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矿工程》2007,34(11):34-34
2007年10月10日,“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它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工业大学美国国家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以及普渡大学联合共同成立的一个以非开挖工程及地下基础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中美联合学术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和美国普渡大学教授TomIseley博士为中心成立揭牌。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唐辉明教授任该中心主任,原国际非开挖协会主席Sterling博士、美国非开挖领域的创始人和开拓者Iseley博士以及美国德  相似文献   

2.
《岩土钻凿工程》2008,(5):19-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最早开展非开挖工程领域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的单位之一,在非开挖工程领域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果,相继建立了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武汉研究中心、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际非开挖领域的知名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海)非开挖技术与管线工程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09年10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管道工程分会、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的美国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共同主办。大会议题涵盖非开挖技术和管道工程领域的各方各面,是在中国举办的非开挖技术和管道工程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盛会。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14,(10):82-8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探矿工程(岩上钻掘工程)》编辑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办,主题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的第三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 China 2014)于2014年10月8-12日在江城武汉湖滨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各相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省市地勘局,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黄金部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4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5.
窦斌  罗群 《探矿工程》2005,32(11):47-47
2005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专业五十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100多位该专业校友、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活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06,27(8):1292-1292
2006年6月5日,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中国铁路工程协会、中国公路协会、浙江大学协办。刘光鼎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家映教授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7.
《岩土钻凿工程》2014,(5):45-45
由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和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主办,郑州大学、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大学及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2014年非开挖技术创新与地下工程安全国际高层论坛”于9月13日至14日在郑州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
《岩土钻凿工程》2011,(3):37-37
4月16日-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主席Samuel Ariaratnam教授、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会长松井大悟先生、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有关领导和贵宾出席了本届年会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非开挖领域目前的标准建设现状和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编的国家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包括标准编委会组成、参编单位和标准的大纲等内容。介绍了本标准所借鉴的国内外已有的标准,主要是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所编制的关于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标准。根据我国非开挖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作者讨论了我国目前应重点制订的非开挖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TT)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于1999年4月25~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位工程专家、学者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2篇,...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17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还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来自美国、欧洲、香港地区的华人学者(20人)和大陆各高校院所的专家(30人)与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了101篇论文。湖北省副省长韩宏树、武汉市副市长郭友中、湖北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COGEODATA)、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06,27(3):364-364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分形理论与地质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8日—5月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地矿、石油、建设、水电、煤炭、有色、核工业、农林、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构造研究专著《大陆裂谷对比——汾渭裂谷系与贝加尔裂谷系例析》评介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这是一部由中、俄科学家联合组队共同协作完成的科研专著。该书由中国构造地质专家杨巍然教授、孙继源高级工程师、纪克诚教授、邢集善高级工程师与俄罗...  相似文献   

17.
DDW钻探微机多功能监测系统在野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鄢泰宁(执笔)钻探(井)是地勘工作中耗资巨大的工程。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应用微机监测钻进过程的技术。在1987年休斯顿钻井学术会议上,专家们指出:“钻探承包商和施工者要大幅...  相似文献   

18.
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举办的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于1997年10月6日至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  相似文献   

19.
《岩土钻凿工程》2008,(3):15-15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08年4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小汤山龙脉温泉度假村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200余多人参加了会议,近千人参观了展览。除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的领导出席开幕式外,刘广志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装备集团公司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2008年12月23日,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队完成的“PVC—U塑料管在浅层地热能及地下水开发工程中应用与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成果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博士生导师王达教授,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张伟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殷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鄢泰宁教授,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贾军教授,《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主编李艺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