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冕西稀土成矿带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区之南河断裂及雅龙江断裂是成岩成矿流体的通道,控制了矿带的展布。哈哈、棉沙湾次级断裂带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了矿床的产出,更次级的断层、节理为矿脉、矿体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霓石碱性花岗岩是稀土成矿的直接母岩,矿床与之紧密共生。含矿杂岩体的生成过程就是稀土成矿的过程,它的发育程度,决定矿床规模和价值,成矿带内已发现的稀土矿床均为充填断裂带的脉型矿床。深部构造+北北东走向地壳深断裂带+幔质碱性杂岩体“三位一体”是基本的成矿条件和模式。区内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川西冕宁-德昌REE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REE成矿带之一,包括牦牛坪超大型REE矿床、大陆槽大型REE矿床:木落寨中型REE矿床和里庄小型REE矿床等。REE成矿作用与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有关,受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带的一系列新生代走滑断裂系统控制。碳酸岩-碱性岩杂岩体主要侵位于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石和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盖层。碳酸岩主要为方解石碳酸岩,碱性正长岩以英碱正长岩为主,两者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及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一致,表明两者为岩浆不混溶产物,因此两者的成岩时代应该基本相近。然而,前人研究成果表明,牦牛坪碳酸岩中钠铁闪石K-Ar年龄为31.7Ma,正长岩全岩K—Ar年龄为40.8Ma,两者相差10Ma。此外,研究表明,大陆槽、木落寨和里庄REE矿床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成岩年龄与其相应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而牦牛坪REE矿床两者相差甚远。本文利用碳酸岩中方解石进行了Sm—Nd等时线年龄测定,结合前人资料,重新厘定了牦牛坪REE矿床碳酸岩的成岩年龄和矿床的成矿年龄,分别为29.9Ma和26~27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西华山钨矿的花岗岩组成及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华山钨矿田成矿花岗岩为一复式岩体,该复式岩体由燕山时期第二阶段西华山杂岩体、花岗斑岩单一侵入体组成.与两期三个阶段花岗岩有关,相应具有3次钨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以西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一毓不同规模的钨矿床,成为我国花岗岩区多阶段成岩多次成矿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组合,岩石类型,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与金矿床存在密切生成关系,杂岩体的成岩过程是Au活化,迁移,富集的成矿过程,杂岩体的形成时代是西期-燕山期,其形成是由于多期次岩浆活动并多次同化围岩而成,同时对Au在岩体中的活动和金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一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东宁县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岩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洋灰洞子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着重研究与铜钼矿床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岩性特征、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点、成岩时代、物质来源及侵位方式等,确定了该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洋灰洞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8.
阳储岭斑岩型钨钼矿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储岭斑岩钨矿床的花岗闪长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 (140.5±0.6Ma) ,代表阳储岭杂岩体成岩年龄;~(40)Ar~(36)Ar—~(40)K~(36)Ar等时线年龄(134.0±4.7Ma)代表杂岩体的冷却年龄,其经历了6Ma的冷却史。蚀变矿物K—Ar表面年龄分散值(37—124Ma) 与冷却年龄相近,反映出本区的隐爆、热液蚀变和矿化作用是在成岩后期相伴产生的,并具多阶段成矿特点。依据锶初始比值。阳储岭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属于混源型花岗岩,成岩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新疆哈密黄山地区发现了一系列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超-镁铁侵入杂岩,构成了黄山铜镍成矿带。黄山东镁铁-超镁铁侵入杂岩为该成矿带重点岩体之一,其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深部结晶作用的发现对于丰富岩浆的成因理论、确切地解释杂岩体成岩成矿过程中岩浆的分异演化和成矿带内其它杂岩橄榄石深部结晶作用的确定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与漓渚铁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栅溪和广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栅溪岩体黑云母花岗岩和广山岩体花岗斑岩代表性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测年工作,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上矿床成矿的时代,讨论了漓渚铁矿的成矿时代。定年结果显示,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为150.1Ma±2.6Ma,而广山岩体经历了多期的岩浆事件,主体成岩时代为147.2Ma±1.7Ma,2个岩体均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区地质特征显示,漓渚铁矿的形成与广山、栅溪岩体成岩期岩浆热液作用关系密切,广山-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即代表了漓渚铁矿矿化的时代,漓渚铁矿矿体主要形成于中侏罗世(约150Ma)。漓渚铁矿成矿时代的精确厘定为邻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与漓渚铁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栅溪和广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栅溪岩体黑云母花岗岩和广山岩体花岗斑岩代表性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测年工作,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上矿床成矿的时代,讨论了漓渚铁矿的成矿时代。定年结果显示,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为150.1Ma±2.6Ma,而广山岩体经历了多期的岩浆事件,主体成岩时代为147.2Ma±1.7Ma,2个岩体均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区地质特征显示,漓渚铁矿的形成与广山、栅溪岩体成岩期岩浆热液作用关系密切,广山-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即代表了漓渚铁矿矿化的时代,漓渚铁矿矿体主要形成于中侏罗世(约150Ma)。漓渚铁矿成矿时代的精确厘定为邻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组合、岩石类型、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与金矿床存有密切成生关系.杂岩体的成岩过程也是Au活化、迁移、富集的成矿过程.杂岩体的形成时代是海西期-燕山期,其形成是由于多期次岩浆活动并多次同化围岩而成.