σ = 1. 58 ~ 2. 47) ,为钙碱性花岗岩。ΣREE 为178. 68 × 10 - 6 ~ 464. 75 × 10--6, ( La /Yb) N = 11. 6 ~ 20. 22,轻重稀土分馏显著,δEu = 0. 17 ~ 0. 34,具铕负异常,相对富Rb、Th、U、 Nd、La、Pr 等元素,贫Ba、Sr、P、Ti 元素等,显示典型的KCG 型( 高钾钙碱性) 花岗岩特征,属于造山后花岗岩( POG) ,为岩浆混合成因。该花岗岩两个锆石U--Pb 年龄值分别为207 ± 2 Ma、197 ± 1 Ma,属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可能暗示混合后的结晶持续时间,其形成环境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对接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八号地区最近发现含有深源捕虏体的富钾橄榄玄武岩。玄武岩为灰黑色致密块状,以富碱(K2O+Na2O5.91%~6.47%)、高钾(K2O2.82%~3.12%)和较高的钛(TiO2 2.22%—2.36%)为特征,属钾玄岩系列,全岩K—Ar年龄为21.9±1.7Ma。捕虏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等。根据矿物平衡温压计算表明:捕虏体形成温度为1100—1250℃,压力为1.7—2.0GPa,应源自于岩石圈地幔。四子王旗橄榄玄武岩较高的TiO2和K2O,暗示其岩浆可能源于幔柱作用。推测华北板块北缘自中生代开始可能受到来自深部的幔柱作用,大量上升的岩浆因受到阻挡而保留在岩石圈底部,底侵作用和部分继续上升的岩浆,将岩石圈地幔的捕虏体携出地表。  相似文献   

13.
银山火山岩次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化学成分以低Ti、Na,高K和相对富Al为特征。微量元素∑REE较低,K、Rb、Th、U、La、Ce富集和Ti、Ta、Sr、P、Yb相对贫化。从第一旋回到第三旋回,随着SiO2含量降低,Al2O3、FeO、MgO、CaO、Na2O含量以及∑REE、∑Ce/∑Y、(La/Yb)N逐渐升高,岩性由流纹岩流纹英安斑岩英安质熔岩和英安斑岩粗面安山斑岩,表现连续的反序演化。起源于下部地壳的英安质母岩浆同化混染了部分上地壳的硅铝层物质并演化形成以英安质岩浆为主、顶部有一层富SiO2、K的流纹质岩浆、底部有少量粗面安山质岩浆的带状岩浆房。断裂构造诱发岩浆房自上而下逐层抽取喷发—侵位形成反序的火山岩次火山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湘赣交界地区发育的万洋山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次主要讨论英云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石英闪长岩包体,并获得英云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8.0±3.0 Ma,石英闪长岩包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25.6±3.1 Ma,为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矿物组合为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以及少量的角闪石、磁铁矿和榍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低硅、准铝质及钙碱性的花岗岩,在岩石类型判别图解中为I型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包体为细粒结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及少量辉石,表明岩石包体是岩浆成因的;包体中存在异常共生矿物斜长石斑晶、针状磷灰石,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未出现刚玉分子,地球化学组成显示其具有低硅、低碱、准铝质的钙碱性岩类特征;包体还表现为富Mg、Fe以及高Mg#值(45~50),显示出包体高镁、偏基性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二者在成因上相关联。石英闪长岩包体分异指数DI=45~48与辉长岩接近,SiO_2含量略高于辉长岩,表明石英闪长岩包体源于上地幔基性辉长质岩浆、经岩浆混合演化形成。英云闪长岩显示为岛弧岩浆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特征,结合英云闪长岩的岩石类型、岩石包体成因认为:万洋山岩体可能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俯冲消减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和上覆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以壳源为主、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刘海田 《地质与资源》1999,8(4):209-216
河北省赤城县黄土梁金矿产于水泉沟-大南山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矿床受钾化正长岩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床具矿化带宽、规模大、贫硫化物、蚀变单一、矿石类型简单、埋藏浅、易采选等特点,是一处与海西期-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岩浆混合、不协调现象为特征。本文以阿翁错复式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含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暗色镶边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结构特征,表明暗色微粒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寄主岩与包体均为准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主要氧化物含量在Harker图解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高度一致性,表明二者具有强烈的地球化学亲源关系,且经历了相似的岩浆演化过程。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09. 1±1. 0Ma和107. 4±0. 7Ma,岩浆混合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处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由弧-陆碰撞向陆陆碰撞的转换阶段即软碰撞阶段。研究表明,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向羌塘地块之下俯冲的背景下,洋壳脱水,引起上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镁铁质岩浆向上运移,并底侵于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长英质岩浆,当镁铁质岩浆从底部注入长英质岩浆房时,镁铁质岩浆快速冷凝,形成部分色率高、粒度细,具冷凝边的包体,与寄主岩呈截然型接触,随着端元岩浆之间的温差逐渐降低,包体色率降低,粒度变大,与寄主岩呈渐变过渡。  相似文献   

