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美国Terra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DCS-302数字地震仪原来配用SSA-302力平衡加速度计,用于观测地震的近场地面运动加速度。本文设计了一套装在地震计与记录器之间的前置放大器,使DCS-302记录器可与英国制造的WillmoreMK3型动磁式地震计配用,既能记录近震,又能记录远震,扩大了DCS-302数字地震仪的使用范围。文中给出了记录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的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DK-1型地震仪拾震器工作不稳定的改进李洪胜(中国黑龙江密山地震台158300)1问题的出现黑龙江省密山地震台多年来在标定DK-1型地震仪垂直向拾震器时都遇到调整周期困难,周期变化显得灵敏度太高,不是长就是短,很难调到15秒。有时好不容易调到15秒,...  相似文献   

5.
一种实用的地震遥测设备──MYD-Ⅲ型三路无线遥测地震仪张心南,秦嘉迈(中国北京10010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仪器厂)1前言本文对MYD-Ⅲ型地震遥测设备的研制及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整机结构等做了简单介绍和说明。对该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尹志文  李英 《高原地震》2000,12(1):63-67
选用了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仪器DK-1中长周期记录仪记录到的1990年1月~1999年3月的大震速报地震共544个,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纂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给出的震级比较,对兰州地震台DK-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Ms)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DK-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Ms)偏差与震中距离、城中区域及地震大小有关。给出了不同震中距离、不同震级范围及不同地  相似文献   

7.
列举了DD—1地震仪在地震监测中记录通道的常见故障,用具有代表性的检修事例,介绍了对故障源的查寻及检修方法,并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原秦喜  孙鸿 《中国地震》1999,15(2):159-166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轻便数字地震仪DAS-1。其设计特点是:双微处理器硬件结构;过采样AD转换技术的运用;线性相位和最小相位FIR数字滤波的运用;大容量CMOS快闪存贮器作数据存储介质;GPS授时和内部高精度数字钟相结合的时间服务系统;采集器功耗低于0.65W。该仪器有3个信号输入通道,0 ̄40Hz的带宽和16位字长。它可方便地用于人工地震测深及天然地震流动观测。  相似文献   

9.
分析讨论了JCZ-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武汉地震台观测记录的典型特性,并与该台短,中、长周期模拟地震仪的同步观测资料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地震震相记录清晰,丰富。应用JCZ-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能有效地提高地震台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全球大震速报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监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短周期仪64,DD-1等用于近震监测;中长周期SK、DK-1等用于远震与极远震的监测。不同频率特性的仪器对应记录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各自显示出各自的优越性,但对于6级以上的较大地震来说,短周...  相似文献   

11.
谢家树  王亚秀 《地震》1994,(1):31-35
本文定义地震的时空距DST格时空转换系数C为:D^2ST=d^2+C^2(△t)^2,d为序列中连续发生的两次地震的空间距,△t为时间间隔。采用60年代来发生在我国5级以上有详细目录的地震序列23个,分别计算了主震后1天,2-3天,4-7天内C的值C1,C3,C7,计算中取DST为相应时间段内地震空间距的最大值。结果表明:(1)若C1>C3>C7,则无强余震发生;(2)若C1≌C3,或C1<C3<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原台DD-2型地震仪在1998-1999年间记录清晰、可靠的50次张北地震和记录到Pn震相的25次地震资料。通过计算,得到京西北地区直达波的平均传播速度为:Vpg=5.99km/s,Vsg=3.47km/s,平均波速比Vpg/Vsg=1.73,京西北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1Km。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烟记录地震仪存在的问题,采取仅改动其放大器、电源与记录部分,利用现有拾震器和大滚筒记录器,投入少量资金,即可改造成适合台站使用的新型DYJ-1型短周期墨水记录地震仪。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南平台DD-1地震仪所记录到地核界面反射波PcP、地核界面反射转换波ScP、PcS测定震源深度。结果表明,用这些震相测定地震震源深度,提高了台站测定远震震源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南平台DD-1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核界面反射波PcP、地核界面反射转换波ScP、PcS测定震源深度。结果表明,用这些震相测定地震震源深度,提高了台站测定远震震源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红外生命探测仪的研制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震现场救灾被动红外生命探测的原理,详述了HSY-1型红外生命探测仪的设计和实验结果,该仪器探测距离大于15m,探测视场超过35°,功能小于12V50mADC。  相似文献   

17.
严旭东 《华南地震》1996,16(1):66-70
广州台DK-1型地震仪的技术改造包括对拾震器摆的检查与校正;对摆的不同固有周期常数的测定及试记。利用763型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代替DK-1仪器垂直向拾震器等。一年来的试验表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东方地区1992年小震群剪切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1月海南省东方县发生小震群活动,本文利用在震中附近设立的5台DCS-302数字磁带加速度地震仪记录的近场资料,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研究采用相关函数方法,通过对18个做了精确定位的地震事件共42条有效记录的分析,计算出了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113°±18O°,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为(3.1±1.1)ms/km,裂隙密度的平均值为0.0097±0.0033.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了区域应力变化对时间延迟的影响,并根据EDA理论讨论了分裂剪切波的时间延迟的变化特征,发现快、慢剪切波的到时差(时间延迟)随地震活动性及应力积累而变化,并推断出该区的主压应力场为北西西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researchonHainanearthquakeinsurancesystemFAN-LUANSHEN1)(沈繁銮),ZHI-XIONGLI1)(李志雄),DINGCHEN1)(陈定),HAI-HUALI1)(李海华),DING-JIEW...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西宁台DD-1地震仪的改造工作,并讨论了改造后的DD-1记录器的工作状况,得出:改造后的DD-1地震记录器基本上解决了原记录器的缺点,使记录性能及记录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改造工作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