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往,对穿过多层含水层的钻孔,通过混合抽水(或注水)试验分别计算其水文地质参数,我们主要是通过多次抽水(有几个含水层,抽几次水)算得的。其法甚繁,效率极低,成本很高,而且如自下而上抽水时还不能保留抽水钻孔。因此,在一般的水文地质勘探中都未采用这个办法。 本文所讨论的,是利用定向流速测井仪通过孔内抽水或注水测算多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言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测定岩石渗透系数,在多层状含水层中,该项任务主要通过钻孔分层抽水试验来完成。如所周知,分层抽水试验需要大口径钻孔,并对所揭穿的几个含水层分别进行止水隔离,或者对每个含水层单独打钻孔,进行所谓排孔抽水试验,这些方法不仅影响钻探工作进度,且需要大量的管材。排孔抽水试验虽然可以简化钻孔结构,但仍需止水,而且往往使钻探工作量增加一倍以上,耗费很大。  相似文献   

3.
园珠顶铜钼矿是一个新发现的矿床,设计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通过水文地质勘探,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基岩裂隙含水层,按埋藏条件可分为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和裂隙承压含水层两类。根据钻孔抽放水试验数据,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大井法预测矿坑地下水涌水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所指的层状含水层是由几层透水性不同的岩层所组成的非均质含水层,而任何两个岩层的交界面都是水平的。计算在层状含水层中完整潜水井涌水量是水文地质计算中常遇到的问题。例如计算在层状含水层中作供水用的完整潜水井涌水量。又例如当用钻孔进行设在层状岩层上的建筑场地疏干时,为了决定所需钻孔数目和其分布位置必须事先精确地计算每  相似文献   

5.
杜斌 《中国煤炭地质》2023,(5):61-65+70
辛安泉域岩溶地区存在较多岩溶管道、人工采煤巷道和复杂的地质构造等,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准确构建辛安泉域三维地表水-地下水数值模型,开展岩溶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需要精确建立辛安泉域三维地下含水层结构模型。采用GMS软件基于实际钻孔数据资料、虚拟钻孔数据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精细建立长治市辛安泉域岩溶含水层三维含水层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采用GMS模型,基于实际钻孔数据资料、虚拟钻孔数据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建立的长治市辛安泉域三维含水层结构模型更接近实际,采用这种方法构建含水层结构模型能够为后期精确建立长治市辛安泉域三维地表水-地下水数值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有时采用一个钻孔了解两个相距不远而又互无水力联系的含水层的涌水量,为减少钻孔止水的麻烦,缩短施工周期,在上含水层抽水之后,继续钻进揭穿下含水层再混合抽  相似文献   

7.
在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有时采用一个钻孔了解两个相距不远而又互无水力联系的含水层的涌水量,为减少钻孔止水的麻烦,缩短施工周期,在上含水层抽水之后,继续钻进揭穿下含水层再混合抽水,由  相似文献   

8.
在水文地质调查时岩石的渗透系数值是借着在专门为此目的布置的钻孔中进行抽水实验来确定的。被钻孔所揭露的每一个含水层,一般来说都进行渗透性能的确定,因而在钻探过程中要求分层止水。分层止水是借助于增加套管穿过含水层来实现,采用粘土或水泥止水。因此,这样钻孔的钻进就需要:1.专门的钻孔结构,加大开孔直径。2.增加放入钻孔中套管的长度。3.因为必须多用大的口径钻进和进行特殊的止  相似文献   

9.
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单层抽(注)水试验是求取地下水动力学参数的主要方法。如果在一个钻孔中揭露了多个含水层,则要求分别对每个含水层进行止水和抽(注)水试验。在工程地质工作中,为了得到地层的单位吸水量,必须把钻孔分成若干孔段,分别进行压水试验。 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方法研究室杨杰工程师等,于1983年完成了“井中测流技术”的研究,成功地以全孔一次混合抽(压)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3)
在煤炭资源的勘探和采掘过程中,必须查明对煤层开采有充水意义的含水层(体)的分布特征及富水性,因此,对各充水含水层进行分层抽水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白水煤矿检4井筒检查孔抽水实验为例,采用改进的分层抽水试验技术,获取不同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质情况,旨在一个水文地质钻孔中了解不同深度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减少施工钻孔、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963-1964年,236队在某锰矿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交流经验,现着重对锰矿坚硬裂隙岩层水文地质钻探、钻孔抽水试验及钻孔止水等主要技术问题总结如下:一、矿区地层、岩性特征简述区内水文地质钻孔所穿过的地层为震旦系的南沱砂岩、含锰黑色页岩、南沱冰碛岩和矽质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等.矽质岩为主要含水层,总厚占80%以上.现将各层岩性特征自下而上简述如下:南沱砂岩:为终孔地层,致密坚硬,性脆,可  相似文献   