同时对Au在岩体中的活动和金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灵山岩体演化特征及其与稀有金属的成矿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岩体时空分布、岩石化学成分、造岩矿物、副矿物、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成岩温度、压力等特征,论述了灵山岩体演化与钽铌等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简述了区内典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其与岩体的成因联系,进而肯定了区内钽铌等稀有金属找矿的良好前景,并提出了今后找矿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与岩浆成因相关的钼矿床成岩-成矿时差是确定矿床与岩浆岩成因关系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收集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钼矿床的成矿及相关岩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详细讨论并定量厘定了钼矿的成岩-成矿时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钼矿成矿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中国东部整个钼矿成矿高峰的两个阶段时差介于0~10.0 Ma和0~15.0 Ma;对于单个钼矿床,其成岩-成矿时差集中在0~14.0 Ma,均值为3.9 Ma;从斑岩型钼矿床→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矽卡岩型钼矿床→石英脉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时差呈逐渐增加趋势,这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地质事实吻合.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桐村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桐村斑岩型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紧邻赣东北成矿带,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早期侵入的同熔型花岗岩有关,含矿岩体的成岩年龄165 ~168Ma.辉钼矿矿石呈浸染状产于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本文首次对矿床中3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测得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62.2Ma±1.3 (MSWD =0.006),代表了成矿年龄.成矿成岩年龄具有一致性,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钼(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呼斯特岩体位于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中北缘,是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典型的与矽卡岩矿床成矿有关的中酸性杂岩体。对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岩浆的成岩演化过程以及矿物成分与成岩成矿的关系。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呼斯特岩体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环境,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源,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岩体形成于较高温度(738~770 ℃)、较低压力(057~142 kbar,1 kbar=01 GPa)和高氧逸度环境。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深度(22~42 km)和高氧逸度有利于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铁铜矿床的形成。岩石中的黑云母相对富镁且氧化系数较高,角闪石富镁、富硅且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二者均表现出与铁铜矿化有关的成分特征。岩浆混合作用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对区内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衙金矿床磷灰石微量元素和卤素成分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晨光  杨立强  和文言 《岩石学报》2017,33(7):2213-2224
滇西北衙斑岩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多金属矿床,其已探明的金储量超过350t,伴生的铜、铅锌、铁、银、硫也达到大-中型规模,前人针对该矿床做了很多研究,但对于富碱斑岩与成岩成矿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磷灰石为研究对象,比较北衙矿区内各岩体成矿差异,探讨磷灰石所记录的成岩成矿信息。研究表明,北衙矿区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均富F(2%)、贫Cl(0.02%),两者呈现近似的负相关;但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Eu值和较低的δCe值,表明成矿岩体氧化程度更高,从而减少含Fe硫化物的形成,使金属元素得以保存,在源区释放更多的Cu、Au元素,有利于成矿。同时,北衙矿区岩体磷灰石的(Sm/Yb)N比值的减小可能是由含Cl热液的出溶所导致的;与成矿岩体磷灰石相比,不成矿岩体磷灰石的低Ce/Pb和高Th/U值,反映了岩浆形成过程中不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弱,岩浆的分异不明显。对比研究显示,同为陆内碰撞环境形成的北衙矿床与成矿带北段玉龙矿床,其成矿岩体中磷灰石的F/Cl值明显高于俯冲环境中形成的普朗、春都和铜厂沟矿床的成矿岩体。  相似文献   

18.
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九瑞矿集区西北部。本文利用锆石LA-MC-ICP MS U-Pb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东雷湾的主要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进行研究,获得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2.24±0.52)Ma;同时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矿床石英硫化物中的辉钼矿进行定年,首次获得东雷湾矿床的成矿年龄: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44.8±3.1)~(147.1±2.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6.12±0.97)Ma,等时线年龄为(143.3±5.2)Ma。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存在较短的成岩成矿时差,表明成岩成矿过程连续。辉钼矿的Re含量指示东雷湾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岩浆壳幔混合作用有关。东雷湾矿区的成岩成矿时代与九瑞矿集区典型岩体和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相似,同时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陵、安庆和鄂东南(部分地区)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东雷湾矿床是中国东部东西向印支期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存体铜镍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岩体是一个深源岩浆经多次分异,多期侵入形成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体成矿背景条件,岩石化学及岩体矿化特征均显示,该杂岩体内可能赋存有大中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章通过对成矿背景条件,岩石特征及矿化特征的分析,对该杂岩体的铜镍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铜石杂岩体是鲁西地区金成矿最活跃的岩体。根据岩性、产状、构造、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综合分析,可以将该区的岩石地层划分为与金矿床作用完全不同的4个构造层:泰山群老基底,高密度、低跳跃磁场、富金,金的矿源之一;古生代构造层,高密度、弱磁场、贫金,和成矿无成因联系,但可作为金成矿的载体;中新生代构造层,低密度、低磁场、贫金,和金成矿、找矿无关;铜石杂岩体,低密度、中高跳跃磁场、富金,金的主要来源、成矿动力源和找矿标志。铜石杂岩体演化主要有4个阶段:玢岩阶段、斑岩阶段、隐爆角砾岩阶段和脉岩阶段。金矿化强度随岩体的演化逐步提高,主要金矿化在成岩以后的热液阶段,地球化学元素组合是Au、Ag、V、Sb、Cr。重磁场和地球化学场解译结果,围绕铜石杂岩体存在3个环带,预测主要成矿带在岩体的边缘带和外环带,在边缘带以寻找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在外环带以寻找甚低温热液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