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无锡站1961—200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云量及低云量资料,对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年变化及多年变化特征,分析了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为99.72h/10d,其中又以夏、秋季减少最快;日照时数年内变化为夏秋季大、冬春季小;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呈负相关;年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百色市近58a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各季和各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百色市年代、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各季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冬季日照时数减少最缓;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7月,减少最缓的是11月;百色市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马鞍山站1960-2015年日照时数、云量、降水等资料,采用M-K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马鞍山日照时数年、季变化特征以及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马鞍山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74.0h,除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年日照时数在1994年附近发生突变。云量和降水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与年降水量的增强关系密切,而与年平均总云量的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4.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靳利梅 《气象科技》2012,40(2):293-298
基于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季节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9年期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1980年是上海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的时间点,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占优势转为负距平占优势的转折点。空间上,整个上海日照时数在过去50年均呈减少趋势,并且由北向南减少趋势逐渐减弱。上海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年降水量的增加有关。上海各季日照时数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基本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夏季日照时数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增加造成的,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水汽压和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聊城市1962-2004年日照资料,对聊城市43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的日照时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8.1小时/年,日照时数在80年代初期呈现明显变化,两时段的平均值差为456.2小时;春夏秋冬各季日照时数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倾向率不同;日照时数的月变化明显,与太阳高度角和降水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拉萨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拉萨1953~2005年的年、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每10年27.6h倾向率减少,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增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20世纪50~80年代年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90年代以负距平为其主要的年际变化特征;90年代夏季日照明显偏少,60年代冬季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90年代末出现异常偏少年,夏季日照时数仅在2000年出现了异常偏少现象,而冬季日照时数多异常年份,主要发生在50年代。年平均总云量减少趋势明显,低云量下降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7.
商丘市近40年日照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商丘市1961~2000年的年日照和各季节日照资料的分析表明,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减少率约为22 h/a,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变缓.使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检测表明,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在1982年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商丘市1961~2000年的年日照和各季节日照资料的分析表明,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减少率约为22 h/a,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变缓.使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检测表明,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在1982年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选用广东南雄国家基准站1955—2000年日照资料,分析了南雄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以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南雄年、季日照时数均随时间减少,年日照时数以-11.1 h/年的速度呈显著减少趋势发展;年代日照时数自20世纪60年代的最大值逐年代波动减小,到90年代达最小值;年、春及夏季日照时数在时间序列上存在明显的突变,其突变减少分别发生于1992、1978、1991年;年日照时数变化在32、12和5年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0.
近50年成都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陈碧辉  张平  郝克俊  罗磊 《气象科技》2008,36(6):760-763
对近50年成都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成都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减少69.41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3年)与谷点(1989年)相差可达662.8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相应的气候变化率分别为每10年-29.77,-20.17、-9.91、-9.56 h.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8月减少的趋势较为显著,4月减少的趋势较弱.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年日照时数在1978年附近发生突变,表现为日照的急剧减少,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