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6,(4)
水环境监测是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水质现状,科学预测水质发展趋势。而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必要环节,对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和具体做法,期望对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加强水环境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主因素分析的方法,结合盐城市近几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盐城市淡水区和微咸水区地下水水质各监测组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全体组和离子组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盐城市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分析了计算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套适用于盐城市第Ⅲ承压含水层水质监测方案。为提高治理水环境的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淮南潘集杨庄采煤塌陷积水区水体水质指标与环境一号卫星影像4个波段反射率值之间的关系,针对叶绿素、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钾指数5项主要水质参数建立了遥感监测模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水体整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该塌陷积水区水体为轻度—中度富营养化,与实测水样分析监测的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水质遥感模型反演技术在当地水质监测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该地区水质动态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温树影  张家权 《地下水》2007,29(3):96-98,128
通过对辽宁省水质监测工作的回顾和水质监测工作现状评价,分析评价了水资源质量,以及开展水质监测的必备条件,并就水质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梁家海 《地下水》2013,(4):92-94
通过对茂名市区水质监测工作的系统回顾,就地下水水位变幅、水质变化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评价了水资源现状,在地区发展规划和水文地质基础上,就水质监测工作发展提出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博州地区地下水调查研究,选取13个监测点进行21项水质分析,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质量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博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情况总体较好,13个监测点中,有2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Ⅰ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15.4%;有6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Ⅱ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46.2%;有2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Ⅲ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15.4%;有3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Ⅴ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23.1%;水质级别在Ⅲ级以上的占全部监测站点的76.9%。模糊综合评价比较全面客观的反应了水质质量水平和各种超标物的隶属情况。评价结果为科学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减轻和预防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在秦淮河水质指标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振  周密 《水文》2018,38(1):77-80
随着水质监测尺度和监测网络的扩大,传统的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庞大的水质数据。而采用聚类分析法,在对水质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的同时,可以筛选出水质相关项。利用SPSS软件计算水质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并绘制聚类分析树形图,对已知水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秦淮河东山站水体总有机碳和高锰酸钾指数、总氮和氨氮具有较强相关性。结合线性回归方程的验证,证明R型聚类分析在庞大数据背景下的水质指标相关性研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水污染治理、水质监测评价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体中的大量泥沙,除本身含有污染物质外,且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性能。过去黄河水质监测某些项目采用浑水测定,所得结果是包括泥沙本身和所吸附的污染物质。当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质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的矛盾。为了使水质监测工作能满足水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应根据黄河特点,对采用清水或浑水测定进行研究,使提供的水质资料更符合黄河水质的客观实际,更好地为水源保护和生产、生活服务。本文首先对黄河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讨论清、浑水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蔡丽娜 《地下水》2019,(3):35-36,70
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以郑州市2017年度27处地下水监测站点施工为例,对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水样采集、辅助设施建设等监测井施工环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地下水水质监测中的布点与采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地下水水质监测中的布点与采样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的误差来源于布点、采样、保存与预处理、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环节。现代化水样保存分析方法的改进使大多数污染物及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可探测下限能达到10-6级或更低。另外,由于地下水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使得地下水水...  相似文献   

11.
地表水资源主要由北部山区冰川融雪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流域5条河流水质较好,17个参评指标中,大部分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达到Ⅱ类标准的参评项目主要是镉,各河流,大多水量不大、流程短,其水环境承载能力不高。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一级区水质均达标。二级功能区划分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根据河流水质分析结果,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二级区水质均达标。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丹麦1998—2003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1988年水环境行动计划的产生,1989年水质法规的制定和对供水厂的监督,科地下水水质监测也应运而生,1998-2003年最新版的地下水测计划近于完成。讨论了监测背景,监测原则,1990-1995年的监测结果以及在1998-2003年要监测的要素。在监测计划中要分析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化学元素,无机微量元素和包括农药在内的有机微量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郑宝旺  索虎勤  索赓  张川  侯亚楠 《水文》2013,33(6):72-76
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市黄河水源水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为劣Ⅴ类Ⅳ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找出污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2)
以新乡市7个地下水水质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并对断面水质进行排名。结果表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6个水质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96.464%,水质综合控制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固体、硫酸盐和锰。主成分分析法预测结果与文献中使用的熵权集对分析法预测结果很好的吻合,说明主成分分析法适合预测新乡市地下水水质。主成分分析法还有效弥补了熵权集对分析法无法判断同一水质等级下不同断面水质优劣的缺陷,说明两种模型结合使用后综合预测结果要比单一预测模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5.
水对我们的生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地球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资源,无论是自然界生命还是现在工业发展,没有一项不与水产生联系。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水质监测成为人们保证水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水资源进行水质监测,可以直接分析出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含量、种类,有利于工作人员结合水源实际污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水源质量的保证和工作人员的水处理工作。本文简要阐述了水质监测的目的,进一步探究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具体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水质监测事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2)
基于天津市东丽区某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污染物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电导率、浊度和氨氮作为地下水自动监测指标,同时结合地下水监测井口径小,定期洗井和高浓度污染物对监测设备的腐蚀影响等因素,设计了井外自动监测采样系统来实现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监测。对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地下水潜水含水层最易受到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而承压含水层受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水质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选择电导率、浊度和氨氮作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自动监测指标是合适的。研究结果为垃圾填埋场自动在线监测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2)
鉴于水质综合评价中水质分级标准与监测样点的监测值之间存在模糊关系,将熵权法及置信度准则引入集对分析法中,以提高水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并应用于山东省大武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根据2017年11月研究区29个检测站点的12个超3类水频率较高的水质指标实测值,进行水质模型求解,结果表明:以置信度准则替代最大隶属度准则作为水质评判标准,能有效避免水质分级"欠评价"和"过评价";大武区域地下水水质为中等偏下,主要集中在侯皋-西夏一带。与最大隶属度准则的水质判别结果相比较,该方法更能真实反映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具有水质信息综合全面、分级结果明确等优点,是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级的一种可靠、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的特点及遥感监测水质的机理;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用于内陆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的3种常用方法:经验模型、半经验法和机理模型法,并分析了3种模型的优缺点;讨论了目前遥感在水质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合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泰安市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监测水段,加强地下水观测研究,增加水质监测等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