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2.
浙江毫石银矿床成矿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步台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94,13(3):271-281
文章通过矿脉中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年龄测定,得出毫石银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0×10^6a。该成矿年龄相对于本区上侏罗统火山岩的成岩年龄要滞后≥30×10^a。同时,对该银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H、O、S及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判别其成矿热液来自中生代大气降水成因的环流地热水,通过淋滤作用汲取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70-180Ma,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60-180Ma,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太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Z),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322±31Ma(2),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0和1742±17Ma(1)。根据上述Rb-Sr、Sm-Nd数据与已知青石村组、河边村组单颗粒锆石U-Pb法确定的成岩年龄2450±10和2400±20Ma(2)的明显差别,40Ar-39Ar均揭示为较典型受扰动的年龄谱和较发育的透人性构造、晚期岩脉等地质证据,认为Rb-Sr、Sm-Nd是重设的同位素体系。  相似文献   

5.
任胜利  孙敏 《福建地质》1996,15(1):55-62
通过对不同同位素体系测年方法的分析,并结合闽北顺昌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提出造山带中变质镁铁-超镁铁岩的年代测定应以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为主,对Rb-Sr,^40Ar-^39Ar和K-Ar同位素测年结果的应用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同位素体系测年方法的分析,并结合闽北顺昌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提出造山带中变质镁铁-超镁铁岩的年代测定应以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为主,对Rb-Sr、40Ar-39Ar和K-Ar同位素测年结果的应用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1800Ma)一新(280-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成矿年代为“西低东高”,而显生宙金矿为“西高东低”。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类型为绿岩带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r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床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汇集了华北地台北缘21个金矿床的45个直接测年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可信度作了评述。选用矿石或蚀变围岩中的绢云母、黑云母、钾长石等蚀变矿物作为测年对象,采用Ar-Ar,K-Ar法或Rb-Sr等时线法测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经济可行的,关键是要保证被测矿物确为蚀变矿物并且纯度较高。用U-Pb法测定矿脉中的水热锆石为确定成矿年龄,但如何区分继承锆石和水热浩石尚不成熟,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上述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9.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俊建  程玉明 《地质学报》1996,70(4):335-341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相似文献   

10.
安徽黄梅尖岩体热历史及其与成矿关系: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永飞  傅斌 《地质学报》1995,69(4):337-348
本文根据全岩Rb-St,锆石U-Pb和角闪石、黑云毒、钾长石K-Ar同位素年龄综合测定结果,再造了安庆-庐江石英正长岩带中黄梅尖岩体的冷却史。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测温结果证实,扩散作用是控制同位素体系封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部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苏文超  杨科佑 《矿物学报》1998,18(3):359-362
本文利用Rb-Sr法计时原理,分析测定了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与方解石脉矿物的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一条线性较好的Rb-Sr等时线,其年龄值为105.6Ma,这一结果为我国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强烈热液交代金矿石Rb—Sr等时线意义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曾经遭受强烈热液交代的含金石英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性探索金矿石RbSr等时线测年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热液蚀变矿物组合(不含绿帘石,以石英±绿泥石±绢云母±钠长石为主),强烈热液蚀变(黄铁矿化度(DOP)>70%)以及锶同位素初始组成基本达到均一化的前提条件下,其RbSr等时线具确定的成矿地质意义,可代表后期热液蚀变年龄,这将为研究热液成矿年龄并进而探讨成矿机理提供又一可能的新途经。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俊建 《地球学报》1998,19(2):215-220
本文基于中国50个岩金矿床84组直接测年数据,提出中国金矿床具“一老(2500 ̄1800Ma)一新(280 ̄100Ma)”的成矿格架。区域分布上,前寒武纪形成的金矿床在矿年代为“西新东老”,而显生宙金矿为“西老东新”。中国金矿床最重要的类型为绿岩还型金矿。测年方法上,应采用单颗粒含铀矿物U-Pb法,而^40Ar/^39Ar、K-Ar法和Rb-Si等时线法仅适于测定显生宙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两个北秦岭丹凤群斜长角闪岩样品进行了Sm-Nd、Rb-Sr和40Ar/39Ar测年,发现其中受构造改造轻微的黑河丹凤群斜长角闪岩样品的角闪石40Ar/39Ar年龄与其Rb-Sr、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接近,而遭受强烈构造剪切作用的蒲峪丹凤群斜长角闪(片)岩的角闪石40Ar/39Ar年龄则明显高于其Rb-Sr、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指示构造剪切作用对变质角闪石中过剩氩的引入有显著影响。在利用40Ar/39Ar进行造山带年代学研究时这一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秦克章  李惠民 《地质论评》1999,45(2):180-185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系80年代探明的特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关于其成矿的成矿时代,一直是本区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前据二长花岗斑岩体的一件K-Ar年龄(138Ma)认为其系晚燕山期成矿,这一认识与中,蒙邻区同类矿床时代相悖,本文进行了多种方法同位素年龄系统测定,获得三组年龄:二长花岗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83.3±0.6Ma;全岩Pb-Sr等时线年龄183.9±1.0Ma,蚀变岩绢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成矿作用复杂和难以选取到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的测定对象,测定东川铜矿的成矿年龄是一个难题。本文采用Pb-Pb等时线法和40Ar-39Ar真空击碎法分别对矿石硫化物和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定,获得了(794±33)Ma和(712±33)Ma的成矿年龄,反映了晋宁-澄江运动在东川铜矿床的形成或改造富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五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作者等近10多年来在五台山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同位素的地质研究,采用单颗粒锆石U-Pb,单颗粒锆石发Pb,常规锆石U-Pb,全岩Pb-Pb,全岩Rb-Sr,全岩Sm-Nd和角闪石^40Ar-^39Ar等多种同位素测定方法获得的27个数据,并以单粒颗锆石U-Pb法的9个年龄作为定年的基准,通过与其它同位素测年结果相互印证的综合研究,遂对五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年代给予了更进一步的限定,同时勾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岩体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K-Ar法和和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的年龄,花岗岩及其围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碱流岩、玄武岩和闪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123、141、135、120、108和80Ma。该期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大兴安岭南部早白垩世以形成拗陷盆地为物质特征的构造岩浆活动。碱性花岗岩与其主要围岩构成了同一Rb-Sr等时线,表明它们是同源的;Sr同位素初始值和其他同位素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上地幔来源的母岩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矿床地质和Rb-Sr法,U-Pb法,^40Ar-^39Ar法,Sm-Nd法生代学及氢,氧,硫,碳,锶,铅等稳定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研究,查明东天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及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三者大地构造背景相同,成矿时代一致。成矿物质来源相似,流体包裹体成分类同,属同一成矿系列,三者之间主要是成矿地质环境不尽相同,成矿元素组合有差异,控矿构造不同,反映成矿  相似文献   

20.
构造剪切与变质角闪石中过剩Ar的引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两个北秦岭凤凤群斜长角闪岩样品进行了Sm-Nd,Rb-Sr和^40Ar/^39Ar测年,发现其中受构造改造轻微的黑河丹凤群工角闪岩样品的角闪石^40A^30Ar年龄与其人Rb-Sr,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接近,而遭受强烈构造剪切作用的蒲峪丹凤群斜长角闪岩的角闪石^40A^39Ar年测则明显高于其Rb-Sr、Sm-Nd矿物时线年龄,指示构造剪切作用地变质角闪石中过剩氩的引入有显著影响。在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