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缝合线构造在碳酸盐地层中发育是极为普遍的,如在宁镇山脉奥陶纪仑山灰岩、中石炭纪黄龙灰岩、上石炭纪船山灰岩、下二迭纪栖霞灰岩及下三迭纪青龙灰岩、浙西皖南一带寒武纪灰岩、杭州石炭二迭纪灰岩、赣南湘南泥盆纪、石炭二迭纪及下三迭纪灰岩、桂林附近泥盆纪、石炭纪灰岩等地层中几乎都有缝合线的发育(参看图版Ⅰ及图版Ⅱ)。发育  相似文献   

2.
在川鄂一带二迭系及三迭系地层中广泛发育着各种类型的碳酸盐岩石,是以正常海生物灰岩开始至咸化海或泻湖条件的石膏-岩盐沉积結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碳酸盐旋迴。在碳酸盐岩石形成后遭受各种次生变化及构造变动,因而形成各种类型的裂隙。  相似文献   

3.
《海相油气地质》2013,(4):15-22
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组合等标志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六区奥陶系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环境,发育连续性较好的灰岩。溶蚀作用沿节理裂隙进行,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岩溶管道是有利的储集空间。储层中均发育斑状白云石砂屑灰岩,白云石砂屑团块普遍含油。储层中白云石化作用是由所处的台地边缘的潮坪潟湖环境所决定,白云石化作用优化了碳酸盐岩储集性能,在方解石转化为白云石的过程中体积减小,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储层中的裂缝和缝合线主要发育在均质泥微晶灰岩中,这种泥微晶灰岩主要形成在碳酸盐开阔台地低洼处的低能环境。均质泥微晶灰岩厚度大且裂缝发育,有利于发生岩溶作用。高角度的断层及裂缝的发育使得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大量竖直溶洞,低角度裂缝及潜水面的变化使厚层泥微晶灰岩发生顺层溶蚀。发育的多套顺层大型溶洞成为塔河油田最重要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4.
湘西吉首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岩石组分、组构、沉积构造及岩石共生组合分析,认为湘西吉首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主要形成在浅水碳酸盐台地.各类灰岩中的内碎屑、藻团粒、生物碎屑及低能鲕粒等颗粒类型广泛发育,白云岩中的残余组分及上述两类岩石普遍含有数量不等的陆源物并具各种流动浅水特征的沉积构造标志等事实支持了这一认识.与上述岩石共生间隔发育的砾屑灰岩(云岩)多属风暴沉积类型,在台地边缘斜坡上部-浅海陆棚环境中形成.  相似文献   

5.
湘西花垣排碧寒武系花桥组上段—车夫组沉积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排碧位于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前人认为在寒武纪第三世时期该地区位于以各种类型的"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发育为显著特征的"台缘斜坡相带"内,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泥质条带灰岩及砾屑灰岩。本文通过对花桥组上段—车夫组典型沉积物的岩石组分及沉积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条带灰岩并非泥质条带灰岩,而是由灰岩条带——颗粒灰岩、泥晶灰岩与粉砂质条带——粉砂质灰岩、纹层状含炭质粉砂质灰岩互层组成,表现出内源碳酸盐沉积物与陆源碎屑沉积物混积以及陆棚环境沉积物的典型特征。砾屑灰岩及伴生岩石组合发育丘状(洼状)交错层理等众多风暴成因的沉积构造,为具有不同风暴沉积序列的风暴沉积物。此外,花桥组上段—车夫组沉积物中含各种藻类等浅水生物及大量三叶虫骨刺。因此,认为花桥组上段—车夫组的沉积环境应为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受周期性强风浪作用影响的混积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早在1938年,张文佑、陈家天二人的迁江合山大陇煤田地质调查中将来宾县河里至北泗一带的三迭纪地层命名为南洪页岩、马脚岭灰岩、北泗灰岩及红高岭层。并确定“南洪页岩”、马脚岭灰岩、北泗灰岩属下三迭统,红高岭层属下三迭统或中三迭统。文中并指出上述地层单位之间为连续沉积。1943年张文佑、徐煜坚将红高岭层定为上三迭统,属卡尼克期随之将北泗灰岩定为中三迭统。1956年“中国地  相似文献   

