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2-吡咯偶氮)苯甲酸与镍显色反应及应用郑恩铭,孙维林台州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系浙江临海3170002-(2-吡咯偶氮)苯甲酸 ̄[1](简称PABA)的结构式为:本文试验了Ni ̄(2+)与PABA的显色反应条件,所拟方法结合预分离技术用于钴精矿和铝合...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磨擦-重介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优先抛尾,分段富集,分别获得了粗粒(≥0.5mm)和细粒(〈0.5mm)两种红柱石精矿产品,合格精矿的总产率为6.67%,总回收率为63.33%。其中-1+0.5mm级别精矿达到国家I级品标准要求,其余精矿达Ⅱ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77,(1):1-6
低温电铸人造金刚石孕锒钻头就是利用电镀的原理,采用镀镍的基本方法,沉积金属主要是镍(百分之七十几),还沉积一定量的金属钴(百分之二十几),当然如不沉积一定量的金属钴,还可沉积一定量的金属锰或金属钨等。人造金刚石用人工的或者机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钴、镍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易溶硅酸盐、铁氧化物及难溶硅酸盐相态分析的新流程。地质样品中钴和镍经选择性溶剂定量溶解分离后,试液用ICP-AES测定。该法测定国家土壤标准物质,钴、镍的RSD%分别为4.08%~7.83%和0.80%~12.44%,RE%小于3.64%和3.10%。  相似文献   

5.
周少红 《世界地质》2001,20(1):40-42,61
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大横路钴矿区样品中钴,镍的多种存在状态丰度与共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和铁氧化物态钴镍对该钴矿成矿起决定作用,可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6.
张雪梅  陈加希 《岩矿测试》2002,21(2):150-151157
用Ca-EDTA作Co的掩蔽剂,再以NaOH溶液解蔽Zn-EDTA络合物,示波极谱法测定含钴试料中Zn。方法用于分析质量分数w(Zn)为0.1%-3%的矿石样品,结果与王水溶解-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符。对样品进行精密度检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5)<10%。  相似文献   

7.
侯书恩  常诚 《地质实验室》1996,12(3):135-138
将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电镀注保高含量组分分析。以空气-乙炔火焰次灵敏线测定镍,钴,锰,N2-O乙烯高温火焰测定硼,空气-乙炔火焰发射法测定钠,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96%-106%。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对低品位镍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细度-0.074mm 85%、先反浮选脱泥、脱泥后的尾矿进行粗选,两次粗扫选、三次精选流程;浮选药剂采用碳酸钠、2^#油、CMC、硫酸铜、丁基黄药、J-622;试验指标为:原矿镍品位0.18%、浮选精矿镍品位3.15%、浮选尾矿品位0.11%、反浮选产品镍品位0.19%、精矿镍回收率39.17%。该研究结果为该矿石的可选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CPAHQ与镍(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CPAHQ)与镍(Ⅱ)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pH4.3~5.7范围内,镍(Ⅱ)与CPAHQ形成1:4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1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3×10^5L.mol.cm^-1,镍(Ⅱ)含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后加入适量EDTA可提高方法的选择性,本法用于测定钢铁中的微量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涂怀硅 《黄金地质》1998,4(2):37-43
研究区地壳演化分四个阶段:结晶基底形成阶段(Ar2-Pt1);板块多次俯冲碰撞和火山喷发阶段(Pt2 ̄3);板块碰撞和岩浆侵入阶段(Pz);板块碰合与新构造运动阶段(Mz-Kz)。金矿床分布可分三条带;北带,金-镍-钴和金-黄铁矿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矿带。  相似文献   

11.
论易门铜矿区叠加钴矿化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薛步高 《矿产与地质》1996,10(6):388-394
综合研究易门铜矿区钴、铜一钴矿床的矿化围岩及蚀变、矿石与脉石矿物组合、矿体地质特征等,提出易门铜矿区的钴矿化形成于晋宁期或印支-燕山期与隐伏的中-酸性岩体有关的后生叠加岩浆期后热液作用,还指出找矿方向,注意在隆起(背斜)与断裂构造的发育区,硅化、钠化、黑云母-绿泥石化蚀变带及Cu、Co(Au)、As、Pb、Zn化探异常的地段,优先找矿评价,扩大钴、铜-钴矿床的远景。  相似文献   

