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图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VC 与M atlab混合编程的两种常规方式,给出了利用M atlab数学函数库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指出了常规方式存在不足的同时,提出了另外两种方法,实现了利用M atlab数学函数库和编译器结合VC 混合编程的新方法,充分发挥了VC 有效运算速率与M atlab强大矩阵运算的优点。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所提方案可行,适用于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2.
直角坐标系的欧拉旋转变换及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在直角坐标系中12种欧拉旋转变换中的6种坐标变换方式,根据矩阵的运算性质,推导了坐标变换的欧拉旋转矩阵和动力学方程,并且用M atlab的矩阵运算功能对所有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GPRS数据通信在天津沿海潮位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GPRS技术及其在天津沿海潮位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并且讨论了在数据中心使用V isua l C 中动态链接库和ADO的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Shape格式矢量数据的结构特点、存储方式为基础,采用ADO.NET技术,实现了Shape格式地图矢量数据的数据集的转换和存储。为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管理Shape格式数据以及建立Shape数据的空间拓扑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并就应用Active技术进行二次开发AutoCAD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引用对象和使用对象的方法和属性、使用文档对象的事件、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开发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等。通过应用ActiveX技术,在AutoCAD中构造了船体曲面。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产藻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细胞分离技术和紫外诱变育种技术,筛选高产小球藻株。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获得的藻株Chlorella vul-garisQ7,生长速度和蛋白含量均优于其它藻株。以C.vulgarisQ7为出发株,进行紫外诱变,从120株诱变单克隆中筛选出3个株系:M51,M59,M73。与出发株相比,突变株M51,M59,M73的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6.23%,3.8%,5.92%。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2.5%,3.1%,1.9%。研究了诱变株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在140μmol.m-2.s-1,25℃时,诱变株具有最大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探讨了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诱变株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岛众多,分布广泛,它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等方面都占有着特殊的地位。针对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复杂的海岛信息,文章探讨了海岛信息的组织方式,并借助Oracle数据库和VC开发工具,在ADO技术的支持下设计实现了海岛信息组织与共享管理平台,既可以对海岛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又可以实现信息的存储、更新及共享,有助于提高管理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海底油气资源的新方法,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监测甲板温度、湿度以及船上装备的相关参数对安全、有效生产意义重大。基于对MCSEM生产工作和甲板工作模式的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MCSEM工作的甲板监控系统开发方法。主要是基于.NET Framework类库,应用C#和C++语言进行了监控软件的研发,设计了软件的网络结构、数据存储和用户界面,综合运用了Socket网络编程技术、多线程技术、ADO.NET数据库技术以及GDI+和OSG结合的显示技术,较好地实现了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生产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空间数据库访问接口工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空间数据库接口现状和空间数据库相关的理论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机制、索引方法、查询和接口设计标准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以Access、SQL Server等商用关系数据库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了一种空间数据库接口程序。采用VC++6.0高级语言设计和实现了数据库接口试验系统,并以几种流行的空间数据文件格式数据为例,实现了其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取、索引建立、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联合查询等接口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具有不同电荷性的褐藻寡糖(ADO)和壳寡糖(COS)处理大麦种子,探索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海洋寡糖对大麦幼苗生长情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生长指标包括苗长、根长、苗重及根重,以及对大麦种子淀粉酶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ADO和COS处理浓度分别为0.5%和0.025%时,大麦的各项生长指标、种子淀粉酶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2种海洋寡糖均是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分子片段,分子量大小相近,但基于2种寡糖分子结构的不同,造成在对大麦的促生长方面存在差异性,为以后2种海洋寡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 GIS 的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和资源评价是大洋富钴结壳矿区圈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了基于GIS组件MO构建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组成和设计思路。该系统利用VC采取面向对象的方法编程,设计开发了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评价程序,实现了地质块段法等多种计算方法。该系统吸纳了资源评价和矿区圈定中水深、丰度、品位和坡度等几个重要评价指标,可方便地实现钴结壳资源量计算,为大洋富钴结壳矿区圈定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据监控系统中监控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海洋863计划中的818-01-04课题(上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数据监控系统在编制中的设计思想和有关技术,数据监控系统是在广泛的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调研和学习后,根据本项目具体的要求,利用当今先进的系统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地工程工技术进行系统功能的设计,并采用了依先的软件编程技术,完成了本课题中监控平台的制作,本系统软件主要是运用Delphi3,VC 5.0进行编制的,同时使用了SQLSVERVER6.5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输数据的存储管理,在数据的传输控制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还利用了远程数据文件传输技术FTP和互联网技术INTERNET以及拔号进行数据传输技术等,系统在近半年运动中,系统功能稳定,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同时通过了海洋863专家的鉴定,并得到同行业及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从堤坝设计、施工、管理的角度,建立了重影点定位消隐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空间点与面、面与面之间的隐藏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VC 可视化编程技术,实现了堤坝三维透视图的消隐。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的透视图消隐数学模型计算量大、计算复杂等不足,为地形地物透视图的消隐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VC),维生素E(VE)探讨其对镉致毒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镉中毒对照组相比,添加VC组能延缓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时间,减小其降低幅度。VC添加量增加(0.5%上升到1%),抗氧化酶降低的延缓减小作用随之增加。而投喂添加了VE的饲料,河蟹肝胰腺中SOD,CAT和GPx的变化与投喂VC组相似,表现为SOD、CAT基础活性下降,GPx活性上升,同时也能减慢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时间,减小其降低幅度。随VE量增加(0.02%增加到0.06%)以上变化呈增强趋势。从实验结果看VC,VE都可在镉致毒初期起到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文勇  黄长江  陈志远  施华宏 《台湾海峡》2002,21(4):444-451,T002
本研究工作采用基于组件式集成方案的ArcInfo GIS软件、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MapObjects 2.0软件、AutoCAD软件、VB6.0开发语言作为软件平台,以Legend Pentium Ⅲ(933)作为硬件平台,利用ADO数据接口实现与属性库连接,通过ShellExecute函数达到与ArcView软件、相关网址连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东南沿岸海域海产腹足类性畸变与有机锡污染查询显示系统,并使其具有显示、缩放、温游、定位、查询、统计、分析、编辑、输出等功能。这是将GIS技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管理和保护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基于 Web海洋卫星遥感产品的查询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基于Web海洋卫星遥感产品查询系统的构架、数据库的建立和动态网页的编程作了介绍与分析。该查询系统采用了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三层体系的组织方式,利用VC++开发的程序,数据层对遥感专题产品自动创建元数据信息库进行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均采用ASP.NET技术。该查询系统已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局域网的测试,并对遥感专题产品进行网上实时发布。该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