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分析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新的光学显微测试方法,它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如样品制备十分简单、分层扫描和三维立体图像重建、清晰分辨有机和无机质等。我们将该技术应用到大庆探区的储层研究中,进行了储层孔隙和微裂缝的三维结构重建,对储层中原油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原油形态观察对薄差水淹层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裂缝中次生包裹体特征及形成期次,此外,该方法应用于微体古生物化石研究在大庆探区发现了以前本区未见的孢子化石种类。在原油乳化机理研究方面,首次应用共聚焦观察了乳化油的内部结构,通过动态分析可以确定其稳定性,这为乳化油乳化机理研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检测技术在大庆探区储层分析研究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的新方法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星 《地质论评》2004,50(2):215-217,i007,i008
创建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应用于地学研究中古生物化石和岩石、矿物标本分析测试的新方法。解决了多数古生物化石及岩石矿物标本无自发荧光而无法进行分析测试、无法制作三维立体图像的难题,从而提高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系统在地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对于地层古生物学、岩石矿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微观的创新研究以及解决疑难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地学研究从宏观的定性研究向微观的定量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镜涵  陈勇  徐兴友  黎萍  王娟  韩云 《岩矿测试》2015,34(5):558-564
通过烃类包裹体PVT模拟可以重建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气液比是影响PVT模拟结果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缺少烃类包裹体标准样品,一直未能深入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气液比测定精度的问题。本文利用人工合成包裹体技术合成了一种用于校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测定气液比的烃类包裹体标准样品,根据已知的合成烃类包裹体的油气组成、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计算出烃类包裹体的理论气液比,并利用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的实际气液比,通过计算实际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以分析实际测定气液比的误差,实现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误差标定。实验结果证实,高分辨率的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绝对误差小于0.5%,可以为包裹体PVT模拟提供精确参数。本研究肯定了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证实了烃类包裹体的PVT模拟结果可以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4.
黎萍  徐兴友  陈勇  王娟  韩冬梅  林晶 《岩矿测试》2016,35(2):159-165
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精度对PVT模拟结果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而气液相边界的判断对气液比测定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精确测量烃类包裹体体积的方法,即利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获取烃类包裹体3D图,在透射及荧光模式下用三维坐标标定液相的边界,利用3Dfor LSM软件计算烃类包裹体液相的体积;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荧光技术对横穿气液两相的直线进行线扫描,根据扫描线上荧光强度的突变判断气相边界,多次扫描求平均值作为气相直径。本方法避免了人为判断包裹体气相边界的不可靠性,对气液边界的确定精度可达0.02μm,提高了气液比测试精度,使得利用包裹体恢复古压力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这是一项首次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的激光荧光技术于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研究。供LSCM用的样品,用环氧树脂加入荧光剂后,经加压灌注,磨制成岩石薄片,在LSCM显微镜下观察孔喉的分布,可以测量面孔率,并可标出需要测量的每个孔喉的大小以及观察孔喉形状及分布状况。该法的优点 :1.可直接测量和观察到 2 μm左右大小的孔喉。 2.在LSCM显微镜下可区分孔隙空间中的充填粘土杂基等,因此面孔率的测定较一般镜下统计和图像分析更为精确,因粘土矿物由于吸附染色剂后在颜色或灰度上有的不易区分。 3.岩石薄片中的微裂缝,在LSCM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子探针等测试分析手段对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的岩相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元素面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了南红玛瑙致色矿物形貌、元素分布及矿物物相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南红玛瑙主要矿物为石英(95%,质量分数),主要结构为粒状结构和纤维结构,次要矿物为斜硅石及方解石等,并含有吸附水和结构水两种状态水。致色矿物主要以小于1μm球状矿物颗粒、2~10μm絮状似球状集合体、针状矿物颗粒和不规则形态矿物集合体这4种类型存在,元素分析显示其为含铁矿物。显微拉曼进一步确认南红玛瑙的颜色是由含铁矿物所致,其中红色致色主要为赤铁矿,黄色致色主要为针铁矿,铁矿物的具体存在形式及其分布方式对南红玛瑙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本工作为南红玛瑙矿物学特性以及致色机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完善其知识体系和推动南红玛瑙文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借助共聚焦显微拉曼等微区表征技术推动宝玉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景深极大,为实体显微镜的50倍,偏、反光显微镜的500倍,同时分辨率亦在实体显微镜的200倍以上。因此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岩石或矿物时,会有比普通显微镜好得多的立体感。在对矿物微细特征的观察上,更有普通显微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碳酸盐岩中,扫描电镜广泛用于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碳酸盐岩中非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超微化石的鉴定,碳酸盐岩的超微结构、构造的研究及碳酸盐岩的孔隙研究。本讲只涉及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 1.1文石的晶体形态  相似文献   

8.
