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成国 《气象》1978,4(3):31-32
近年来随着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早稻育秧也有了较大的改革。由旱育秧和半旱育秧代替了过去的水育秧,育秧的主要时间也推迟到4月下半月,烂秧现象虽然减轻了,但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有些年份4月下旬气温偏高,秧苗发育过快,产生超秧龄问题。例如1974年早稻育秧期温度高,光照强,秧苗生长发育快,再加上这年三麦成熟推迟,茬口没有搭配好,致使部分早三熟品种出现超秧龄。如何避免超秧龄呢?我们同部分气象哨一起进行了早稻不同秧龄的农业气象试验。试验品种:早熟品种“二九青”、中熟品种“中杆早”、晚熟品种“广陆矮四号”。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分析双季稻抛秧栽培气候优势及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玉林市双季稻生育期的气候规律和栽培特性,按照80%保证率能有效避免早稻抛栽期的低温、春旱和晚稻寒露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为指标,确定玉林市早、晚稻的最佳播种期和抛栽期,并介绍近几年开展双季稻播种期和抛栽期决策服务时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为农服务工作 ,由汪宝山、张长富、汪鸿等人编写的《杂交中稻栽培———新技术、新品种介绍 (四川稻区 )》一书 ,自去年底发行以来 ,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好评。本书分两篇九章 2 9节共 12万字。第一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旱育秧、抛秧、再生稻、地膜稻、直播稻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稻栽培的新方法 ,其内容包括每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与特征、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六章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广的超高产“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第七章科技动态 ,第八章品种类型与质量 ;第九章优良品种 (组合 ) ,介绍了目前在四川、重庆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环县是全省46个贫困县和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旱、雹、冻、洪、风等自然灾害较多,尤其县北是“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早作区。应用气象科技,帮助山区人民形成“造血”功能,提高经济开发活力,是气象工作责无旁贷的任务。1987年初,我站从组织技术上落实了气象科技扶贫工作,确定了科技扶贫项目。以抓好粮食生产和发展畜  相似文献   

5.
一、夏旱的预报方法湖北潜江县气象站以前后期天气相互转化的特点为背景,通过对前期气候特点的分析,找出后期天气演变的规律,提出一种预报当地夏季干旱的长期预报方法。当地流行的农谚中有“冬干必有夏旱”、“九天的南风伏天的旱”、“春旺夏旱”、“春天的大雾夏天的旱”等,显然这些宝贵经验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中累积起来的,它反映夏季梅雨的多少,干旱的长短都受到其前期冬、春季气候异常变化的制约。因此他们就以群众经验为线索,  相似文献   

6.
朱崇新 《贵州气象》1999,23(5):24-25
气象要素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造成农业气象灾害,我县农业气象灾害频系,其中以夏旱,倒春寒等危害较为严重,作者从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强度,地理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探讨了防治机理。  相似文献   

7.
王馥棠 《气象》1986,12(1):38-42
前言 农业气象预报是农业气象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作用是一般天气预报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我国的四化建设中,为夺取农业的高产和稳产,它必将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频繁发生,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并加强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预报科学地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日益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气象服务对于“三农”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气象服务能够让农民提前做好灾害规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频率增加、强度增强,给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农民是受灾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在这种形势下,气象服务对于“三农”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气象服务能够让农民们提前做好灾害规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资金补贴。2011—2012年,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支持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开展“三农”气象服务试点,潜江市也被纳出其中。作为全国气象主管机构,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农业气象工作,在《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对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做了明确部署,指出要树立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加强气象与农业等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数据信息共享,加强专业化农业气象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深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合理开发农业气候资源,积极参与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气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是应用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为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业高产和稳产方面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世界上人们常把粮食生产的波动归咎于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鉴于此,各国都相应地加强了农业气象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就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的最近活动及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气象发展现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11.
胡学文 《贵州气象》1994,18(4):39-42
我国的气象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具有同样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那么,我国气象灾害的时空特征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是民众最关心的,面对防灾减灾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就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类为序,分别介绍于下.1于早卖(干旱、干热风、高温、热浪)谁是我国”众灾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中以干旱最为严重,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我国的干旱可分为春旱、夏旱、各旱以及季节连旱等.春旱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也有时出现。其中华北和东北平…  相似文献   

12.
湄潭县夏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仁莉 《贵州气象》2009,33(1):23-24
利用湄潭县气象站1951--2000年资料对夏旱的成因、发生频率、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夏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近40年来山东省旱,涝、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统计特征、时间变化规律及灾害损失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使黑龙江省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需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减轻或避免气候灾害的影响。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预报及区划着重考虑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冷害、涝害和旱害,研究其发生规律、形成原因,产生机制,最终作出灾害预测。再用对2的危害和灾害指标,根据全省和主要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进行分区研究防勺,作出区划。配合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抗、避、防农业气象灾害,为农业区域化、专家化提供气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我国农业气象事业系统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气象系统工程”的概念,探讨它和传统农业气象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区别及其特点,列举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综合性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以实例说明农业气象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后分析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把系统工程应用和移植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将为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由北京气象中心资料室气候评价组的同志编著的“灾害分析”一书,系统地介绍和综合评述了1951-1980年30年中,对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分布的规律,作了评述. 全书共分三部分:一、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二、对旱、涝、台风等十一种主要气象灾害逐项进行分析.三、对各年度的主要气象灾害概况,进行气候评价,附有各年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 本书可供党政领导机关、气象、农、林、水、工交、财贸、保险等有关业务科研人员参考.估价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气象业务及服务日本的农业生产受各种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如:低温冷害、风害、旱害等,因此日本对农业气象工作比较重视,早在明治年代中期及后期即开始了生物季节观测和一些农作物与气象关系的调查。1925年在中央气象台的第一部下设立了农业气象股,从此有了农业气象管理机构。1930年扩大业务范围改为产业气象股,1940年后一度将产业气象股改为产业气象课。此后,机构几经调整变动,现在在气象厅观测部下设有产业气象课。当前产业气  相似文献   

18.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1]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2]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在玉米生育期间多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 ,对其产量影响颇大 ,故对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书论述了玉米农业气象系列化保障服务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产前气象服务、产中后气象服务等。侧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并介绍了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和步骤 ,力求读者有个全面的了解。气象出版社出版 ,定价 :1 2 .0 0元。玉米生产农业气象服务指南@谢在永  相似文献   

20.
来稿述评     
《陕西气象》是以气象业务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多年来,它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办刊宗旨。在作者提供的稿件中,确有许多质量水平及实用性堪称上好的稿件,特别是新技术方法的介绍、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刊登之后,对广大气象工作者很有帮助。如“盛夏大降水过程预报方法”、“盛夏大降水落区预报方法”、“咸阳市降水分片预报可行性初探”等,很有指导作用。“pc-1500计算机使用不当产生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