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现代地质》2001,15(3)
20 0 1年 3~ 4月 ,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开展的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发展计划的项目进行了验收。“泛大陆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及层圈相互作用”、“古大陆边缘成矿系统与成矿构造动力学”、“中国重要铜金矿床综合地质异常研究”、“矿产定量预测的勘查评价新理论研究”、“矿物中纳米及微米固体的材料学及纳米学陶瓷粉体的研究”、“科学钻探施工钻柱损伤状况检测技术实验研究”和“高压水巷道掘进技术的试验研究” 7个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了验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部分“九五”科技攻关项…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305项目办公室分别在桂林、南京、北京召开会议,对"九五"科技攻关96-915项目大部分专题进行了验收。"九五"攻关在前两个五年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深化北疆、主攻天山、开拓南疆"的总体部署,在基础地质、矿带评价和开发应用等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一、基础研究方面 (1)完成了纵贯新疆南北,穿越三山两盆的2 000 km地学断面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测制了全线的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并完成重点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及宽频带天然地震观测,运用了大地电磁测深、天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攻关项目“北疆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简称院305项目)于1991年3月20—23日在北京通过验收。院305项目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5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各类科技人员400多人参加了这一攻关项目,承担了阿尔泰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额尔齐斯火山岩及其含矿性、额尔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系列、哈图金矿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西准噶尔蛇绿岩套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博乐钨  相似文献   

4.
赵磊 《现代地质》2000,14(4):392
20 0 0年 1 0月 2 1~ 2 4日 ,国家三 0五项目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国家科技攻关 96-91 5项目部分专题验收会议 ,由柯元硕教授级高工等 7位专家组成验收组对《西昆仑金刚石宝玉石找矿评价研究》专题 (编号 :96-91 5-0 6-0 6)进行了验收。该专题由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赵磊教授主持、何明跃副教授和安玉林教授及李友枝、孙国利、李建哲、黄翔、王丽娟、李小波、王颖等人承担 ,新疆工学院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教授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J.M.Moore教授和刘建国等参加。研究工作从 1 996年开始 ,历时 5年按期完成。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专题组对专题…  相似文献   

5.
由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 96— 91 1— 0 1— 0 5专题 ,1 996~ 2 0 0 0年 )“内蒙古盐湖与台湾高山湖泊晚第四纪末次冰川以来古气候对比研究”项目 [也是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与台湾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ETH)地质研究所的合作研究项目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9日在北京通过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为组长的 8人所组成的国家级专家组的评审和验收。评审工作是在中国环境保护总局主持下 ,由评审组听取了研究工作报告 ,审查了有关资料 ,进行了质疑、评审 ,认为该专题取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煤科总院西安分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集浅层煤层气示范开发成套工艺技术及专用装备研究》(97— 2 2 4)中“新集矿区煤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煤层气实验测试方法与设备的改进完善”、“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及专用装备研究”、“煤层气技术规范研究”、“煤层气开发利用经济评价及政策研究”等 5个专题 ,2 0 0 0年 12月 7日通过验收。其中“新集矿区煤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和“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及专用装备研究”两个专题还同时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验收的还有中国矿大北京校区承担的“煤层气开发后对煤炭开采影响及防…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裴荣富院士、梅燕雄研究员等完成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成果报告,于2008年5月16日通过评审验收。评委高度评价该项编图和研究成果,认为成果报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地质学报》2006,80(9):I0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日“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项目编号:2002CB412600)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2年12月批准立项,2003年1月正式启动,研究时间为5年(2002年12月-2007年10月)。项目依托部门为国士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现为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侯增谦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博士。来自9个国家级科研单位和高校的71位科技和教学骨干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围绕“建立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总体利学目标,以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内重要成矿构造单元为野外实验室,以陆一陆碰撞过程中成矿作用研究为核心,按照成矿背景-成矿系统-形成机制-改造过程-潜力预测研究思路,采用多学科交叉、深部探测、数字模拟等多技术方法融合和四维综合分析等途径,查明陆-陆碰撞不同阶段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成矿环境,揭示各主要成矿系统的时空结构与主要矿床类型;阐明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壳幔作用过程与成矿机理,创立火陆碰撞成矿理论,建立大陆碰撞造山带区域成矿模型;探索主碰撞变形带成矿预测和潜力评价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评价体系。根据总体目标,下设10个课题。该项目执行3年多来,严格按照科技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要求,在首席利学家及项目专家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脚踏实地的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绝大多数课题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科技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对前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进展突出,创新成果明显,突破前景很大。项目研究抓住了当前国际地学的重大科学问题,抢占了制高点,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为此,科技部又特别加强了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前期工作的突出进展和创新认识主要有:(1)在碰撞造山过程和成矿构造背景方面:建立了印亚大陆碰撞前的多岛弧构造格架;初步查明藏南拆离系和主碰撞带裂谷系的形成时间和发育机制;发现青藏高原下地壳大规模流动地质证据;初步提出了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构造模型;(2)在火山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方面:系统建立了高原岩浆事件序列与时间坐标;初步识别出三次重大的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和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幔化学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与邻区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条件对比研究及前景评估”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902(新疆“三○五”项目)的专题研究成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和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该成果应用了近代地球...  相似文献   

