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杨英杰  苏浩 《地下水》2014,(2):110-112
在区域需水预测及资源量评价基础上,通过典型年及连续枯水年调节计算分析供水可靠性。认为山丘区地下水开采量首先取用论证区地下水排泄量,当排泄量不能满足开采量要求的情况下取用地下水储存量,然后按月进行调节计算。调节计算中,当储存量为负时,则相应月的储存量为0,并认为相应月的供水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2.
李计生  王静 《地下水》2014,(2):87-90
河川基流量是水文水利分析计算、水资源评价、洪水分析、地下水径流特性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河川基流量分割方法很多,不同方法的分割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甘肃黄河流域洮河水系4个水文站,长江流域白龙江水系2个水文站、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3个水文站共计9站的1980~2000年20a的实测资料运用滤波算法对基流进行切割,根据年径流量运用PⅢ型曲线查出频率,再根据频率与基流建立模型,得到河川基流量计算的简便实用方法,提高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效率,细化水资源评价结果,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近年来对山西忻县和运城两盆地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总结了一套盆地型地下水资源计算的方法,简介如下。 对整个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计算,属区域性地下水资源评价。通常需要计算盆地内部区各项补给量及边山区对盆地区的侧向补给量,其和为全盆地地下水资源总量。利用水均衡法的原理计算盆地内地下水资源,实质上是以计算各项补给量总和或各项排泄量总和的方法求得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珲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珲春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量、珲春市河谷盆地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和珲春市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计算。对珲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肖迪芳  丁晓黎 《水文》1996,(2):27-32
根据黑龙江省不同地貌单元58个地下水位观测站资料,结合寒冷地区气候、冻土及降雨径流条件,分析了寒冷山丘区受冻土影响下的地下水补给过程和特点,提出了寒冷地区河川基流量的分割方法,并以科后站为例,计算了河川基流量。  相似文献   

6.
一河川基流量(下称“基流量”)约占山丘区地下水量的98%;在全部地下水资源量中,山丘区量又约占80%左右。可见,较为准确地求得基流量,是提高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质量的关键。此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基流量统一采用分割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求得,在全国范围  相似文献   

7.
高寅堂 《地下水》1990,12(1):21-23,20
在地下水资源评介中,山前同径流量是个非常重要的量。它即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同时又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由于其数量大,硝定参数难度较高,所以历来被专家和学者们所重视,意见分岐也较多,本文就此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量,相对来说无论是地表水资源还是地下水资源均处于相对动态平衡之中。天然状态下,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径流量与地下水天然排泄量之和,再减去地下水枯月天然排泄量(即地下水恒转化为河川基流量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费县地处鲁中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本文在分析确定费县各区水文地质参数和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储量计算的基础上,对费县的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费县地下水资源量作了简要的总体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东  李晓燕 《地下水》1997,19(3):116-120,132
本文对黑龙洞泉域封闭式地质含水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述,用总补给量法和总排泄量法对泉域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预测了在单元内多处水源地集中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同时提出了建立多目标水资源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径流模数法、数值模型法)对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分析各方法的评价机理和流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针对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基流分割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枯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在雨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排泄量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但资料获取难度大,且成本较高;数值模拟法运算高效,但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径流模数法操作性较强,对岩溶山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确定计算参数是水资源评价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实测流量反推和灰色聚类法,可提高参数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程普云 《地下水》2008,30(2):54-56
依据下河泉域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补给量法及排泄量法计算分析了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依据泉水历年流量变化过程,采用水文过程曲线法、流量衰减分析法及频率分析法,计算分析了泉域岩溶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13.
王月英 《地下水》2010,32(2):120-121
大同市水资源十分匮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比较干旱的2005年为典型,对本年度大同市各县区的水资源要素包括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干旱年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的数量、年内分配特征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地表水调蓄工程建设,对地下水强开采地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开采等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4)
河川基流分析计算是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以甘肃省112个水文站2001-2016年的逐日平均流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字滤波方法进行基流分割,并对甘肃省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的基流量、基径比、基流模数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切割出的年基流量相关系数均在0. 9以上,基流量与径流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甘肃省2001-2016年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基流量为91. 33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18. 21亿m3,黄河流域34. 56亿m3,长江流域38. 57亿m3。从甘肃省三大流域河川基流量的计算结果来看,基径比和基流模数总体上是: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基径比和基流模数分布与该流域降水、径流分布趋势一致。基径比和基流模数受植被条件影响巨大,植被条件好的地区大于植被条件差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量均衡计算法在大面积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中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方法。对潜水或浅层地下水而言,各项补给量及排泄量均随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工农业生产的需水量也是不断变化的。要通过一年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来满足资源评价中“保证取水”和“充分取水”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必须采用多年区域水量均衡的办法,即对丰、平、枯等不同年份的可开采资源进行多年溺节,从以丰补欠的角度,借助储存量的调节作用来评价地下水资源。在各项均衡要素中地下水开采量可以直接获取。各项均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在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上。因此,地下水位动态及地下水开采量是计算地下水资源及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4)
山南新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该市地下水依据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水三种类型,依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划为两大类评价区。分区计算了山南新区不同年型的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得出地下水储存量为1 260.60万m3,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 187.31万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534.29万m3。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Ⅱ~Ⅲ类水占74.2%,分布于大部分地段;Ⅳ~Ⅴ类水占25.8%。局部地区有污染现象,应予以重视,通过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2)
以新疆车尔臣河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17年地下水资源处于均衡状态,地下水补给以河道入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排泄以蒸发排泄量为主,人类影响程度较小;研究区补给量为51 171.9×10~4m~3/a,排泄量为50 532.6×10~4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3 272.1×10~4m~3/a;研究区各观测孔水位降深在-0.03~7 m之间,主要由于局部地段人工开采量大于补给量,造成其地下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3)
黄河流域青海段内重点城镇密集,人口分布集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工程建设日益强烈,地下水资源需求迫切。本文以黄河一级支流黑城河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室内分析等,计算分析了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潜力,为地下水开采提供基础数据。经排泄量总和法计算,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8 650. 96 m3/d,矿化度0. 385~0. 402 g/L,水质良好;可开采资源量6 168. 60 m3/d,占断面径流量的40. 6%,水量有保证;其评价思路对黄河流域其他支流地下水资源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结论对解决黑城河河谷区村镇及下游重点城镇后备水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及其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了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开采程度和剩余可开采资源量。论述了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的计算评价原则和判别标志,确定了全省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为第二松花江从吉林市到松原市的河谷区 ,在河谷区推行“小井”种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地下水丰富程度将河谷区划分成地下水资源极丰富区、丰富区及较丰富区。筛选了 4个降水保证率年份对每个区的天然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 ,在降水保证率为 2 0 %和 5 0 %的年份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区域地下水上升。设计了沿江布置直线井排的开采方案 ,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为 3.3m、保证率为 95 %的枯水年稳定开采资源量为 84 2 17.9× 10 4 m3/a ,暂时性开采资源量 116 876 .1× 10 4 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