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许婉英 《地理教学》2013,(13):14-17
正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探究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能力与掌握学习方法。近来,从地理课堂观察和  相似文献   

2.
倪瑛 《地理教学》2005,(11):26-27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阵地,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状况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以下是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于“海水运动”一节教学体念中的点滴浅见。  相似文献   

3.
钱海义 《地理教学》2022,(8):30-32+6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日常教学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运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布局及其变化的原因,并通过鱼骨图的形式分级表示其原因,以达到整体把握地理现象和事物的目的,实现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曾玮 《地理教学》2006,(4):33-35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如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信文 《福建地理》2005,20(1):51-53
本文用课堂实例表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操作与实施,组织学习活动,探究新的学习范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施鲁 《地理教学》2010,(5):13-15
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要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强调地理“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地理作业系统,是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性活动的方式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系统,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符合课改理念的作业系统更是师生交互活动的理想平台,可为新型的学习评价体系提供更直观详实的依据。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理应重视作业系统的改革,才能做到课改中各个系统环节相互相承,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改的实效性,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8.
蒋亚琴 《地理教学》2012,(23):57-58
“莫问国事,只问自我;不问素质,只问高分”,这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关注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素养和责任感的形成,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张桂兰 《地理教学》2006,(10):13-14,12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地理教材中。高中地理图册作为与课本配套的地理教材之一,在课程改革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在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高中“旅游地理”(选修3)《地理图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教育理念,它将这些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形式予以展现,既生动形象,又易于学生学习与知识的接受。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新课程顺应了新世纪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如何把握和处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后面安排了一个“问题研究”,它不仅指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还通过开展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搜集、处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深入研究和落实新教材中“问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课堂实例表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操作与实施,组织学习活动,探究新的学习范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就是高中地理教学“唤醒”人格心灵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唤醒”,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角色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新课程的进程和成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宰,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下面本文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来谈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地理试题不断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不断增多,设置新情境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或事物,要求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综合分析。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和新高考新试题,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开拓创新、勇于尝试,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再培养与再提高。基于可行性与有效性的考虑,笔者重点思考常态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其权 《地理教学》2005,(10):21-22
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金涛  张焱 《地理教学》2021,(24):22-25
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随着高中阶段"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化学习也逐渐走进学科教学之中.本文以"苏州河桥梁设计与城市防灾减灾理念"为例,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角度探索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以期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8.
正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高中地理以自然、人文等系统地理为基础,但在教材编排及教学中缺乏横向的交叉、融合和联系,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教材不再追求系统性,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知识割裂、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将系统思维贯穿于高中地理课堂符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本质要求,符合新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结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于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更注重通过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2022年前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笔者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并解决"我国特色苹果优产区"真实情境相关链式问题的同时,进行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深度学习,以期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