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西岩鹰嘴地区钨钼铜多金属矿床与斑岩息息相关,并具多期成矿作用和多种成矿类型,主要成矿类型有斑岩型钨钼铜矿、矽卡岩型白钨矿、石英脉型铜矿。文章总结了该区钨钼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类型特征及其成矿模式、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斑岩铜矿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准噶尔成矿带是中国主要矿集区之一, 也是斑岩矿床形成的有利地区。近年来, 在东准噶尔邻区先后发现了土屋和欧玉陶勒盖特大型斑岩铜矿, 推动了东准噶尔地区斑岩铜矿的找矿和研究工作, 之后又发现了哈拉苏, 蒙西、玉勒肯哈拉苏、琼河坝、和尔赛、铜华岭和乌伦布拉克等斑岩铜矿。本文论述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形成的地质背景,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 确定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床有2个成矿时代和二种矿床类型: 早古生代斑岩铜钼矿床和晚古生代斑岩铜金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划分了3个矿化集中区: 卡拉先格尔斑岩矿集区、乌伦布拉克斑岩矿集区和琼河坝斑岩矿集区, 并讨论了东准噶尔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和纸房-琼河坝早古生代岛弧, 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与板块构造活动相吻合, 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合分析了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前人有关该矿床的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矿床的成因问题。白乃庙铜多金属矿床南北成矿带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其中南矿带为幔源流体二次交代热液矿床,北矿带为斑岩型矿床。南矿化带具有2个矿化期,即矿化发生在中元古代(1 144~1 354Ma之间)和早古生代(420~450 Ma之间),而北矿化带的矿化发生在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过程中。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南矿带为幔源,而北矿带以壳源重融为主。矿化过程方面,南矿带初次矿化于中元古代的海相火山地层中,在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中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并被拼贴到华北板块北缘,并在该期使原矿化元素受到第二次活化富集;北矿带发育在加里东期弧构造体制下形成的斑岩体内,由岩体内热液循环而成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斑岩铜矿是一种内生金属矿床,是地壳深部岩浆演化的产物.这类铜矿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成因上都与侵入体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的地质特征,对于认识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及找矿评价标志,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斑岩铜矿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有以下特点:1.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形成时代多.世界上所有成矿时代的斑岩铜矿床,我国几乎都有发现.据不完全统计,与成型矿床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多金属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该带向东延伸至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分布广泛.铜、多金属矿床产出受矿源层约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是最基本的成矿作用;金矿主要为火山热液型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类型.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着手,分析它们的控矿条件和成矿历史的演化,探讨了金属矿床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该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容矿围岩、与成矿有关岩体和成矿时代,运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将该区铜多金属成矿初步划分为燕山期斑岩热液、印支—燕山期动力热液和晚华力西—燕山期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热液3个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本区应重视在侏罗世—白垩世火山岩区寻找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加强在已知矽卡岩型或热液脉型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之一。2014年在矿集区北部首次勘探发现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其成矿与隐伏黑云母花岗岩体关系密切。东顾山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岩浆岩明显不同于该矿集区内已知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玢岩型铁矿床有关的岩浆岩。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研究表明,东顾山矿床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其锆石LA 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9.7±1.5Ma~99.9±1.7Ma,与钨矿化形成于同一期岩浆热液活动的辉钼矿的Re-Os定年结果为97.22±0.77Ma,成岩成矿时代相近,表明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东顾山岩体几乎同时形成,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通过与区域成岩成矿时代的对比,本文首次提出庐枞矿集区内存在100Ma左右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成矿时代和矿床类型上明显区别于成矿带先存的140Ma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和130Ma的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的一期成矿作用产物,据此将成矿带的燕山期成矿时代范围重新确定在145~97Ma之间,说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与华南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对应的伸展地球动力背景下的成矿事件。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为下一步在庐枞矿集区及区域上开展100Ma左右的钨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区域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李莹  肖克炎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2013,34(4):509-51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 km 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 Cu、Mo、Ag、Au 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 Pb、Zn 至深部 Cu、Mo 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主岩特征,地质环境、矿石建造和成矿作用特点后,将其矿床划分为岩控型、双控型和层控型3大类15个亚类;并对近年来找矿勘探工作中有突破性进展的花岗岩型、重熔斑岩型和同熔斑岩型矿床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在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问有机联系、矿床成因和矿床问规律分布的关系后,将锡多金属矿床划分为深源同熔岩浆、浅源重熔岩浆、双控、层控4个成矿系列,阐述了各成矿系列的综合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矽卡岩矿床.在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朱溪矿区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上部为热液脉型矿体,中深部为矽卡岩型矿体,更深部为斑岩(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且矿化在水平方向上由北东往南西及垂直方向由浅到深,出现Cu→Cu-W→W-Cu的规律性矿化趋势.朱溪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又复杂的地质过程,其中与铜钨多金属关系密切的主要为氧化物阶段和金属硫化物阶段,且成矿作用并非一次完成,可能是多次成矿作用相互叠加才形成如此巨量的铜钨资源量.  相似文献   