7.
缝合线构造是古代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沉积构造现象,属原生微构造类型。它在剖面中一般呈锯齿状曲线,状如动物头盖骨中的接合缝,平面上呈一个起伏不平的面。通常认为缝合线为压溶作用所形成,即在上覆岩层的静压力下,碳酸盐岩层产生不均匀的溶解而成。它的形成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环境有关。根据本区缝合线的发育特征,可将缝合线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成因类型:(1)原生  相似文献   

8.
湘西排碧位于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前人认为在寒武纪第三世时期该地区位于以各种类型的“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发育为显著特征的“台缘斜坡相带”内,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泥质条带灰岩及砾屑灰岩.本文通过对花桥组上段—车夫组典型沉积物的岩石组分及沉积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条带灰岩并非泥质条带灰岩,而是由灰岩条带——颗粒灰岩、泥晶灰岩与粉砂质条带——粉砂质灰岩、纹层状含炭质粉砂质灰岩互层组成,表现出内源碳酸盐沉积物与陆源碎屑沉积物混积以及陆棚环境沉积物的典型特征.砾屑灰岩及伴生岩石组合发育丘状(洼状)交错层理等众多风暴成因的沉积构造,为具有不同风暴沉积序列的风暴沉积物.此外,花桥组上段—车夫组沉积物中含各种藻类等浅水生物及大量三叶虫骨刺.因此,认为花桥组上段—车夫组的沉积环境应为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受周期性强风浪作用影响的混积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9.
天津蓟县元古界剖面具有极高的综合研究价值,而高于庄组在该剖面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高于庄组在整个中、新元古界剖面中厚度较大,岩石类型多样且成因特殊,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碳酸盐岩、泥岩、硅质岩和石英砂岩。碳酸盐岩主要为泥晶灰岩、瘤状灰岩、砂屑灰岩、臼齿灰岩及粉细晶白云岩等。硅质岩包括燧石和沉积石英岩,沉积石英岩具鲕状或砾状结构。仅在本组底部见石英砂岩。上述岩石特征表明,蓟县地区在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的高于庄期以浅海中深缓坡沉积为主,有短期的潮坪碳酸盐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受大红峪时期火山物质的影响。臼齿灰岩的存在可能提供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和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
川东鄂西上二叠统长兴组是一套厚100—300米的中层状灰至深灰色含燧百团块灰岩。该灰岩石中常发育有水螅-海绵礁。礁体灰岩常在不同程度上发育白云石化作用。因成岩作用的变化,礁体灰岩的原生孔隙已基本消失。由白云石化和溶解作用产生的晶间孔和溶孔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礁的白云石化储层是当前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礁体灰岩中白云石交代充填构造裂缝的方解石、白云百切过缝合线以及常发育与有缝合  相似文献   

11.
压溶角砾岩出现征构造带的较深部位并与构造角砾岩伴生,它是碳酸盐岩石构造破碎的一种特殊型式。压溶角砾岩由不同方向的缝合线发育而成,胶结物主要是碳酸盐岩的不溶残余物。碳酸盐岩中的铀含量主要与不溶残余物有关。在压溶作用发育过程中,岩层中的铀被活化、渗滤,在有利的物化环境中被炭、泥等吸附而富集,也可与其它成矿作用叠加而成矿。  相似文献   

12.
一个锡石多金属矿带中闪锌矿的成矿期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毓川 《地质论评》1964,22(2):111-128
本文所述的矿带,位于某小型拗陷中,其中出露有早泥盆世至中三迭世地层。泥盆纪地层主要是灰岩、泥灰岩、页岩的互层;石炭纪至二迭纪地层为灰岩;中三迭世地层为页岩、砂岩、灰岩的互层。它们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岩层总厚度大于7,000米。矿带内地层普遍受到了褶皱、错断的影响。发育有北西向紧密线型排列的短轴背、向斜,背斜常呈倒  相似文献   

13.
陈楚震 《地质论评》1960,20(6):248-249
我国南部三迭纪地层和所含化石,经许德佑、尹赞勋、张席禔、赵金科、顾知微等研究,已奠定了三迭系分层的基础。本文是笔者在学习三迭纪地层和瓣鳃类化石时,发现的一些问题,现在写在下面,以供参考,并请同志们指正。一、关于“青龙灰岩”的时代长江下游的“青龙灰岩”,最先由葛利普命名,时代  相似文献   

