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正>大水金矿矿床是由甘肃省地质勘查局第三地质大队于1970年发现的,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勘探历史,随着对大水金矿床的周边地区进行化探扫面和地质勘探的地表异常检查工作的展开,深部找矿工作正处于进行之中,由此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韩春明等,2004)。围岩蚀变能提供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热液的性质和演  相似文献   

2.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新的全国性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即区域化探全国扫面业已开始。在这项工作计划中将我国划分为两大部分:(1)内地及沿海,(2)边缘地区。在制定全国扫面的工作方法时,这两类地区需要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姚志强 《物探与化探》1992,16(3):234-236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方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要求“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的化探扫面中,应采集一定数量的岩石样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层和岩浆岩中的元素含量(或近似丰度),为区域异常解释提供资料”。按这  相似文献   

4.
羌塘高原是目前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最大的空白区和地质找矿工作的新区,这里的化探扫面和地质找矿工作正在推进中。水系沉积物测量是该区主要区域化探扫面方法。在羌塘高原上,风成沙广布,其粒级主要集中在–40目,比例高达90%以上,是影响区域化探找矿效果的最大因素。通过四个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1)水系沉积物不同粒级中,大部分矿化指示元素含量都呈不对称的"反S"型或"U"型分布,富集在+40目粒级和–160目粒级中。以–10~+40目为采样粒级,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风成沙的干扰。2)大型矿床形成的指示元素异常沿水系迁移距离为4~8 km,异常面积25 km2;小型矿床形成的异常迁移距离1 km左右,异常面积1 km2左右。3)确定区域化探扫面最佳技术指标为:采样粒级–10~+40目;采样密度1点/4 km2(勘查目标定位到大型以上矿床时)或1点/km2(勘查目标定位到小型以上矿床时)。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的化探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化探扫面采用的工作方法具有多样性。笔者将本省区化扫面的一些基础背影资料加以汇总,同时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化探分散流扫面速度快,发现的异常多,但异常检查耗时较长,常远落后于化探扫面的速度;异常检查的质量也往往满足不了异常评价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为缩短找矿周期对异常进行超前检查如在四川甘孜某地的1∶20万分散流扫面的同时,对测区各类矿点、重砂异常进行检查,采集各类岩石、矿化、蚀变、破碎(带)样品.当年就获得区内各类地质体的元素组合及其含量数据,为分散流异常的分类评价提供依据.第二年在头年发现的蚀变破碎带Au高含量点上,配合分散流异常检查就发现了大型的金锑矿. 又如在冀东青龙某地,在1∶1万次生晕扫面的同时,对测区内各类矿点、民采点作超前检查,发现区内除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外,还有蚀变岩型金  相似文献   

7.
刘恒福 《青海地质》1997,6(1):34-38,6
作者通过在唐古拉山雁石坪地区进行稀密度化探扫面工作,发现了一处Ag含量高,矿化明显,相关元素异常相互套合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以Ag为主的多金属矿化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已发现的多处锡矿(化)点,主要发现于苏锡地区的西南部,它们多是通过对1:20万化探扫面异常的查证,并在与首先发现锡矿的东山地质条件对比的基础上陆续发现的。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江苏在矿种上的一项空白,也结束了“无锡没有锡”的传说。应是我省地质找矿突破性的一项成果。东山锡矿的发现较有代表性,该矿是在  相似文献   

