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 0 8时地温观测时 ,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和 0cm之间的误差达 0 .5~ 1.0℃时 ,是否更换地面最低温度表 ?发现这种情况 ,首先应检查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是否中断。如果该表一切正常 ,又处在鉴定期内 ,且误差比较恒定 ,则不需更换。原因有二 :①《规范》要求 ,只有百叶箱最低温度表在每月的 1~ 15日或更换新表时 ,才和干球进行对比观测 ,其误差是否超过0 .5℃ ,是检验百叶箱最低温度表能否继续使用的一个标准。此规定不适用于地面最低温度表 ,即地面最低温度表不必和0cm进行对比观测 ,0 .5℃不是检验地面最低表可否使用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08时地温观测时,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和0 cm之间的误差达0.5~1.0℃时,是否更换地面最低温度表? 发现这种情况,首先应检查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是否中断.  相似文献   

3.
地面温度的准确性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其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利用地面温度表与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示度的对比观测可保证地面温度记录准确性的实际作用,来阐述观测人员加强地面温度对比观测的必要性。 1.地面温度对比观测方法的灵活性地面温度表和地面最低温度表均安置在地温场内,两支表相距5厘米且排列方向一致,对比观测不需另外安装地温表,观测方法简单,读数简易快速,容易为观测员所接受。对比观测时观测员先对地面温度表进行读数,尔后对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进行读数,两者经仪器差订正后的示度差即为对比观测结果。这种对比观测可随时多次重复进行,而对地温记录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伍端平 《气象》1975,1(5):7-7
《规范》规定,地面最低温度表在夏季因暴晒,容易失效,要求在08时观测后及时收回,20时观测前放回。我们体会:地面最低温度表比百叶箱内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容易中断,主要是由于地面温度变化剧烈。因此,即使不是在夏季,只要白天温度变化幅度大且很剧烈,地面温度会超过15℃时,就应收回最低温度表,以  相似文献   

5.
从众多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来看,发现了很多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记录和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记录,分别比下午和上午地面0cm的值偏低和偏高许多,或者下午(上午)地面0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读数相差较大的异常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于东红 《气象》1999,25(1):57-57
地面观测仪器应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安装、操作,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我们在台站地面温度表的安装使用检查中发现,有的地面温度表(包括地面、最高、最低)没有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来安置,使温度表的球部不是埋入土中一半,或者埋的土壤被风吹走,使温度...  相似文献   

7.
张旭 《气象》1991,17(1):49-49
有些观测员在高温季节。没有注意地面观测规范中已指出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毛细管内一部份酒精被蒸发后凝结于管顶”的问题。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照常观测读数,使地面最低温度记录产生误差。 据观察,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部凡有一  相似文献   

8.
徐福兴 《气象》1990,16(7):18-18
地面观测规范在地温一章中规定:地面最低温度表于每日20时观测一次。夏季高温日子里,为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并记入观测薄08时栏,同时应收回室内。若遇雷雨天气,因可能有显著降温,应提前放回原处,以免漏测最低地温。又在规范107页无自记仪器项目中规定:2时地面温度用1/2(当日地面最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20时地面观测时,曾多次出现地面最低温度高于地面0 mm的现象,甚至有时高出较多.经多次观测和分析,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天气晴好、白天温度较高时,所以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①夏季地面温度表白天被收回,安放最低温度表之处的地面被太阳暴晒,受热较多,太阳降落后,短时间内温度变化的不均匀;②地面最低温度表放回时,球部和表身未埋入土壤中一半;③地温场土壤板结或不够疏松.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 ,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 ,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 ,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 ,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 ,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 ,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 ,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 :一是在太阳的暴晒下套管中温度较高 ,易造成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二是由于尘土的填埋 ,套管深度变浅 ,最低温度表的尾部 (甚至半截表身 )常暴露在套管的外边 ,在…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 2 0时地面观测时 ,曾多次出现地面最低温度高于地面 0mm的现象 ,甚至有时高出较多。经多次观测和分析 ,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天气晴好、白天温度较高时 ,所以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 :①夏季地面温度表白天被收回 ,安放最低温度表之处的地面被太阳暴晒 ,受热较多 ,太阳降落后 ,短时间内温度变化的不均匀 ;②地面最低温度表放回时 ,球部和表身未埋入土壤中一半 ;③地温场土壤板结或不够疏松。夏季地面最低温度高于地面0mm的原因@李鹏飞$宝丰县气象局!河南宝丰467400  相似文献   

13.
观测随谈     
某站,某日夜里降冰雹,打碎了0厘米温度表,因夜间不守班,值班员8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时,由于粗心大意也未注意到,至观测时才发现它已经损坏,这时只好读取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作为0厘米记录。对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能否可以代替0厘米记录?争议很大,开始该站认为:根据〈规范〉第十八章中有关定时观测记录缺测的规定,该定时记录作缺测处理,有关栏内记“——”。  相似文献   

14.
在地面观测中,每逢冬季雨雪过后,地面温度表在耙松的湿地上很容易与土壤冻结在一起,以至于给20时地温表的调整带来麻烦。个别台站的值班人员遇到这个问题时往往采取小刀撬、温水浇等不恰当的方法处理,结果造成了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折断碎裂或者改变了土壤的自然状态,影响记录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在长期的观测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19时巡视仪器前后,如果发现地面温度表已成冻结状态,则在观测地温之前,  相似文献   

15.
一、不少台站在晴天高温的日子里,为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表,随即收回该表并平放在小百叶箱或大百叶箱中。这样,表上沾附的泥土既容易弄脏百叶箱,也不符合“百叶箱中不许存放多余物品”的要求,同时又违反“将地面最低温度表收回,并使其感应部分向下,妥善立放室内或于阴蔽处”的规定。如果将表收回室内,则又比较麻烦。最简单方便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找一根内径比温度表稍大,  相似文献   

16.
李发军 《四川气象》2002,22(3):28-29
从众多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来看,发现了很多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记录和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记录,分别比下午和上午地面0cm的值偏低和偏高许多,或者下午(上午)地面0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读数相差较大的异常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 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 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1981年10月9日14时观测时,发现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比地面0cm温度表偏高0.3℃;15时时读数竟相差1.0℃,两支温度表出现徧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除两支表安置不可能绝对一致,会发生差异外,由于该日上午9时后松过土,地温场在雨后泥土潮湿的情况下松土,由于土壤  相似文献   

19.
在地面观测中,每逢冬季雨雪过后,地面温度表在耙松的湿地上很容易与土壤冻结在一起,以至于给20时地温表的调整带来麻烦.个别台站的值班人员遇到这个问题时往往采取小刀撬、温水浇等不恰当的方法处理,结果造成了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折断碎裂或者改变了土壤的自然状态,影响记录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冬季出现积雪时 ,应把地面 3支温度表放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进行观测。若继续下雪 ,或者天气放晴 ,温度表重新被雪埋或下陷积雪内时 ,均应在巡视仪器时把温度表重新放置在雪面上。否则 ,若扒雪观测 ,读数就会偏高 ;若是晴天积雪融化 ,温度表球部下陷雪内 ,0cm和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则会偏低地面温度表在雪面上的观测@冯昌运$台前县气象局!河南台前457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