12.
流量测井曲线解释工作是多含水层混合井流理论的具体应用,对流量测井曲线的定量解释可以得到所测钻孔中含水层层数、各单层含水层厚度。各含水层不同降深条件下的涌水量、各含水层静止水位及水文地质参数。该文利用幅值分配法对杨庄90—9孔流量测井转速曲线进行了定量解释,并取得了上述各项成果。  相似文献   

13.
廖木火 《物探与化探》1983,7(4):246-251
通过试验研究,井温测井同其它水文测井方法一样,可以确定被钻孔揭穿的含水层位置、厚度和钻孔中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确定涌水层位置;确定漏水层位置;更主要的是可以解决一般水文测井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有套管的井段和泥浆孔的含水层位置及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因此,对于富水性强,孔内不安全的钻孔可以采取先下套管,再做井温测量。若在一个地区或矿区曾系统做过井温测量,则用井温资料可以进行钻孔或剖面的含水层对比。下面着重介绍井温测井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一个抽水试验钻孔往往不只是揭穿和试验一个含水层,而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揭穿和试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水层。为了对这些含水层的含水性进行分别了解,通常是按照试验含水层的顺序,将含水层挨次用套管隔离起来。这样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尤其当钻孔深度很大,穿过的含水层层数很多时,在施工技术上更显得特别困难,有时简直无法施工。此外,在含水层呈层状结构时(即一个含水层系由数个透水性不同的岩层所组成时),或数个含水层彼此之间有极活跃的水力联系时,想用套管隔离的办法来达到分层了解透水性的目的,也是很困难的。再如  相似文献   

15.
九里山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最高排水量为104.20m^3/min,吨煤排水量为116.87m^8,长期达不到生产能力。分析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认为L9灰岩含水层是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充水通道为断层带及底板底鼓引起的裂隙带。另外,钻孔及注浆过程中的水位变化证实了L2潜伏水头的存在。指出矿区突水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在采掘(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矿压、水压的作用下,煤层底板的完整性被破坏而产生裂隙,当这种裂隙和L2灰含水层的潜伏水头沟通时,就会产生L2灰含水层的突水。据此提出了目前应对突水的措施是在14101工作面布置钻孔注浆,封堵煤层至O2灰含水层之间的所有含水层。  相似文献   

16.
用水文地质测井(下简称水文测井)方法解决钻孔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除用一般水文测井方法外,还需把扩散法与提捞法进行合理的配合使用,并在含水层上做井中激发极化二次场衰减曲线。工作方法为:首先分别在两个钻孔进行水文测井,把含水层位置、厚度和钻孔中含水层间的补给关系确定出来;然后选择涌水量较大的钻孔作为提水孔或抽水孔,另一个钻  相似文献   

17.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是研究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和布置水文地质孔的重要依据。一、简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与要求 1.岩芯水文地质鉴定:主要记述含水层岩溶、裂隙性质(张开或闭合的)、裂隙产状、裂隙大小、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的成分,地下水溶蚀现象等,并进行岩溶、裂隙率的统计。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勘探地下水的大量基岩水文地质钻孔中,并未查清岩层含水性的变化规律,尽管规范要求查清含水层的层数、厚度,实际却做不到。如果把含水层比作矿层的话,没有一个人能像地质钻孔见矿那样,把含水层的层数、深度、厚度以及隔水层  相似文献   

19.
我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黑龙江地质勘探公司自1985年购进冶金部武汉勘察研究院研制的钻孔RM—2型地下水流速仪,应用效果良好,现总结儿点体会: 一、能准确的划分含水层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中,确定含水层是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比较难的工作。传统的工作方法,很难准确的确定含水层厚度,只能根据岩心水锈、溶蚀、裂隙发育及岩心破碎等情况,结合钻进中发生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20.
王西泉 《地下水》2015,(1):172-174
榆神矿区小保当二号井田主要含水层是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厚度20~40 m,最厚可达66.64 m(XE4钻孔),钻孔平均单位涌水量0.066 75~0.161 0 L/s·m,平均渗透系数1.142 2~1.305 8 m/d。风化岩含水层平均厚度43.05 m,最厚78.32 m(XE10钻孔),最薄5.85 m。新近系红土隔水层厚度变化大,据钻孔揭露,厚度为0~93.22 m,平均厚度29.16 m,总体变化趋势南部厚。论述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保水采煤建议,即在小保当二号井田开采前,应该进一步查明含水层及隔水层组合特征,研究采煤对含水层的影响,提出合适的采煤方法,确保采煤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