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蒙古国铀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涛涛 《地质与勘探》2018,54(6):1247-1255
蒙古国蕴含较丰富的铀矿资源。本文总结了蒙古国74处已知的铀矿床(点)地质资料,将蒙古国铀矿划分为砂岩型、火山岩型、花岗岩型、蚀变岩型、沉积岩型等5种类型,其中火山岩型和砂岩型是蒙古国主要的铀矿矿床类型;通过对蒙古国大地构造背景及典型铀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蒙古国划分为4个铀成矿省,其中最具成矿潜力的是蒙古-额尔古纳铀成矿省、戈壁-塔木察格铀成矿省;结合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开发情况,圈定了多尔诺特铀矿潜力区、乔伊尔铀矿潜力区、赛因山达-宗巴音铀矿潜力区、楚鲁特铀矿潜力区、布图里诺儿铀矿潜力区等5处铀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铀矿床通常划为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本文根据一些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环境与火山岩浆活动关系不大,主要受火山岩浆活动之后的中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控制的事实,辟出斑岩铀矿类型;斑岩型与花岗岩型、火山岩型铀矿是并列关系。花岗岩型和斑岩型铀矿归为构造控制型铀矿,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归为层位控制型铀矿。中国铀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成片、相对集中、不均衡分布特点,以SN向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层带为界,可划分为东部滨太平洋铀成矿域、西(北)部古亚洲铀成矿域、西(南)部特提斯铀成矿域。滨太平洋铀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华南铀矿省、华北铀矿省和东北铀矿省。西(南)部的特提斯铀成矿域,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尚待深入研究。西(北)部古欧亚大陆铀成矿域,有西北铀矿省。4大铀矿省内共划分出18个成矿带(区)。以火山岩、斑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靠近沿海的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碳硅泥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带和南秦岭地带,以砂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陆相沉积盆地内。铀成矿带(区)分布的不均匀性,不仅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保矿条件等因素控制,而且还与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经济技术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白面石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铀成矿地质背景,经1960—1980年代勘查,曾提交了白面石大型铀矿田,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该区的铀矿化主要赋存在中侏罗世白面石火山盆地盖层底部的砂岩中,前人将其成因类型定为沉积砂岩型铀矿床,从此结束了该区的铀矿找矿工作。因此,30多年来,该区的铀矿成因及其发展潜力成为了众多铀矿工作者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作者在重新整理该区资料的基础上,广泛搜集了矿田内同位素定年最新成果,认为:白面石铀矿田是在富铀基底花岗岩的风化,使铀活化迁移形成高铀砂岩层,是成矿的基础;到中侏罗世在盆地内砂岩沉积的同时,发生了双峰式火山岩喷溢,玄武岩覆盖在高铀砂岩层之上,起着热盖和封闭作用,使铀聚积成矿,是成矿的关键;后期的次火山岩的侵入,带来的热源,再次使铀活化加富了脉岩两侧砂岩中铀的矿化。为此,其成因类型应为成岩成矿,火山热盖,脉岩迭加的火山热盖亚型铀矿。显然,白面石地区还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今后的找矿方向不仅是在残留盆地砂岩的铀矿,尤其是要寻找盆地基底花岗岩中和火山机构中的富矿。  相似文献   

5.
相山铀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在新一轮的地质找矿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铀资源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铀矿资源找矿大基地之一。依据相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以往及近期相山北部找矿成果,选取相山北部游坊地区作为找矿远景区,详细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和铀资源找矿潜力,对今后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铀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叙述了浙江省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总结并提出了火山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晚期小岩体归宿及其在找矿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了晚期小岩体不是花岗岩浆演化的产物,而是相当于超浅成的次火山岩。由于它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因而花岗岩型铀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相同。对比火山岩中两大系列铀矿,即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早期铀矿和与红盆发生发展有关的晚期铀矿,认为花岗岩中也应有相应的两期铀矿。今后找富矿、找深部矿时应注意寻找早期铀矿。同时根据花岗岩中面型蚀变体的存在,推论在面型火山岩铀矿深部应寻找次火山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8.
1华东铀矿概况 从全球来说,华东地区属西太平洋成矿域,全国铀成矿区划归为华南铀成矿省,该成矿省处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以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为特征,与区内铀成矿关系极为密切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其成矿时代集中在燕山晚期。依据华东铀成矿特征,从主要铀矿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和控制铀成矿的区域地质构造因素出发,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段,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区内绝大多数铀成矿作用。通过综合整理前人资料及区内开展的铀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从铀矿时空分布特征、铀矿化特征对区内铀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将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划分为潜火山亚类、蚀变裂隙带亚类和层间破碎带亚类3种类型;区内铀成矿受地层岩性、潜火山岩、构造、热液蚀变复合控制,其中潜火山岩和构造起主导性作用;初步预测出4处铀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和思路,以实现铀资源的扩大预期。  相似文献   