10.
“库鲁克塔格地区铜镍、金、铅锌、金刚石等成矿条件及远景评价” (V_20)的研究课题,是新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三○五项目的二级课题之一。研究工作历时4年,于1990年11月26日~12月3日,由国家三○五项目专题成果鉴定验收委员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钱祥麟教授等7人组成评审组对成果进行评审鉴定。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元月6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大会对2001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获 奖人和2001年、2002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完成单位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表彰和奖励。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王砚耕 陈履安、李兴中、王立享完成的贵州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荣获2001年度贵州省科学 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果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遥感在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分析及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九五”期间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1994年-1995年我所应用遥感技术方法,结合综合地资料,通过TN(NSS)图像计算机信息处理,解译及野外验证等工作,在该盆地(东准,东西北地区)开展了1:20万铀矿遥感地质调查,完成工作总面积的15.5万km^2,获得了大量,丰富的地质构造及铀成矿信息,深化了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和铀成矿条件的认识,建立了层间氧化带型铀矿遥感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6月2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实施的“河南省新郑市侯庄煤普查”项目及“河南省登封煤田深部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一致认为,两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运转正常,各项工程、地质工作质量验收均符合相关规程规范和标准要求,设计的工作量及本阶段的地质任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山发现塞浦路斯型富铜工业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夏祖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沟弧盆系细碧角斑岩的形成、演化及其铜多金属矿产成矿关系”研究提出: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海底扩张强烈、蛇绿岩发育的地段,应是找寻具较大工业价值塞浦路斯型...  相似文献   

15.
《辽宁地质》2012,(5):59-59
近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北京召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课题验收会,我国首个土地整治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相似文献   

16.
该成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隐伏矿床预测研究”课题(75-55-02)下设的一个三级专题(75-55-02-04)研究成果.该专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担、安徽地矿局326地质队协作,历经4年的科技攻关,取得可喜成果.该成果已于1990年9月在无锡由地矿部组织有关专家开会评审通过验收.该专题任务是在安徽月山矿田开展大比例尺三维立体矿床统计预测研究.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工作程度高,隐伏矿预测深度大,找矿难度大.在赵鹏大教授的指导下,注重野外区域成矿控制因素方面基础地质的研究,特别强调在研究中注意引进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学地质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定量提取及优化.在专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17.
《铀矿地质》1997,13(5):317-319
赴美国遥感考察遥感技术在“六五”、“七五”及“八五”期间都被列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国家科委又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列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90年代,遥感技术进入了以高分辨率成像光谱和多参数成像雷达为代表的新的...  相似文献   

18.
该项研究为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一个二级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系承担,1985~1990年历时5年半,现已全面完成任务。该研究成果已于1991年11月20日在北京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19.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基本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研究”(简称3S项目 )日前在京通过验收。以 3S为代表的技术在国家资源环境调查、重大自然灾害检监测、城市规化与管理、海洋勘察、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该课题共有国家和地方 6 0个单位 ,近 90 0位科技开发人员参加攻关。在攻关的同时 ,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将成熟的技术及时开发出产品推向市场 ,鉴订技术合同近 6 0 0项 ,取得直接经济效益 3亿多元。我遥感技术步入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该成果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铁、铜等隐伏矿床预测研究”课题(75-55-02)下属的一个专题(75-55-02-01)研究成果.该专题研究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20余名科技人员近4年的攻关,已全面完成,提交了高质量的科研报告,该成果已于1990年9月25日在无锡开会通过了地矿部鉴定验收,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专题研究运用系统思想,采用各学科协同,对本区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整体的综合性研究,取得以下重大成果:1.根据新的区域构造理论、资料(包括壳幔结构特征及古地磁资料等)、运用活动论观点将该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1)基底形成,(2)板块迁移及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