9.
彭志永 《广西地质》1998,11(1):47-50
概述1:5万化探扫面在桂西北地区的工作方法及找矿效果,通过实例来说明开展1:5万化探扫面的重要意义。经过对1:5万化探扫面的投资和其产生的效益进行详细比较,得出1:5万化探扫面这种找矿手段投资少,效益高的结论,建议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化探对发现川西某金矿所起的作用,归纳出该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认为分散流扫面与矿点详查相结合、以有关金矿地球化学模式作理论指导开展工作,可加快找金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丝鱼坑工作区开展1∶2.5万土壤化探扫面,土壤样重新采集、岩石样采集、蚀变样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对矿区圈定的化探异常进行逐一筛选,发现含矿蚀变破碎带,为下一步进行矿脉的地表追索和深部验证提供了目标体。这套工作方法的关键环节是:勘查区化探扫面发现异常,土壤样重新采集排除假异常,岩石样采集识别最有价值的异常,蚀变样采集发现含矿地质体几个方面。这个过程体现了对热液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和不同元素在不同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作用,以及对化探分析数据的精细化对比。这个分析过程体现了将地质成矿作用分析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相结合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是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中发现的。从1986年开始,对该异常带进行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及槽、坑、钻探工程验证,找到了陕西周至安家岐大型金矿床,为秦巴地区化探异常查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13.
引言目前已有许多国家着手进行航磁填图工作,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他们国家的扫面工作。这项工作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例如苏联(Solov'geva,1968)于1967年以2公里的飞行间距完成了扫面工作。加拿大地质调查所也已开始了以1/2英里(804m)飞行间距对整个加拿大地盾进行填图。现在地盾区的将近3/4区域已经飞完,并且这些图件已经可以用于公开发行(Hood,1974)。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止,还没有一个绘编美国的航磁资料的国家计划。到目前力止,出版发行的航磁图只占美国的20%。尽管全国至少已有一半的范围已经由私营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测量工作,但这些结果还没有能公开发行。在美国,现有的大部分测量而积是由美国地质调查所提供的,其经费通常来自于其它机构,此为国家地质调查所等。最近几年来,美国地质调查所采取了一种政策,即通过公开文件(open-file)的途径来使航磁数据迅速得以发行。关于这方面,近来的发表物大部分是以1:250,000比例尺的资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41种元素),历19年之久,已覆盖全省;1:5万区域化探(15种元素)已覆盖最重要的成矿区带,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继1:20万地质填图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项基础地质工作,不仅为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而且为农牧业的规划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环境评  相似文献   

15.
化探作为重要的地质找矿方法,在湖北省地质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地矿部1978年上海地质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二代区域化探扫面以来,我省化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阿奇山铅锌(铜)矿床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高精度重力、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及化探扫面圈定的物化探异常,推断出物化探异常的原因,并对比了不同物化探找矿方法的有效性。认为高精度磁测找矿效果不明显,激电中梯、高精度重力测量、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及化探扫面找矿效果较明显。进而总结出区内铅锌(铜)矿勘查的物化探找矿标志,为研究阿奇山铅锌(铜)矿成矿规律及开展地质勘查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第二代区域化探的进展、成果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是1979年地矿部上海工作会议决定的,由于采用的方法和技术都与50~6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按苏联规范进行过的1:20万区域化探(当时称作1:20万路线金属量测量)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应属第二代区域化探.  相似文献   

18.
窦备 《地质与勘探》2021,57(2):380-391
铀矿资源的勘查一直是全球矿业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查的主要矿床类型。砂岩型铀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盆地当中,矿体埋藏较深,找矿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深穿透地球化学扫面技术在二连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的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土壤微细粒分离技术分离土壤样品,可以实现对富含活动性铀的粘土矿物进行物理富集,方法简单高效;(2)地表铀地球化学异常的发现反映的是活动性铀迁移扩散的结果,即深部铀矿(化)体产生的易溶于水的铀酰阳离子,在地下水及蒸发蒸腾作用下通过垂向迁移至地表,而通过地表径流等水平运移形成了大面积的地表铀异常;(3)利用能捕捉来自深部铀矿(化)体发出的直接找矿信息的土壤微细粒分离技术能有效圈定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在地表引起的地球化学异常,可在盆地内快速有效地开展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扫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任天祥 《物探与化探》1993,17(6):476-477
本项研究是我国不同景观区区域化勘扫面方法系列研究之一,旨在为区域化探工作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作技术准备。它包括三个研究专题:(1)甘肃等地黄土覆盖区化探普查找矿有效性探索;(2)内地沿海部分冲积平原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初步研究;(3)植物测量在干旱半干旱区用于探测隐伏矿的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绿竹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豫西地区熊耳群火山岩中探明的一个铅锌矿床,在勘查工作中,通过激电扫面和激电测深,缩小了找矿靶区,发现了深部有铅锌矿体赋存,预测了矿体的形态、产状,使找矿工作取得突破。对激电方法在铅锌矿床勘查中应用的研究,有助于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寻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