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台NS测向地电阻率自2015年以来出现趋势下降异常,经核实2015—2016年降雨量增多和地下水位抬升与地电阻率趋势下降异常变化显著相关。通过褶积滤波法和相关分析法分别消除降雨和水位影响后,趋势下降变化不明显,从而认为此变化为干扰所致,非地震前兆异常,并探讨了这种干扰影响机制,为今后判断引起地电测值变化的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褶积积分和低通滤波方法处理沂水泉氡观测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的观测分析表明,影响沂水泉氧值变化的最大干扰是降雨。由于这种干扰存在着滞后效应,所以用一般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文采用褶积积分方法较好地排除了降雨对沂水泉氧观测的影响。并用低通滤波方法,探讨了沂水泉氧的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3.
河北昌黎台地电阻率EW测道2017年6-8月出现快速下降变化,经检测,观测系统工作正常。通过环境调研和辅助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变化与降雨和粉丝厂干扰有一定关系。采用褶积滤波法去掉降雨干扰,EW测道地电阻率仍为下降趋势,说明该下降变化不能完全用降雨来解释,不排除是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河北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昌黎台地电阻率EW测道2017年6—8月出现快速下降变化,经检测,观测系统工作正常。通过环境调研和辅助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变化与降雨和粉丝厂干扰有一定关系。采用褶积滤波法去掉降雨干扰,EW测道地电阻率仍为下降趋势,说明该下降变化不能完全用降雨来解释,不排除是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的观测和分析表明,影响沂水泉氡值变化的最大干扰是降雨.由于这种干扰存在着“记忆“滞后影响,所以用一般的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文采用了褶积积分方法较好地排除了这种影响.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后沂水泉氡信息熵的变化特点,讨论了这种信息熵的变化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影响沂水泉氡值变化最大的干扰是降雨。因为这种干扰存在着“记忆”滞后影响 ,所以用一般的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研究表明采用褶积积分方法可较好地排除这种影响 ,同时分析了菏泽 5 .9级地震前后沂水泉氡区间概率的变化特点 ,讨论了区间概率的变化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的观测和分析表明,影响沂水泉氡值变化最大干扰是降雨。由于这种干扰存在着“记忆”滞后影响,所以用一般的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采用了褶积积分方法较好地排除了这种影响。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后沂水泉氡信息量的变化特点,讨论了这种信息熵量的变化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宝鸡深井地电阻率的装置系统及各道测值的趋势变化特征。采用统计和降雨量褶积的方法,分析了降雨和地下水位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短期强降雨会造成各道数据的同步下降趋势,由于电极布设的原因,第3道受降雨影响下降程度略大于第2道;各道测值长趋势的变化并非降雨因素主导。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下水位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地下水位虽然与第2道测值的趋势存在相关性,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宝鸡深井地电阻率各道趋势变化与地下水位无关。  相似文献   

9.
降雨对地电阻率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些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受本身台址条件的限制,观测深度较浅,因此,观测值受到降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昌黎台EW向1983-1994年观测资料月均值,用褶积滤波和多元回归方法对ρs进行了降雨校正,将将之作为一个灰箱系统,将资料外推至19954上,然后与原始观测值作残差分析,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降雨对阳原地震台地电阻率有较大影响,地电阻率观测曲线下降幅度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经核实,在降雨后,地电阻率的快速下降变化与表层地电阻率下降及大秦铁路有关.地电阻率观测供电时,会有部分电流流向铁轨,造成观测值降低.降雨结束后,随着钢轨与大地的导电性减弱,地电阻率上升恢复.褶积滤波法可有效去除降雨的干扰,显示1991年...  相似文献   