14.
浙江江山砚瓦山组瘤状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江山地区砚瓦山组瘤状灰岩的结构构造及其形成机理复杂多样,一般可划分出五种岩石类型,即压扁瘤状泥灰岩、揉皱角砾状泥灰岩、压溶瘤状灰岩、干裂角砾状灰岩和粗砾屑灰岩。瘤状灰岩形成于碳酸盐台地浅水部位,水体为半浑浊。其发育程度及其层位的区域变化规律表明,泥质浑水系来自海盆东侧的华夏古陆。  相似文献   

15.
钟建华 《湖南地质》1991,10(1):68-73
保和堂大冶灰岩中发育丰富的沉积构造,对之研究有助于保和堂、乃至整个湘中的大冶灰岩形成环境的探讨。其第一段岩石发育了丘状波痕、丘状交错层理及粒序层理,是风暴作用的反映;泥裂、水雹痕属于暴露环境。说明大冶灰岩沉积的早期仍属潮上或潮间碳酸盐台地相。中期海水加深,发育了水平层理、变形层理及包卷层理等,近于台地边缘斜坡相。晚期的粒序层理、虫迹等构造,反映了海水再度变浅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浙江长兴长兴组火山岩和放射虫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正> 我国南部长兴阶的层型剖面在浙江长兴煤山葆青采石场。层型剖面经我所二迭—三迭纪地层队研究(1978),厚约40米,岩性大致可分上下二段:上段以灰—浅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为主,次为含有孔虫微晶灰岩和海绵骨针微晶灰岩,普遍发育水平层理。含胶磷矿、沥青,产古(虫筳)、有孔虫、假蠕孔藻、棘皮类、腕足类、三叶虫、苔藓虫和海绵骨针。厚约  相似文献   

17.
个旧花岗岩成因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旧矿区处于我国南岭纬向构造带的西端。区内锡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主要产锡基地之一。 矿区地层主要为中生代三迭纪一套巨厚层浅海、海滨沉积的碎屑和碳酸盐岩。中三迭统中厚层碳酸盐岩为区内主要原生锡矿的储矿层。 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岩性齐全,基性、酸性和碱性岩都有出露。各岩体几乎都侵入三迭纪碳酸盐地层中,围岩广泛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除侵入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规模的火  相似文献   

18.
三迭纪(Trias)的命名,最早为德国人对欧洲阿尔卑斯(Alps)山的三迭纪地层作了研究以后,发现它可以明显地分为三部分,于是便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三迭".1834年中,阿尔别尔齐(?)确定了三迭系,1840年费利浦斯确立了中生界.1900年第八届国际地质会议承认了三迭系.欧洲三迭系标准分层是根据菊石类化石的分带划分的.我国三迭纪地层,早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曾有黄汲清对贵州大定县玉龙山石灰岩和王钰对贵州遵义狮子山石灰岩进行调查研究.解放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三迭系分布最广的祁连山南部、青海湖以及南秦岭和川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涉及的为贵阳乌当奥陶系上部碳酸盐岩地层即被称为“宝塔组” 或黄花冲组(见《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的那一段地层。该套地层研究历史已达五十余年,研究程度较高,但对其相当发育的被称作“似缝合线构造” 的成因无人问津。我们经过野外观察及室内研究,在对该套岩层的岩相岩性特征入手,初步认为如把这种称作“似缝合线构造”的沉积构造同压溶形成的缝合线构造相比拟,其成因就会与其赋存岩石的沉积环境互相矛盾。它实际上为开阔台地相岩石中发育的钙泥质层理。  相似文献   

20.
张勤文 《地质论评》1981,27(5):405-412
川西松潘-甘孜印支地槽形成于三迭纪最早期,结束于三叠纪末。地层单位可分下三迭统和中、上三叠统二部分。主要沉积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系。其下部称菠茨沟组,上部称西康群。在西康群的碎屑岩系中,广泛分布复理石沉积,如小金、道孚雅江和理县等地。本文主要对上述地区复理石沉积进行岩石和构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