川西微晶白云母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矿物资源,实验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微晶白云母自生多孔材料,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多孔材料的形貌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SC)研究川西微晶白云母的物相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微晶白云母经高温煅烧后生成孔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多孔材料。微晶白云母的优选粒径为600目,其相应最佳烧结温度为1 275℃,在此条件下得到样品的孔隙率最大,为45.70%。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粉化石微观形态,需要对岩石样品进行一系列化学处理,提取样品中的孢粉化石,并制备成扫描电镜样品。以吉林省辉南县二龙湾玛珥湖岩芯中产出的孢粉化石为例,将粉碎后的样品加稀盐酸→氢氟酸→浓盐酸处理,采用重液浮选法收集样品中的孢粉化石,干燥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孢粉形态真实、结构完整、立体感强、外壁纹饰清晰可见,弥补了光学生物显微镜看不到外壁纹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PVTx)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和气液比,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油层为例,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显微荧光和显微测温等分析,划分了油气充注幕次并恢复了各幕次流体古压力,该应用有效区分了不同幕次流体古压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1期发生在晚白垩世嫩江晚期(79~75 Ma),主要充注发黄色荧光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16.13~16.97 MPa;第2期发生在晚白垩世明水期(69~65 Ma),主要充注发黄绿色、蓝绿色荧光颜色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22.14~26.13 MPa。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勘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张雄华 《地球科学》1995,20(1):43-46,T001
笔者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Kepingophyllidae壁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成因上将其划分为两类:泡沫板集聚型和隔壁始端集聚型,并对壁构造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福泉山考古遗址孢粉组合与先人活动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福泉山遗址的孢粉分析,根据其特征从下到上共划分了六个孢粉组合带,对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人类活动也均作了详细的讨论。从中反映出遗址的各阶段气候、古环境变化与古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显示了先人生产活动的程度和能力,这些都证明了孢粉分析在考古研究中能提供相当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传统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气液比和均一温度,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然而组分参数受多因素影响而难以确定,导致精度有限。介绍了Ping等2011年提出的一种改进PVTx模拟法,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应用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分析,划分了油气充注期次并恢复了古压力,简化了依靠传统模拟软件获取捕获压力的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距今16.8~13.2 Ma,即中新世早期,主要充注发橙黄色荧光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25.00~28.86MPa;第二期为主成藏期,距今10.0~0Ma,即中新世中后期至今,主要充注天然气和发蓝绿色、蓝白色多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38.60~44.31 MPa。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勘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激光荧光显微探针: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钟宁宁  张大江 《地球化学》2000,29(2):180-188
近年来研究沉积有机物的激光诱导荧光特笥和发展基于激光的荧光显微探针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FAMM-98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研究了烃源岩显微组分。研究表明,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的微束特性使 乎可以对任何显微镜下呆辨认的有机物质颗粒进行微区分析。在激光的诱导下,所有显微组分都会产生可检测到的荧光讯号。显微组分受激光束辐照最终时刻的荧光强度(F400)以及最终荧光强度/初始荧光强度比值(F400/Fo)是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碎屑岩储层获得了高产气流,但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岩性致密,针对该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对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层段取心的35口井,共385.2m的岩心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样品350余块,制作铸体薄片344块,应用显微镜进行样品的微观组成特征分析;同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50余块样品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储层以分选中等,磨圆较差的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压实作用强,粒间孔基本消失,主要的显孔类型为粒内溶蚀微孔,其次是基质晶间微孔和微缝,这三类微型储集空间组成了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对砂岩成分组成、成岩环境,成岩作用的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砂岩储层早期快速压实致密化,后期在微溶蚀和压碎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有效的"三微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6.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煤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煤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煤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煤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煤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晶体表面微形貌观察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合成钻石生产国,其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以高温高压法(HPHT)合成钻石为主。国内外学者对于HPHT合成钻石物性的测试方法和性质分析较为完备,但是对HPHT合成钻石生长完成后的酸洗过程以及酸洗后留下的内外部微形貌亟待研究。本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118粒产自我国的HPHT合成钻石进行内外部特征观察,并配合激光拉曼光谱仪对这些微细结构内的包裹残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了三类特征的结构类型:成一定夹角的阶梯型生长结构,揭示了HPHT合成钻石聚型晶的结晶学特质;近平行线状划痕,反映了生长腔体内钻石晶粒间的接触关系;通过独特的"绳捆纹"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认为这一结构反映了HPHT合成钻石的生长速率。这些钻石表面的微形貌反映了HPHT合成钻石梯度高温和持续高压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对于HPHT合成钻石的鉴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中超微类脂体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吐哈盆地侏罗系煤进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微米级以下超微类脂体普遍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和一些粗粒体之中。常规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超微类脂体,在镜质体反射率Ro0.50% ̄0.70%时,煤中超微类脂体数量一般为8% ̄12%。超微类脂体的光性演化明显领先于壳质组形态组分孢子体和角质体,它是吐哈侏罗系煤中重要的生油组分。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硫元素在煤中的赋存,对煤硫元素的主要载体黄铁矿的表面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在硅油保护下得到了黄铁矿表面高分辨率图象。根据黄铁矿晶体结构的几何分析,所观察到的是黄铁矿{220}表面的原子分布,黄铁矿的能带结构资料及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均表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应首先观察到黄铁矿表面的铁原子,但作者首先观察到的却是黄铁矿表面的硫原子,此外,作者根据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认为。无论是在{210}文向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孢粉数据及其关联的古环境信息是第四纪孢粉定量气候重建的基础,本研究对中国及其邻近区域现代孢粉进行了补充采样与分析鉴定和数据收集,初步建立了较大尺度的东亚地区孢粉数据库。该数据库现拥有2858个现代样点和孢粉谱数据,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以及东海和南中国海海域。数据库的孢粉种类数为729个,本文对48个代表性的孢粉类型进行了等值线作图,其结果清晰显示出绝大部分孢粉的地理分布范围明确,与相关植被和气候具有紧密的关系。本研究对该数据集进行了最佳类比法重建气候可行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年降雨和年平均温度,重建结果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该研究首次展示覆盖东亚区域的大陆尺度孢粉空间分布特征,并检验了数据资料用于气候重建的可行性,本研究提供的现代孢粉数据将有利于提高第四纪孢粉定量气候解释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