17.
老挝东泰钾盐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沉积后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呵叻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沉积矿床分布区之一,研究区位于呵叻高原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东部边缘,钻探资料揭示该地区钾盐资源相当可观。该含盐建造包含上、中、下3个盐段,每个盐段都由一套蒸发岩_碎屑沉积旋回组成,钾盐层主要赋存于下盐段上部。剖面和地层学分析表明,研究区盐构造类型为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构造,盐体几何形态为一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盐背斜轴部矿层厚度较两翼矿层厚得多。岩盐中微量元素Br、K含量及Br×1 000/Cl系数的变化指示成盐卤水经过了阶段性的浓缩和淡化过程,并且成盐作用越来越弱。ZK04孔较低的Br含量〔w(Br)=18×10〈sup>-6〈/sup>〕表明下膏盐层在成盐过程中受到了非海相流体的影响。中膏盐层基底石盐中高K低Br特征表明,下膏盐层残余高浓度卤水影响了其成盐过程,并且该基底石盐很可能又经历了溶解和重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8.
Melting of basic to intermediate composition effusives enclosed in granitic magma forms a hybrid magma which subsequently can crystallize into granodiorite, quartz-diorite, and diorite. Crystallization of this hybrid magmatic melt proceeds along lines different from a normal differentiation of granitic magmas. Plagioclase in hybrid rocks is strongly zoned and dominantly andesine approaching, in places, the composition of labradorite. Outer zones of these crystals are andesine and oligoclase. In granitic rocks plagioclase is acid andesine to oligoclase. Outer zones get up to albite in composition. Pyriboles and biotite also show diagnostic optical features for crystallization of hybrid vs primary granitic magmas. Plagioclase composition that is coprecipitating with the crystallization of ferromagnesians, potassic feldspar, and quartz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Granitic and alaskitic magmas, in contrast to hybrid magmas, undergo anchieutectic crystallization. Changes in the alkali regimen of each of the two magma types affects the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rder of the rock-forming minerals. Assimilation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hybrid rocks is aided by diffusion flow and infiltration flow of particles. --R. M. Hutchinson.  相似文献   

19.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结晶过程的矿物学记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董传万  徐夕生 《矿物学报》1997,17(3):285-290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中具成分环带的斜长石由钙质斜长石核和膜状中长石两部分组成,它是钙碱性高铝玄武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上升和吸回作用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喜山期富碱岩体广布于滇西北地区 ,通过对其地质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 ,认为富碱岩体 (脉 )由正长 (斑 )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火山岩组成 ,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 ,并形成区内富有特色的岩浆岩系列 ;该系列岩浆岩以富碱高钾为突出特点 ,具有正常的岩浆演化趋势 ,不同岩带岩石地质学和岩石化学方面有区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