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偶然误差基本统计性质出发,推导了较正态分布更为一般的误差分布形式——p-范分布,给出了p-范分布的密度函数及特征函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产生p-范分布密度函数形式差异的原因,改进了p-范分布公式推导过程中的两个问题,证明了两种不同形式的p-范分布密度函数等价,有利于p-范分布理论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半参数p-范极大似然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雄  孙海燕 《测绘学报》2005,34(1):30-34
应用核权函数,在观测为误差单峰、对称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元p-范分布的半参数模型的计算公式.详细推导了p已知时一元p-范分布极大似然方程的解算公式,将半参数回归模型应用到极大似然平差的参数估计理论中,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算法.最后,构造了两个模拟平差问题,说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一元p-范分布的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矩估计法,在观测为误差单峰、对称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元p-范分布在不同情况下参数的计算公式。详细推导了一元p-范分布极大似然方程的解算公式,将矩估计法应用到极大似然平差的参数估计理论中,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算法,最后用两个算例说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p—范分布的近似表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范分布是一个包含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析、均匀分布等常见分布的分布族。用p-范分布描述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只需假定误差的分布为单峰、对称,因此、p-范分布似然平差可以避免事先假定误差的具体分布模式,而在平差过程中确定未知参数及误差的分布具有自适应的特点。但是p-范分布的密度函数比较复杂,不利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 的研究表明,p-范分布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拉普拉斯分布与正态分析或正态分布均均匀分布的线性组全。p-范分布与本文给出的近似分布具有相的前四阶矩。由于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都比较简单,用近似分布代替p-范分布会使相关的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6.
一元P-范分布参数估计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雄  王俊雷  袁珊丽  康双双 《测绘科学》2011,36(2):48-49,52
当观测误差服从P范分布时,本文从P范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统计性质出发,利用绝对矩得到了参数p和方差的合理选择公式,给出了一种P范分布的参数的估计方法,可以使误差分布更加接近真实分布.将得到的参数估值作为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迭代时的初值,从而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同时,将模型展开为泰勒级数,取至二次项,从而使...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L_p平差的统计意义,证明了当观测误差服从p-范分布时,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即为L_p解。同时讨论了L_p的迭代解法及收敛性,给出了用改进的线性规划求L_1、L_∞解的方法。证明了L_p迭代解及L_1、L_∞严密解都是参数的无偏估计,同时构造了与L_p平差P值无关的单位权方差的无偏估计公式,并对L_p平差的效率作了讨论。最后分析了L_p平差与抗差估计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基于L_1解的抗差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元p—范极大似然平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於宗俦  孙海燕 《测绘学报》1996,25(4):241-246
本文详细推导了在概括平函烽模型下多元p-范极大似然平差的基础方程以及求解参数估值的计算公式。本文提出的平差方法是一种包含最小二乘法,L1,Lp最小平差法的更一般的方法。它只需对观测误差母体作单峰、对称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建立了先后对残差和未知数施加一次范数最小约束的观测值残差和未知数一次范数(以下简称L-X-1范数)最小平差模型 sum from i-1 to m |P_j V_i| sum from j=1 to m δ|x_j|=min, V=AX-l, 0<δ《P_i,i=1,2,…,n;然后提出了可以较好地解决L~(-1)范数最小解不唯一性的L-L-1范数最小平差的平均极点解;接着讨论了一次范数最小解的精度评定问题;最后将L-X-1范数最小平差用于观测值中含粗差的变形分析,并给出了若干算例。  相似文献   

10.
多元p-范极大似然平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详细推导了在概括平差函数模型下多元p-范极大似然平差的基础方程以及求解参数估值的计算公式。本文提出的平差方法是一种包含最小二乘法,L1、Lp(p>1)最小平差法的更一般的方法。它只需对观测误差母体作单峰、对称的假设。此方法在给出位置参数、尺度参数的估值的同时,还能对误差母体分布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11.
用较为简便的方法推导了一元及n元p-范分布的密度函数,研究了它的几个性质。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duced a more general error distribution,the p-th pow-er norm distribution,based on the foundational properties of random errors.  相似文献   

13.
针对路基沉降与观测时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传统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具有较强逼近能力的幂多项式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并用分位数回归估算模型系数。工程实例表明,基于分位数回归估计的幂多项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优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幂多项式预测模型和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为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恒璟  程鹏飞  郭英 《测绘科学》2012,37(3):52-53,65
为更清晰地了解基准站高程序列的周期运动特性,本文采用抗差最小二乘迭代与功率谱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6个IGS基准站近11年观测得到的高程时间序列数据。在功率谱分析获取准确的高程运动第一主周期项的基础上,继续抗差迭代,并分离出高程方向运动的其他主周期项和振幅,得到了主要周期项对高程方向运动能量的贡献大小,基准站高程方向具有接近一年的年周期运动和多于一年的第二主周期项运动,半周年项运动所占的比重很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经典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以某核电站变形监测网为例,分析了稳定基准和不稳定基准的平差结果,探讨了核电变形监测网平差基准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电力线巡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测量电力线与下方地物的距离,判断电力线附近的地物是否达到危险的高度或位置(即电力线测距),确保线路运行安全。本文在直升机巡检的背景下,结合电力线测距的特点,介绍了电力线测距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电力线空间坐标获取和基于铅垂线轨迹法(VLL)直接求取电力线断面高程的方法,并给出了电力线测距数据处理流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实现复杂场景下航拍图像的端到端电力线提取是电力线无人机检测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实例分割实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电力线自动提取算法。首先,根据电力线的线性特征,提出一种线性IoU计算方法,改进Mask R-CNN原有的IoU计算,提高电力线提取性能;然后,将改进后的网络在电力线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得到电力线粗提取结果;最后,通过线段编组拟合算法,对粗提取结果进行聚类拟合,以解决电力线断裂和误检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从环境复杂的无人机航拍图像中较为准确地提取完整的电力线。  相似文献   

18.
国产卫星遥感数据以其大范围同步观测、综合成本较低等特点在电力选线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本文以某220 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为例,对高分二号正射影像进行无控定位精度和有控定位精度分析比较,以及对资源三号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统计分析其在无控制点和有控制点情况下的平差精度。研究表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在有控制点的情况下其纠正精度完全能够满足1∶10 000全地形比例尺精度要求,利用资源三号影像制作DSM的高程精度能够满足山区1∶10 000地图比例尺要求。综合电力选线相关规程中对选线各阶段的比例尺要求,国产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联合应用,完全能够满足山地地区的电力选线的可研性和初设阶段的平面及高程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of cost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new consumer connections to a city power grid by accounting for spatial restri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networks. In practice, the calculation of connection costs for each new consumer includes the network design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We suggest that connection costs should be calculated for the whole city based on the normative parameters at the stage when the object location is selected by investors and when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s planned by power companies.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the modeling of new power line connection routes from every parcel of city land to possible points of connection to the operating networks based on the raster design of the area. The optimal path is chosen by one criterion consisting of two components: the costs of both laying new power lines and providing sufficient power reserve in the chosen network connection point. Realized as a computer program,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s of connections to low-voltage power l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