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研究滑坡灾害评估的可信的统计模型。模型是基于信息论和回归分析建立起来的。信息论是概率论的一个支,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不可预测性。回归分析建立在简单的统计学理论基础上。作者采用这两种方法预测了边坡的不稳定性,以便其结果相互佐证。作者设计了用于评价滑坡灾害的Fortran77程序软件,考虑了影响边坡不稳定的诸因素,以及该地区以往的滑坡历史,将之作为输入文件。用该程序计算了地区的信息和回归值,以  相似文献   

2.
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介绍了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的常用理论和方法、研究特点和适用范围,指出了区域滑坡空间预测、单体斜坡稳定性预测和滑坡灾害风险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区斜坡稳定性区划为例,用神经网络模型和信息量模型两种方法进行了斜坡稳定性预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空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综合分析巴东县新城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各因素与滑坡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影响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地形坡度、斜坡形态、岩性、构造、水的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因素图件栅格化为86216个不规则单元。基于逻辑回归的方法对滑坡灾害进行了定量的概率预测。同时,对研究区进行滑坡灾害空间预测分区,将预测结果与该地区历史滑坡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预测精度为85.71%。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可以用于预测分析的。  相似文献   

4.
汉江河谷旬阳段区域滑坡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斜坡工程地质测绘和实验室分析,文中讨论了研究地段区域滑坡规律。引入信息量及二态变量回归分析建立了斜坡不稳定性两种预测模型。文章重点论证和提出了影响因素筛选、多边形网格单元划分的原则及预测精度评价的原理方法。编制了斜坡不稳定性分区图,检验表明其预测精度高;两预测分区图对比表明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具有类似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高度相关的降雨作用下,同一个区域中的降雨诱发浅层斜坡失稳灾害常成群出现.在区域尺度预测浅层斜坡失稳灾害对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降雨诱发浅层斜坡失稳灾害预测新模型RARIL.该模型采用修正Green-Ampt模型进行降雨入渗分析,采用无...  相似文献   