10.
华东铀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相生  王圣祥 《铀矿地质》2000,16(5):265-271
华东区域铀成矿条件优越,铀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铀矿的主要产区之一。本文在1:200万华东铀矿编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区内铀矿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内主要铀矿化类型(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的铀成矿规律,提出两条成矿带交接部位和以花岗岩为基底、叠加中生代火山的活动区是大型、超大型铀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灵泉火山盆地位于著名的额尔古纳-克鲁伦北东向火山岩铀成矿带中南段,与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矿带上.通过多年在该盆地的地质工作,在盆内发现了众多的铀矿化异常点(带),呈现良好的找矿前景.在详细论述了盆地的基底、盖层、火山岩岩石化学和热液蚀变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的铀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认为该盆地是寻找火山岩型铀矿的有利远景盆地,指出了盆地南部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2.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水成铀矿理论为依据 ,通过对冯楼铀矿点的构造、岩性岩相、古气候特征以及后生改造、铀源、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 ,指出冯楼矿点为与火山岩建造有关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为在我国中部地区进一步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提供了线索和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华南地区铀矿床成矿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前人提出的铀成矿模式,对该地区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铀矿床的铀源、成矿时间以及铀矿床与白垩纪―第三纪红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华南地区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铀矿床的铀源主要来自于地壳表层,在白垩纪―第三纪干热、强氧化的环境下,富铀地质体遭受风化剥蚀,铀元素受到氧化作用价态升高,并在地表水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含铀流体沿白垩纪-第三纪地壳伸展背景下形成的断裂下渗,在有利于铀还原沉淀的部位成矿。华南地区已知的热液型铀矿床大部分分布在红盆的周边,白垩纪―第三纪红盆基底中分布的隐伏花岗岩、火山岩具有与红盆周边已知铀矿床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具有找到大型铀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新生代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8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本文在收集研究前人施工钻孔资料1200个,施工钻孔25个的基础上,编制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剖面图66张,研究了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认为滇西地区存在2种类型的新生代盆地,其盆地沉积演化、火山活动、地貌景观等不同,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亦存在差异,成矿的专属性体现在于盆地的差异性。砂岩型铀矿成矿最有利的是北部腾冲地区找矿目的层上覆地层发育了区域性隔水层、存在火山活动、深切割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地貌的新生代盆地。  相似文献   

16.
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岩相与铀矿床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赣火山岩分布广泛并且产有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赣杭构造带发育有五十一个火山岩型铀矿床)。通过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与其相对应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即潜火山相对应于次火山岩型铀矿床、火山通道相对应于火山角砾岩筒型铀矿床、火山侵出相及火山喷发相之喷溢亚相对应于火山熔岩型铀矿床、火山喷发相之爆发亚相对应于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喷发沉积相对应于沉积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说明火山岩相与铀矿类型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研究火山岩相与其相对应的铀矿床对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在系统分析下庄铀矿田火山岩的分布,火山岩系的旋回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岩的成岩时代等特征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对下庄铀矿田的火山岩和赣南-粤北地区晚中生代武夷群火山岩各种特征进行了对比,厘定了下庄铀矿田火山夺为赣地-粤北地区晚中生代中火山岩系武夷群的组成部分;认为南岭铀成矿带今后寻找富矿,大矿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火山侵本和后火山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上,以早期铀矿化(140-100Ma)为的主要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18.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1,17(5):257-265
华南中生代铀成矿作有处于中国东部燕山期强烈火山岩浆作用、壳幔作用及流体作用时期,铀具有大规模聚集成矿的前景。因此,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必须引进深源成矿理论,淡化“浅成低温活化成矿理论”,充分认识铀矿既可形成于浅源浅成条件,也能形成于深源深成高温条件及深源浅成中温条件的特点,重视早阶段(130-95Ma)铀矿化,打破以主岩类型找矿的人为界限,加强白垩纪岩浆岩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浙赣若干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建明  熊韶峰 《铀矿地质》2003,19(5):283-289
本系统介绍了浙赣各类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各类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以次火山岩体为先导,热液柱(体)为主导所控制的地下水-火山岩成矿体系,是该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模式,并以此对浙赣火山岩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床提出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