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干湖水系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西北端的一个独立水系, 在现状条件下, 苏干湖盆地水循环关系为大小哈尔腾河-苏干湖的"补给-蒸发"相平衡.大小苏干湖为盆地水资源的尾闾汇集区, 生态景观大部分为戈壁荒漠, 生态植被集中分布在湖外围地下水埋深小于5 m的浅埋带.在评价分析现状水均衡的基础上, 分析了盆地水循环过程, 结合氢氧同位素测试和遥感信息提取, 得出大、 小苏干湖水体的补给来源不同, 河流来水量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大苏干湖水域, 对小苏干湖水体影响较小.初步建立了苏干湖盆地生态植被变化模式, 结合引哈济党工程, 分析了不同调水情景下, 大苏干湖水体面积的变化、 地下水浅埋带的变化及生态变化. 结果表明: 在大哈尔腾河调水1.0×108m3时, 不会对苏干湖水系生态状况造成明显的影响, 因而可对敦煌生态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表水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年河流统计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两点法,考虑非点源影响,逆推计算,求得地表水非点源污染负荷。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吉林省4大水系15条河流65个监测断面2000~2004年统计资料,运用两点法确定吉林省主要河流COD衰减系数(K),逆推计算得到吉林省非点源污染负荷为1443.711m3/s,其中松花江水系802.93m3/s,图们江水系108.369m3/s,辽河水系372.392m3/s,浑江、鸭绿江水系160.02m3/s。非点源污染负荷是点源污染负荷的57.14倍,成为吉林省地表水环境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防治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现状为V类和劣V类水质占七大水系(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主要断面的50%以上,高中营养化湖泊占被调查湖泊的85%以上,河流湖泊污染状况十分严峻.目前河流湖泊采取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削减截流污染源、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河流低泥疏浚、河道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引清冲淡等等.生物生态技术将在河流湖泊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缪彦霞 《地下水》2024,(1):108-110+179
以黄河流域广通河下游控制站三甲集水文站2012-2021年监测数据为依据,选取氨氮(NH3-N)、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及均值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广通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得出近十年广通河水质状况属于Ⅲ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而氨氮的值整体逐年减小;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中2012-2015年水质状况为较好,2016-2021年水质状况为良好;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中2012年-2021年整体水质状况为清洁,Fn值随着年份增加整体逐渐减小;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中,2012年-2016年的水质状况为重污染,2017-2021年的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评价分析结果可知广通河的水质在逐年好转,未来对于水污染的防治还是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研究濉萧矿区采煤沉陷水域及河流水系的污染及动态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及周边3条河流设置水质观测点,对DO、NH_4-N、CODcr等21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按照季节不同采集年内不同时间段样品,选取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4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认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包含信息全面,评价结果可靠,适用于塌陷区水体污染特征识别和水质评价,并对水体功能区划与定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3个沉陷区水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Ⅰ_(wq))均值为3.140,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CODcr、总磷(TP)、总氮(TN)和汞(Hg)。5个河流监测断面Ⅰ_(wq)均值为5.352,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陷区水体水质较好,但环境容量较低,区内的河流因受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湖泊(水库)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航运、灌溉、防洪、饮用和水产养殖、游览等多种用途。为了查明我国湖泊的污染状况,自1972年以来,我国各地有关部门都开展了湖泊污染状况的调查工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湖泊环境监测资料。本文试图运用污染指数法,对经济意义较大的湖泊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借以反映我国主要湖泊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5,(6)
为进一步量化丹东民航机场改扩建对周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以丹东机场改扩建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取样获取指标数据,采用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机场周围地表水现状以及改扩建后的水质均能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结果表明多污染分析法与等标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合理正确的对机场改扩建项目的地表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确定主要污染因子,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为改善项目周围水体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对生态环境的预测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晋城境内河流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富生  任焕莲 《地下水》2004,26(4):242-244,289
以2003年枯水期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现状条件下的晋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定量地对河流污染程度给予了分析评价,发现地表水体大部分严重污染、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分析了污染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金花 《地下水》2013,(3):22-25,30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过度开发利用,进入下游地区地表水量逐渐减少,地下水位普遍持续下降,导致河湖干涸、林木死亡、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河流及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依据流域内154眼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流域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流域地下水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状况。分析结果,整个流域受到污染,提出加强综合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已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0.