11.
于品清 《华南地震》1989,9(2):47-53
本文分析了气象、地形、地貌、表层岩性及浅层水文地质条件对形变测值的影响并进行分类。指出形变测值中的气象干扰的实质是表层地质因素局部差异的综合反映.在整理形变观测资料时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对消除或削弱形变测值中的干扰值有实际意义。文中还讨论了在第四纪沉(堆)积物分布区布设地形变测线的可能性及其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模拟及褶积滤波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台地电阻率两测道“冬低夏高”的反向年变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自适应计算变化幅度法提取该台地电阻率资料的中短期异常数据。结果表明,定西地电阻率的年变形态主要受地表薄层介质电阻率季节变化和降雨影响;褶积滤波法可以拟合短期降雨影响,并且可以过滤地电阻率的年变形态,但2021年出现的趋势性转折下降的低值破年变与降雨量和薄层季节干扰关系不大;九寨沟7.0级和门源6.9级地震前出现较为显著的中短期下降异常变化,最大下降率为0.983%;2022年门源6.9级地震后的两测道去年变趋势变化幅度中的异常形态依然存在,且并未恢复。因此定西台地电阻率对甘东南和祁连山中东段具有指示意义,有必要利用该方法进一步重点关注该区域的强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5 ~2019年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受降雨影响较为明显.降雨量越大,地电阻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且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干扰比较复杂,有一定即时效应,部分干扰也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效应.通过褶积滤波法和多元回归法定量模拟降雨对地电阻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过程,可以有效剔除降雨对...  相似文献   

14.
井水位降雨影响的定量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学报》1993,15(2):202-207
给出了井水位降雨影响定量改正的新方法.利用褶积滤波和多元回归的方法,考虑到降雨对井水位影响的滞后记忆效应,对井水位进行降雨影响改正.对鲁08井水位的降雨改正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改正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井水位降雨影响的定量改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井水位降雨影响定量改正的新方法.利用褶积滤波和多元回归的方法,考虑到降雨对井水位影响的滞后“记忆”效应,对井水位进行降雨影响改正.对鲁08井水位的降雨改正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改正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SRME是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衰减的主要手段,在深水资料应用效果较好.但在浅水环境下,受近偏移距数据的缺失以及折射波干扰的影响,该方法对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消除压制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SRME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即在SRME褶积建模过程中,引入格林函数预测多次波模型,解决了浅水海底反射和直达波不能区分以及折射波干扰的问题,在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聊古-1井位于聊考断裂带的北段.多年来的观测分析表明,影响该井氮氦比变化的干扰最主要的是气象因素降雨和井水流量.其中流量的影响存在着“记忆”滞后效应.用一般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文从系统论、控制论出发,对有记忆影响的流量因子采用褶积滤波方法进行处理,以最小二乘法为建立模型的判据,用动态灰箱分析法拟合并分析了观测系统的变化.在分析中用了4个状态变量:长趋势成分、年周期变化成分、井水流量影响部分和随机变化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研究》1993,16(3):260-266
聊古-1井位于聊城——兰考断裂带北段。自1981年以来对该井氮氦比每日进行观测,其主要干扰因素为降雨和井水流量。其中降雨对氮氢比观测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带有滞后记忆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此,我们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的方法,来处理降雨对氮氦比的影响。为了消除井水流量变化对氮氦比的影响,同时采用了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氮氦比观测值进行综合处理。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1981年宁晋地震和1983年菏泽地震前,氮氦比的变化特征。两次地震前的2个月左右,氮氦比值都出现了明显地高值异常,且均在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发震。所以这一规律可做为该井氮氦比地震短期前兆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多年观测数据表明,代县地电阻率年变受降雨影响比较显著,通过褶积滤波法获取降雨量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值,定量分析降雨与视电阻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代县地电阻率电测深数据及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降雨对视电阻率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降雨是造成代县地电阻率年变的主要因素,且与视电阻率呈正相关性;降雨造成表层介质含水饱和度发生变化,使得相应电阻率下降近10倍,从而引起地电阻率年变幅度发生近1/10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用褶积滤波处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滞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1993,(4):23-29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褶积滤波处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滞后的新方法。鲁07井水位观测资料用这种方法处理比一般回归方法的平均中误差少4.6mm。文中讨论了褶积滤波积分区间长度与水井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关系及褶积滤波比别尔采夫滤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