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贺高品 《岩矿测试》1984,(3):224-230
在变质岩的研究工作中,恢复各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研究变质岩系的原岩建造和形成环境、进行地层划分和寻找有关矿床的基础。在国内外研究变质岩原岩性质的工作中,应用岩石化学的方法十分普遍,特别是对那些产状特征不明显和原岩组构已经消失的深变质岩石尤为重要。由于编制中国变质图的需要,笔者根据已有资料,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三十几种岩石化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引用“张家坟群变质岩系地地层层序研究”三条实测剖面资料,运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化学分层与地层对化等。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除各种交代蚀变岩石和混合岩外,变质岩基本是原岩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变质作用的产物,其成分变化基本是等化学的。一些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反映了原岩的特征,并受原岩形成作用。特点的制约。张家坟  相似文献   

3.
在变质岩的研究工作中,恢复各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研究变质岩系的原岩建造和形成环境、进行地层划分和寻找有关矿床的基础。在国内外研究变质岩原岩性质的工作中,应用岩石化学的方法十分普遍,特别是对那些产状特征不明显和原岩组构已经消失的深变质岩石尤为重要。由于编制中国变  相似文献   

4.
李达周 《地质科学》1980,15(3):242-248
恢复变质岩原岩的性质是研究变质岩的重要课题。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方法很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岩石化学法和地球化学法。由于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有些沉积岩的成分与火成岩的成分很相似,变质产物也很相似,特别是那些经过非等化学的深变质的岩石,有的本来是副变质岩,却投影在正变质岩的区域内,或落在模稜两可的地区。目前,有人利用岩石中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锆石区分正副变质岩。  相似文献   

5.
用岩石总基度和CIPW标准分子恢复变质岩原岩林文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变质岩,原岩恢复,岩石总基度,CIPW标准分子变质原岩恢复对变质地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迄今,人们从岩体地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等诸多侧...  相似文献   

6.
由本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变质岩原岩恢复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到会代表118人,分属22个省市的72个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6篇,论文65篇。内容包括变质岩原岩恢复的综合方法,各种岩石化学计算法、微量元素法、多种副矿物法、数学地质法、稀土地球化学法以及氧  相似文献   

7.
闽西北“大金山组”地层属早-中元古代。在加里东变质作用期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各种变质岩。本文通过岩石化学研究恢复大金山组地层的原岩后,认为该地层中的副变质岩的原岩属于陆源浅海沉积碎屑岩;其中的角闪岩的原岩是生成于大陆岛弧或大陆板块边缘构造环境中的钙碱性玄武岩。  相似文献   

8.
姜平 《福建地质》2004,23(3):139-143
通过1:25万厦门市、东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福建沿海动力变质带南段中同种原岩不同变形强度的动力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揭示了晚侏罗世侵入岩在动力变质过程中,从未变形岩石到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的变化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该研究为动力变质岩的原岩恢复提供了依据,并为岩石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迁移这一理论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
恢复变质岩石的原岩性质,是在变质岩地区从事地质填图、矿产普查和勘探工作时所面临的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目前人们利用野外地质产状、变余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副矿物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探讨这一问题,其中的一些方法已被广泛利用,有些方法在国内已有介绍。本文以阜平群为例介绍苏联学都鲁金科(B.  相似文献   

10.
对角闪岩原岩性质的判别原则本文将讨论前寒武纪付角闪岩成因问题的研究现状、划分这些岩石的地质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标准,以及原始沉积物形成和堆积的岩相—建造和古地理条件。Ⅰ.研究前寒武纪角闪岩原岩性质的前提对变质岩要解决是“正”或“付”的问题,无论推测其原岩是火成的或是沉积的岩石,都需要提供同等的原岩资料,但当时由于缺乏能被转变成付角闪岩的沉积岩石方面的资  相似文献   

11.
赣南前震旦纪地层的存在与否一直存有争议。利用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赣东南会昌-寻乌一带的寻乌岩组变质岩系进行原岩恢复,并与区内震旦、寒武系及邻区闽西南中元古代桃溪岩组成比,结果表明,区内寻乌岩组与震旦、寒武系在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结球化学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别,二者具有不同的原岩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而与桃溪岩组具有相似的岩石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岩类型,形成于类似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寻乌岩组原时代属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12.
恢复变质岩石的原岩性质,是在变质岩地区从事地质填图、矿产普查和勘探工作时所面临的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目前人们利用野外地质产状、变余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副矿物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探讨这一问题,其中的一些方法已被广泛利用,有些方法在国内已有介绍。本文以阜平群为例介绍苏联学者鲁金科(В.Е.РУДЕНКО)等提出的定量矿物再造法。  相似文献   

13.
概述自1982年初,我们开展“绍兴—诸暨—东阳北部金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的专题研究以来,对区内各大类岩浆岩进行了较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并对1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类岩石进行了较准确的分类定名,及其含矿性的研究。由于本区广泛出露有各类区域变质岩系,根据所获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变质岩原岩恢复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区内的变质岩的原岩,与本区所出露的各类岩浆岩(火山岩  相似文献   

14.
内蒙集宁群麻粒岩相中石榴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代高精度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内蒙集宁群麻粒岩相中石榴石的痕量稀土,原岩为火山质岩石和原岩为正常沉积岩中的石榴石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稀土配分型式,认为变质岩中的石榴石,其稀土元素特征可用来判别深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区分正副变质岩。  相似文献   

15.
应用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方法,对云南维西雪龙山变质岩带(大宝山矿区)岩石进行原岩恢复认为:变质岩带的角闪质岩石均为副变质岩。同样是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片岩,原岩类型却不尽相同,表明此套变质岩形成于动荡、构造运动强烈的海陆交互相环境,由火山活动、强烈侵蚀、快速堆积而形成的一套杂砂岩、火山碎屑岩及火山、次火山岩组成,后期经历复杂强烈变质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放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地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边缘的陆缘断陷深海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变质作用前后岩石的常量化学组织分相对含量被认为是不变的,虽然在不同性质和强度变质作用下,出现地矿物组合比较复杂,仍可利用它的含量与未变质的标准原岩进行类比,从而对变质原岩进行有效的判断。保、尼格里(Poul Niggl)是最早利用岩石化学方法恢复变质原岩成份的学者之一。他和一些人认为:岩石中具最大平  相似文献   

18.
尹光候 《云南地质》1996,15(2):124-137
本文从区调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入手,较详细的论述了该变质带的主要变质期形成的主要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原岩恢复;由特征变质矿物和单矿物分析及其共生组合的研究,对变质带进行了相带、相系的划分;对叠加糜棱岩比及其退变质岩石(带)特征进行了讨论;由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结合地质特征探讨了变质带原岩及主变质期时代;最后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变质岩变形进行了期次划分,阐述了各期次变形特点及相互关系,并与变质作用作了配套讨论,结合地质特征探讨了各变形期次的时代和变形机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恢复3075地区变质岩的原岩及其形成环境,研究了各类岩石中铀的丰度、配分状态及其在变质作用中的活动规律、成矿作用。提出:变质岩的原岩形成环境是影响铀在原岩中初始富集的重要因素;原岩中铀的配分状态影响铀在变质作用中的行为和迁移富集的程度。由此认为,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是有利于铀活化、转移、富集成矿的外部条件,而变质岩的原岩形成环境及原岩中铀的配分形式是形成铀成矿物质基础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变质岩原岩恢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对确立本区的一套变质岩的原岩建造,进而解决岩石矿床成因,含矿层位及其分布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迁安是我国北方重要铁矿基地之一。前人在本区做了大量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