12.
周少红 《世界地质》2001,20(1):40-42
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大横路钴矿区样品中钴、镍的多种存在状态丰度与共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和铁氧化物态钴镍对该钴矿成矿起决定作用,可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pH48~74的缓冲溶液中,2_〔2_(6_甲基苯并噻唑)偶氮〕_5_二乙氨基苯甲酸(6_Me_BTAEB)与Co(Ⅱ)发生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nCo(Ⅱ)∶n6_Me_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ε为138×105L·mol-1·cm-1,Co(Ⅱ)质量浓度在0~032mg/L时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和含钴分子筛中微量Co(Ⅱ)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对于w(Co)=0.82%的含钴分子筛测定8次,其RSD为134%。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铬矿区的红土残坡积型铬铁矿规模为大中型,原矿中铬矿品位w(Cr2 O3)>2.5%,铬矿石的含泥量很高,红土团块在水中较难碎散.调查后认为,对残坡积红土型铬铁矿的洗选可以利用当地的水源、地貌、木材、劳力等有利条件,制定洗选工艺流程:洗选作业利用自然坡度修建运矿沟,敷设木质洗矿溜槽,用水流冲洗脱泥;粗精矿进入双螺旋槽式洗矿机继续脱泥,粗粒级矿粒从上部排出机体,进入溜槽冲洗后获得粗粒级精矿;细粒级粗精矿从底部排矿口排出,经螺旋溜槽抛去尾矿,进入摇床进行选别,获得细粒级精矿.  相似文献   

15.
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的测试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物有机酸是构成酸雨的组分类别,对地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其来源与生物界关系密切,因此,对其在雪冰中记录的研究是从历史的角度认识C,H,O等生源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认识过去生态和环境变化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其含量较低,易遭受污染等原因,雪冰中有机酸含量的定量测定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一个问题,在对目前有机酸测试分析现状,测试分析的难点和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DX-300离子色谱测试山地冰川雪冰中生物有机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S4A分析柱,AG4A保护柱,TAC-2样品富集柱和ATC-1阴离子捕集柱,以梯度淋洗方式,在14min内可分离检测出甲酸,乙酸,丙酮酸,甲烷磺酸,草酸等有机酸根离子及氟,氯,亚硝酸,硝酸,溴,磷酸和硫酸等常见无机阴离子,上述有机,无机离子的测试分析相对标准误差分别为:氟(2.0%),乙酸(4.5%),甲酸(2.0%),甲烷磺酸(16.9%),氯(3.1%),亚硝酸(3.9%),硝酸(2.2%),溴(4.9%)和硫酸(2.4%)。  相似文献   

16.
“勉略宁”区金矿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贵金属地质》1998,7(4):281-287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7.
本合成了新显色剂2-(8-喹啉偶氮)-咪唑(QAI)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研究了QAI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3.0~7.0的缓冲介质中,QAI与CO(Ⅱ)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λmax=530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3.67×10^4L.mol^-1.cm^-1,钴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和操作简便,做了较大量的Cu(Ⅱ),Ni(Ⅱ),Fe(Ⅱ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工具用金属粉末一种能够提高胎体性能及改善胎体对金刚石粘结状态的金属粉末最近由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教研室郭志猛副教授研制成功。该粉末系铬基合金(含铬量67%),液相温度低,可充分发挥Cr的作用,且价格低廉,适用于铁基、钴基和铜基胎体的刀头和磨块,...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较少,镍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仅有1个,镍含量较高(4.33%),当前已有的标准物质基本用尽,且国际上尚没有镍精矿标准物质.本文研制了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GNi-1、GNi-2、GNi-3)和2个镍精矿标准物质(GNi-4和GNi-5).标准物质候选物采自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将样品粉碎至粒度小于0.074 mm,针对样品硫化物含量较高的特点,在样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低温和球磨机中充满氩气的保存方法,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硫化物发生氧化,提高样品长期稳定性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样品的均匀性进行检验,F的实测值小于临界值,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样品均匀性良好;两年内4次测定的分析结果无方向性变化趋势,统计计算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19家实验室对此批标准物质进行联合定值,Ni采用经典分光光度法、容量法与重量法测定,微量元素采用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技术测定,依照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给出了Ni、Cu、S等23种组分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2个镍精矿标准物质的19种组分给出标准值与不确定度,4种组分给出参考值.镍矿石标准物质中镍的含量分别为0.11%、0.33%、1.02%;镍精矿标准物质中镍的含量分别为5.93%、9.01%,形成一个从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至镍精矿较为完整的含量系列,能够满足镍矿勘查和选冶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试验拟定了在3NNH_4OH—0.5MNH_4Cl-5%氨三乙酸底液中测定高钴、镍、铬存在下化探模式样中的锌。对于50微克锌允许镍、钴的存在量(毫克)分别为20和2.0。本法锌的测定下限为0.005%,测定300ppm和100ppm的锌,其标准偏差分别为13.6和17.2,变异系数分别为4.4%和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