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少华 《广西气象》2002,23(B12):2-4,9
通过广西气象通信技术发展回顾,体会了气象通信在气象部门占据基础的和关键的地位,对广西气象通信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7月 1 9- 2 2日 ,来自南宁、柳州、梧州、防城等市的 37位三好学生和优秀辅导员 ,参加了广西区气象局、广西气象学会举办的 2 0 0 2年广西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在夏令营期间 ,大家观看了“中国气候”、“世界气候”、“世纪预言”、“发展中广西气象事业”、“雷电”、“副热带高压我国天气气候”、“台风”等气象科普影视片 ,听取了广西区气象局副局长、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韦力行所作“气象的奥秘”专题科普讲座 ;参观了区气象台的地面、高空观测站、气象通信网络、天气预报会商室、 1 2 1气象信息电话、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雷…  相似文献   

3.
那基坤男,满族,中共党员,1963年3月生,黑龙江省林口县人,1987年7月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通信专业,1997年9月晋升为气象电子高级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气象台通信科任机务员,后到技术发展科、计算中心从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工作,曾任广西气象台...  相似文献   

4.
86年12月30日,APPLE-Ⅱ气象报文实时处理,转报系统在南宁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的有广西区邮电研究所,广西科学院计算中心和气象部门的同行专家。广西区邮电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李顺寅主持了鉴定会。 为适应我区气象通信发展规划要求和满足预报、科研工作的需要,区气象局科教处于85年9月向业务处下达了研制APPLE-Ⅱ气象报文实时处理、转报系统课题,课题要求研制的系统主要用在地区气象台,具有自动收、转报和存盘、分拣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创刊60年来,在广西气象局的领导下,并得到广西气象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经编辑人员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与时俱进,把《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办得愈来愈好,对广西气象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此,热烈祝贺《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创刊60周年,并从农业气象方面谈两点个人的感言:(1)《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是广西农业气象发展的"助推器"。我是一位早在1954年开  相似文献   

6.
四月下旬,由广西气象台组织,有区局业务处、区海洋台、区气候资料室和广西大学等单位派员参加,以邕江大学副校长、测试专家广西大学副教授吴景峰为组长的“广西气象甚高频无线接力通信”信道测试小组分别对南宁—(大明山)—南宁、南宁—(大明山)—北海、南宁—(大明山)—钦州等三条甚高频通信路径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地测试,获得一批  相似文献   

7.
广西气象系统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广西气象系统记者协会)暨《中国气象报》驻广西记者站于十二月三日在南宁成立。 在广西气象记协成立之际,全国气象系统记者协会和部份省市气象记协及部份地区气象局发来了贺电、贺信。广西区新闻记者协会、广西区新闻学会、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广西区新闻出版局新闻处、《广西日报》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科技报》、空七军  相似文献   

8.
祝贺《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苏用能(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在《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广西气象台全体气象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广西气象》一直以来对我台的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9.
简讯     
在河池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广西气象局业务处、广西气象学会大力支持下,河池地区气象学会为提高广大基层台站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应用分析水平,于1982年5月7—21日,在金城江举办了一期“气象时间序列及谱分析”学术讨论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八个地区气象台站及空七军、广西农学院、区观象台、广西部分地区水文站的业务技术人员共九十人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特邀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教研组  相似文献   

10.
丘良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3):109-111,46
从广西气象新闻报道现状、广西气象电视节目现状、气象节目制作等方面,结合公众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接收电视信息心理,以新闻性、品牌价值、受众为理念,来策划广西气象新闻类节目。并探讨制作一档高质量的气象新闻节目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就如何提升广西气象部门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气象通信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气象》2010,36(7):56-61
气象通信系统是支撑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和传输平台。在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到网络通信和数据广播的发展后,我国气象通信系统已成为由国际气象通信系统、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组成,覆盖各级气象部门及部门外相关业务和科研用户,具备全球及国内各类观测资料和预报预测产品收集、分发、交换控制及传输监视能力的数据传输平台。作者回顾了气象通信发展历程,分析了气象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现状,对气象通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气象》是广西气象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1980年复刊以来,在全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从内部专业刊物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为广西经济建设、科技兴桂、科技兴气象、气象现代化和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迢迢20年,弹指一挥间,迎来了《广西气象》复刊后第100期的出版,这是《广西气象》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广西气象》内容很丰富,涉及面广,有气象科学各专业的研究论文及科研成果,有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广西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的意义,指出广西传统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内专业气象服务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坚持问题导向,确保专业气象服务业务改革取得实效;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专业气象服务提质增效;集约化发展,推动专业气象服务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开放型的专业气象服务"市场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状况、服务产品、运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与先进省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全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广西专业气象服务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象通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快捷、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通信为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 ,不断完善优化气象通信网络特别是市县通信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1 市县级气象通信网络的现状近年来 ,随着 92 1 0工程等一大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极大地提升了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通信能力 ,长期以来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通信瓶颈问题得到了质的改观。然而作为气象部门的基层单位—县区气象局 ,由于其数据传输业务量相对较少 ,又长期依赖电信部门 ,因而通信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 ,虽经努力 ,但市县通信…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是继“9210工程”之后,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的升级,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传输、通信数据处理和系统监视的统一管理平台。按照全国气象宽带网建设计划,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将取代现行气象通信系统。目前正与现行业务并行,这既是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测试系统及软件功能的需要,也是省级信息传输部门进行本地化配置、流程整理的需要。辽宁在分类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现行通信系统并行的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传输业务流程,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雷达产品和基数据通过PUP软件、自动站资料、风能资料等由中心站软件实现向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其他资料由9210通信服务器和雷达传输服务器转发到新一代通信系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现行业务的前提下,实现了省内所有气象信息通过新一代通信系统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测试和本地化应用的需要。流程设计合理,可满足气象信息传输质量考核要求。最后,介绍了现行通信系统传输流程、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流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一甲子之前的1956年也是一个猴年,这一年,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广西气象事业基础建设能够和平有序的开展,文明与技术同步,就是在这一年,《气象研究与应用》(原名《广西气象》)的雏形形成。《气象研究与应用》对当今广西气象工作者来说,不仅是学术刊物,承载的使命和责任有更深远的意义。每年的广西气象学会交流会,已经成为了广西各级气象工作者齐聚一堂的大平台。在这里,基层的  相似文献   

18.
综述生态气象灾害定义、类型和特点,分析广西4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气候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气象灾害现状与危害。气象因子是生态气象灾害产生、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强降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是导致广西生态气象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近年来,广西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气象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入侵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气象节目经营的现状分析,找出广西气象媒体经营的不足,提出广西气象媒体未来的节目策划、队伍建设、品牌经营模式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全区气象工作者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致力于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振兴广西、实现广西经济尽快翻身而奋斗的时刻,回顾广西气象事业的光辉历程,我们不能忘怀为创建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