6.
滑坡系统静动态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空时定量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晏同珍  伍法权 《地球科学》1989,14(2):117-133
文章基于近数年来室内外测绘试验分析研究工作,论述了滑坡静、动态规律。针对其群体“静态” 规律,论证了斜坡不稳定性空间定量预测的某些基本原理方法;针对其群、单体动态规律讨论了滑坡灾害暴发时间的预测预报基础技术。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概括了滑坡系统空时定量预测的三类数学模型——确定性、随机性及灰色系统模型的基本分工和联合模式的勾通特点与功能。文章以陕西东南部变质岩滑坡和长江中上游中生界砂泥岩地层滑坡为实例,讨论了斜坡不稳定性空、时定量预测的重点研究成果。文末概括了几点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支持向量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福初  姚鑫  谭国焕 《地学前缘》2007,14(6):153-159
随着GIS技术在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模型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总结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两类和单类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以香港自然滑坡空间预测为例,采用两类和单类支持向量机进行滑坡灾害空间预测,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类支持向量机模型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而Logistic回归模型优于单类支持向量机模型。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滑坡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优点,针对小流域滑坡稳定性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采用灾害自身信息来修正原始模型中的参数,解决了区域稳定性评价中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该方法首先设定模型的初始参数分布,然后利用采样点雨前和雨后稳定性不同的信息建立验证方程,再根据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和贝叶斯方法确定最终的参数分布,进而得出区域稳定性分布。应用该模型对福建省蔡源小流域的6 13滑坡群发性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蔡源小流域地区的无量纲黏聚系数C为0.028,有效摩擦角为16.7,土壤的导水系数T和降雨量q的比值为529.026m,可能不稳定地区和不稳定地区达到76.0%。该模型利用历史灾害数据自动模拟出合适的参数,对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铜川市滑坡现象为实例,采用信息论法基本原理,对其区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预测,得到了与斜坡破坏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之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万山区为例,在区域滑坡孕灾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平均坡度、地貌、距构造距离及距河流距离共6个易发条件因子,选取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模型对山区滑坡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逻辑回归模型中中高易发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578%和1970%,82%的地质灾害点落在该区域内;信息量模型中中高易发区面积占比为1241%、2519%,包含了区域88%的滑坡灾害点。最后通过实际发生的灾害点在各易发区的分布情况进行检验,逻辑回归模型中灾害点落在高易发区的比例远小于信息量模型,且高易发等级中灾害点实际发生的比值较小,说明针对山区区域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预测上,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马蹄湾滑坡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滑动)起动的地质和地貌条件,分析研究了灾害的特征和形成机理。指出,岩层的松动变形和在重力场作用下的蠕动变形不仅界限了滑坡的形态和规模,而且还决定了该滑坡灾害的特征和成因类型,指出该滑坡发生碎裂岩斜坡,属性质特殊的复合型地质灾害,最后提出了整治与防范该滑坡灾害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滑坡敏感性评价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二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驱动型方法。前者对于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评价指标的分级以及权重的确定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根据已发生滑坡灾害的历史调查数据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因子资料,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权重的确定。后者使区域滑坡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GIS技术,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其分析程序,进行了哥伦比亚Chinehina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随着GIS技术的引入,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的效率和准确性得以大大提高。依据工程地质类比原则,在灾害学理论指导下,结合专家打分、层次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信息量、Logistic回归、统计量等模型方法,以MAPGIS软件为平台,利用C++语言开发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价分析系统;并重点探讨了GIS支持下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过程中的因子分析、模型选取、模型复合、单元划分、系统集成、结果评价等关键问题,建立了一整套基于GIS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评价方法体系。应用该系统对长江三峡库区和辽宁省鞍山市分别开展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秦巴山区堆积层滑坡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频次高,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且具有孕灾条件复杂多样和部分灾害评价数据获取难度大等特征。笔者选取秦巴山区小岭镇作为研究区,在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基础上,结合堆积层滑坡区域特点,采取栅格、斜坡两种单元类型,因地制宜的提取了滑坡孕灾因子,分析其相关性,提选出坡度、坡高、坡面形态、斜坡结构类型、堆积层厚度、距道路、矿区、断裂的距离等8个因子作为堆积层滑坡特征因子,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对该镇域进行了滑坡易发性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频率比、ROC曲线、易发性概率均值与标准差,对栅格单元、斜坡单元两种单元类型的精度与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评价单元的预测结果都有良好的表现,但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总体预测性能高于栅格单元,栅格单元在灾害防治具体空间部署上有着更精细的参考。研究成果对秦巴山区镇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海军  马凤山  李志清  郭捷  张家祥 《地球科学》2022,47(12):4401-4416
应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是解决潜在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价中震源不确定性与诱发滑坡时空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鲁甸地震区的实际情况,对基于力学原理的Newmark滑块位移模型与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中的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将斜坡岩土体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衰减效应、地震加速度地形放大效应、断层破碎带效应融合到了斜坡累积位移计算模型中,进行了模型计算参数的优化.改进后的分析模型,更好地反映了高陡斜坡地形与断层破碎带对地震滑坡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在鲁甸地震区域滑坡应用中,优化模型中的滑坡失稳极高风险区与实际地震滑坡分布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超越概率2%的滑坡失稳概率分布中,鲁甸地区包谷垴—小河断裂、鲁甸—昭通断裂带及牛栏江河谷地带地震滑坡高—极高风险区分布面积增幅十分显著.因此,在Newmark滑块位移模型中考虑地震动参数与岩土参数动态响应规律与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提高区域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永嘉县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永嘉县是浙江省滑坡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县之一,其滑坡受地质、地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永嘉县滑坡灾害分布情况,选择了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将各种因子归一化处理后转换成相同分辨率的定量数据,选择了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和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在逻辑回归模型中,利用SPSS软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滑坡的最直接的因子,计算出各个因子的回归系数,得到逻辑回归方程,据此编制了危险性预测分区图。在信息量模型中,通过MAPGIS软件及其二次开发的信息量模型,对永嘉县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区划,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预测分区图。两种方法所编制的危险性分区图中高危险区和中危险区重合率达到了87%,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为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最后根据"云娜"台风期间永嘉县实际灾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分析,新灾害点绝大部分落在危险性预测区中的高危险区,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很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M多类分类的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新理论、新技术得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中。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新一代的学习算法,已有前人利用SVM应用于滑坡灾害预测中。然而大多只是利用了SVM的两分类算法,得到的结果只有稳定不稳定两种.这对滑坡区域评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尝试利用SVM的多类分类算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区域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模糊马尔科夫链状模型在斜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灾害的突发特征和滑坡运动的不确定性,使得斜坡稳定状态预测成为岩土工程领域内的一个难点。模糊马尔科夫链状模型能够预测序列从某种模糊状态出发转移到其它状态的概率,非常适合斜坡工程的稳定状态预测。文章首先介绍了模糊马尔科夫链的概念、特点及该方法的原理、算法,之后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边坡稳定状态预测分析中。实际边坡滑动经过稳定状态、基本稳定状态、临界状态、失稳状态,应用模糊马尔科夫原理分析边坡稳定状态变化,进行斜坡变形-失稳过程预测预报。通过实例应用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为此,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对斜坡稳定状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库岸斜坡失稳及其引发涌浪问题是库岸斜坡灾害的重要研究部分,开展库岸斜坡失稳及其涌浪灾害风险分析研究对指导库岸斜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麻阳县大水冲水库滑坡为例,探讨库岸斜坡失稳引发涌浪灾害的分析方法,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10年和50年一遇5日累积降雨的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绘制滑坡影响范围内建筑物风险变化图和室内人员风险变化图。总结了在最危险工况下,大水冲水库滑坡总经济风险为249.3万元,室内人员的风险值达到27.8,并有产生翻坝的可能,但对沟口居民和水库坝体破坏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敏感性系数方法分析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各因子不同区段(类型)的关系,以敏感性系数的灾点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因子的不同区段(类型)对滑坡灾害发育的敏感性大小和三峡工程库区斜坡地段滑坡灾害发生的优势地质环境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