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刘欣 《中国地质》1999,(1):20-22
自1995年8月原国务院李鹏总理就“中华环保世纪行”披露的小秦岭金矿区乱采滥挖问题作了要求整顿的重要批示以来,一场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参加、主动配合的全国范围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大规模展开,迄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各地在矿业秩序整顿与维护过程中,全力投入,多方  相似文献   

2.
3.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已明确提出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新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新疆矿业可持志发展包括合理开发利用矿产、不断增加可供开发的矿产储量和做好矿山环境保护等三方面内容。新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点是正确选择发展的途径、方式,保证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平衡,强化管理以推动矿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文升 《中国地质》1998,(3):3-5,29
山东省矿业秩序整顿与维护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的总要求,以贯彻实施新矿法为楔机,以矿业秩序整顿为总抓手,以补偿费征管为牛鼻子,以矿山企业年检为突破口,为实现全省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和长治久安,抓重攻难,扎实工作,1997年在矿法宣传、矿业秩序整顿、补偿费征收、矿山企业年检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进展。工作做法及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态矿业的基本涵义,阐述了为什么生态矿业势在必行,同时对江苏省实施生态矿业的目标、步骤与政策措施等提出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玉聘 《河南地质》2000,18(4):292-296
南阳市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总体特点为:矿种多,优势强、其开发现状为:层次低,潜力大。区内开发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广阔,是发展规模化、集团化高效矿业的理想之地。为此特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资源、开拓市场、以人为本、科技兴矿;总体构想是: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区带联网,立体开发。并据此初步筛选出十大重点项目,八大行业基地,各基地优质互补、整体推进,进而形成国内驰名的大型非金属综合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8.
9.
10.
李恪信 《贵州地质》1995,12(4):275-282
贵州是矿产资料富集的省分之一,优势矿产资源以煤炭最为突出,次有磷及稀土,水泥灰岩和装饰用石材非金属,铝土矿、耐火粘土及伴生元素镓,硫等,其余锰、重晶石、金、汞、锑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被国土资源部列入今年6月底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的省份之一。几年来,由于领导重视,严于执法,扫法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调整经济关系相结合,使江苏省的矿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尚未达到全面好转,提出了要放业秩序全面好转,必须做好进一步宣传矿法及其配套法规,加强领导,依法行政,疏堵结合,紧密结合矿业整顿与换证工作以及做好太业秩序全面好转的检查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管志炜 《江西地质》1996,10(3):232-23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和江西非金属矿业、新型非金属材料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江西发展非金属矿业和新型非金属材料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九五”抓好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刘欣 《中国地质》1998,(3):33-34
当前,全面展开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形势,特别是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无疑为进一步搞好矿业秩序整顿与维护工作铺平了道路。 1.政策、法律依据。 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通知》(国发[1995]33号),将整顿矿业秩序摆到了实行矿业体制改革的重要位置,反映了国务院对抓好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6.
南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国,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南非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概况以及矿业法规的制订情况,为开展国际贸易和矿业交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6年8月我国颁布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和1998年2月出台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明确了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矿业的权利、义务和条件。使原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业开发给贵州省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矿业荒漠化和环境地质灾害。虽然贵州省矿产开发的历史比较悠久,但解放前的生态破坏和矿业污染仅局限在个别地区,解放后出现的三次大规模资源环境破坏,给贵州省矿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矿山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危害最重。导致贵州省矿业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矿产资源价值的严重扭曲,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部分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以及资源导向型的脱贫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地勘单位办矿时遇到的困难,从股份制的机制探讨了我局地矿业向矿为股份公司过渡的途径,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适时地向矿业股份有了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