11.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钼)矿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和表生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中泥盆统北塔山组、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岩体及矿体均发生了剪切变形作用。沿剪切面发育黑云母和白云母新生矿物。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83.8±1.5Ma和285.4±3.1Ma,黑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7.0±2.0Ma和277.0±4.0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限定矿区韧性剪切变形时间在早二叠世(284~277Ma),与区域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活动时间一致。主要成矿作用形成于斑岩期,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74Ma),早二叠世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只对铜(钼)矿化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德兴推覆构造地质特征及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兴推覆构造是德兴斑岩铜矿和金山金矿的控岩控矿构造。论述了德兴推覆构造的地质特征及控矿意义。建立了以韧性剪切为特征的推覆构造控制金矿和斑岩铜矿的多因复成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温都尔庙至白乃庙一带分布了一系列的中新元古代地块,其变质程度均已达到角闪岩相,是研究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主要对象.通过对白乃庙群、乌拉乌苏斜长角闪岩地层和德言其庙岩系等不同时代典型地块的岩石组合特征和pTt轨迹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地块主要是拉张条件下板底垫托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与表壳岩系的绿片岩相岩石组合特征相一致,分别代表了同一拉张构造环境中不同构造层次的产物,反映了华北地台北缘在中新元古代经历了漫长的拉张过程,也是华北地台北缘遍布了支离破碎的中新元古代地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小伊诺盖沟金矿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境内的额尔古纳河东岸.小伊诺盖沟金矿的发现是在额尔古纳地区寻找岩金矿的一大突破.笔者在小伊诺盖沟金矿区内发现了形成于中侏罗世的花岗斑岩,并确定该花岗斑岩为小伊诺盖沟金矿的容矿岩和含矿岩.小伊诺盖沟金矿矿体有蚀变花岗斑岩和脉状热液石英岩两种,以前者为主,前者分布于后者的两侧.小伊诺盖沟花岗斑岩的形成受控于额尔古纳河韧性剪切带,额尔古纳河韧性剪切带是小伊诺盖沟花岗斑岩的导岩构造,也是小伊诺盖沟金矿的导矿构造.额尔古纳河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裂隙是小伊诺盖沟金矿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5.
胶东半岛金矿床的矿体(脉)均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这种控矿的脆/韧性叠加构造的显著特点是多期(次)活动的叠加,经过了早期的韧性剪切、后期的脆性压扭性碎裂岩化、晚期的脆性张性断裂叠加3个阶段.脆/韧型叠加构造与按"构造相"划分的脆-韧性剪切带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性质和演化历史完全各异的两类断裂构造.金矿往往直接产于张性断裂之中,但是在同空间中更早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和压扭性碎裂岩则对金矿化的规模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33-35
根据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和金矿(化)地质特征,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金矿成因机制及金矿找矿方向,提出含金变质岩系、中低温韧-脆性剪切变质和中酸性花岗岩的三体一位找矿标志,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点)的形态、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巴马料屯金矿石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料屯金矿是目前桂西北地区仅有的与石英斑岩空间上紧密相关的卡林型金矿,研究石英斑岩对成矿的指示意义,将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卡林型金矿成因的认识,以期为该区找矿突破提供更多依据。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石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取得以下认识:石英斑岩属酸性岩类,钙碱性系列,具富钾、过铝质特征,属于重熔型岩浆岩;矿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叠系地层,但不排除石英斑岩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野外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明矿区至少存在2个阶段的成矿作用,在石英斑岩成岩前后都有成矿作用发生。石英斑岩在成岩后主要受构造剪切作用形成破碎裂隙带,后期含矿热液沿破碎裂隙带迁移并卸载成矿,使破碎裂隙带周围石英斑岩蚀变矿化,形成了矿化石英斑岩。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卡林型金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矿区内燕山期石英斑岩的侵入可能与矿体形成有关,其为成矿作用提供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还是只提供热源,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 ,区内发育一条较大区域韧性剪切带 ,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 ,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呈镶嵌形式。区域韧性剪切带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 (次 )活动 ,剪切方位也多次变化 ;早期形成温度约 5 0 0℃ ,以右行剪切为主 ,古应力值大于 0 .0 75GPa。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 ,最终形成脆性断裂。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矿床、矿带的分布 ,并使部分金从矿源层分溢出来 ,产生第一阶段金的富集。次级韧脆性剪切带 (控矿剪切带 )控制富矿体的分布。因此 ,铧厂沟金矿床可称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另外 ,中 -下泥盆统三河口群第一岩段第一岩层 (D1 -2 SH1a)部分原岩有明显海底热水同沉积特征 ;在矿床之西万家山—张家山应注意寻找硅化石英粗糜棱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19.
试论韧性剪切作用与金的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世才 《地质与资源》1996,5(2):142-146
多数学者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和成矿机制均为韧性剪切作用,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论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认为韧性剪切作用本身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剪切带型"金矿床并非"同剪切型"或"后剪切型"同生矿床,而是"剪切后型"的后生热液矿床,即成矿总是滞后于剪切作用,剪切作用不是成矿,而是创造了成矿的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或容矿围岩。  相似文献   

20.
沈光银 《地质找矿论丛》2007,22(3):206-209,223
北干沟金矿床是韧性剪切带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以发育糜棱岩和片理化带为特征,应变强度和退化变质作用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增强,并形成鞘褶皱;韧性构造岩具有分带性;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心部位的石英脉是主要的含金脉体;韧性剪切带的形态、活动阶段及韧性剪切变质岩的分带性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