铜陵矿区主要河流水质分析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区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铜铁资源基地,也是典型的含硫多金属矿区,矿山酸性废水是矿业开发活动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对地表水体有很大影响。本文以铜陵矿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从常规理化性质、矿山酸性废水和重金属元素三方面分析了的水质现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矿区河流污染成分以有机污染和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为主,其次是重金属污染。(2)在检测的46个河段中, 按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分级,共计有93.48%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水质严重污染的河段占 4.35%,水质重污染的河段占13.04%,水质污染的河段占 65.22%,水质轻污染的河段占10.87%;共计有6.52%的河段水质较好,均为清洁状态。(3)3条河流按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新桥河>顺安河>红星河,除顺安河外,其他均受到了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今后应重点关注矿山酸性废水的污染机理与风险评估,加强矿区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尚新红 《地下水》2010,32(1):17-19,23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潘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指出潘集区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孙隙水水质较差;针对不同用水者,可分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地表水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城镇河道的水环境和底泥也受到污染。州河是天津市蓟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近十多年来,其河水受到污染,河流生态环境恶化。以蓟县境内州河河水及其底泥采样分析数据为依据,评价了州河水质及其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评价结果,州河上游河水适合于农业灌溉,下游河水不适用于农业灌溉。基于底泥质量基准法评价结果,州河底泥Cr、Ni受到中等污染,上游底泥Hg受到严重污染,Zn、Cu受到中等污染;基于底泥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州河上游底泥Cd、Cu、Zn处于无—中度污染级别,Hg处于强度污染级别;综合两种评价结果,州河底泥中重金属主要污染元素为Hg、Ni、Cr,次要污染元素为Zn、Cd、Cu。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甘肃省主要河流的泥沙分布情况,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和主要河流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甘肃境内长江流域河流水质较好,内陆河流域次之,黄河流域河流矿化度和总硬度均最高.甘肃省水污染重点河段主要分布在重点工业区、人口密集城镇和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区,水资源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通过水环境质量分析评价,为河流水环境保护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云峰  徐友宁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241-2250
为了探索矿业活动对河流水质产生的影响,以秦岭某大型钼矿区下游的东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地表水、沉积物、岩矿样品中重金属Cd的含量特征。采用污染超标倍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分别对东川河流域的河水和底泥样品进行了污染现状评价和生态风险程度评价,最后讨论了Cd的来源。结果表明:东川河主沟16个河水采样点位中,有11个点位的Cd含量明显高于未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对照区各点位Cd含量值,Cd含量变异系数达到95.65%,并且从上游到下游各点位Cd含量呈偏态分布,说明东川河流域Cd受矿业活动影响显著。东川河主沟16个河水采样点中有15个Cd含量满足地表水Ⅱ类水标准,比重为93.75%,可以判断东川河整体水质较好。仅5号点位超Ⅱ类水质标准,污染超标倍数为1,为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东川河主沟11个底泥样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10号点位达到中度-强污染级别;污染最轻的8、9、13号点位为无污染-中度污染;大多数点位为中度污染。东川河主沟11件底泥样品重金属Cd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为120.27,表明东川河主沟底泥总体达到强生态风险程度。酸性矿山废水、原生地质背景、底泥释放、大气干湿降尘等是造成东川河流域Cd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典型且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但过去偏重营养盐向湖泊的点源和面源输入评价,常常忽视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在湖泊水质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总结了地下水-湖水相互作用模式,重点评述了地下水排泄过程对湖泊水文与水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比了渗流仪测量、水量平衡、氡质量平衡、温度示踪、数值模拟等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岩 《地质与资源》2015,24(4):388-393
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与加快,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面临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农业污染和有机污染的研究工作.结合研究区研究情况,本次评价主要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分析了地下水评价的各种方法后,本次评价选择了单指标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该区进行评价.在研究区展开了野外调查,采集了浅层地下水样品110组(其中包括平行样、加标样和监控样合计20组),每个样品测试了35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7.4%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本次评价,基本上反映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并为有针对性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姜淑坤  管延海  孙立民 《地下水》2010,32(1):118-119
采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浑江中上游水体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浑江中上游水体水质已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氮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为开展青岛市李村河水污染评价研究,本文首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河水重金属的权重;然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李村河水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村河河水重金属污染整体来看并不严重,水质评价大多为I类水;只是李村河流域中上游工厂、交通密集区,河水水质为II类。基于BP神经网络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比内梅罗指数法能够更好的分配水质权重、综合分析水质,较合理的反映李村河水质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苏干湖盆地是嵌套在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封闭盆地。苏干湖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中心,也是地下水的循环基准面,由源自小苏干湖的苏干河及其以南的天鹅河、绿草河与水鸭子河补给,这些河流均为地下水出渗形成的河流,具有较低的矿化度;湖水面积103.68km2,平均矿化度31.83g/L,现代湖水为ClSO4NaMg型。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高度3000m;盆地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7mm,蒸发量为2967.2mm,属于极端干旱区;苏干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3℃;盆地植被稀少,盆地东部山麓地带、中部努呼图一带以及地下水出渗的湖泊东部小苏干湖  相似文献   

20.
冯林娜 《地下水》2022,(1):116-118
克兰河是阿勒泰地区主要水源之一,受到企业污水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原因,污染负荷一度较高,对克兰河进行水质评价是区域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依据.采用评价效果较好的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方法,结合阿勒泰市克兰河2010-2019年7项常规水质监测指标数据,对克兰河2010-2019年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污染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