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  相似文献   

2.
宝国老金矿产于辽西太古宙高变质绿岩带,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银金矿为主要含金矿物,矿石品位高。成矿经历火山-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三个阶段,成矿时间中含古元古代的信息,成矿流体可能为变质热液混合岩浆热液,成矿温度在160~310℃之间。  相似文献   

3.
水晶屯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晶屯金矿床与区域上典型金矿床的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的对比研究,阐明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古宇崇礼杂岩,太古宙区域变质作用仅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促成石英脉主体形成,燕山期继承性构造岩浆活动对先成脉体的叠加改造作用是成矿的重要因素,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本矿床为具有层控性质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德会  刘伟 《现代地质》1999,13(2):130-136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能主要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源自晋宁期岩浆岩,成矿流体和热能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矿床为剪切带容矿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刘腾飞 《地质与资源》1994,3(4):293-305
该区金矿产于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砂页岩内,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大类。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硫源应以深源同熔岩浆热液为主,部分来自地层;氢、氧同位隶组成特征反映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少量变质水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索组成特征表明铅源以深源为主,混有少量壳源物质,矿床具多源成矿特点。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区金矿具多源、多成因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复合叠加成矿,而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6.
宝国老金矿产于辽西太古宙高变质绿岩带 ,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 ,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 ,银金矿为主要含金矿物 ,矿石品位高。成矿经历火山 -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三个阶段 ,成矿时间中含古元古代的信息 ,成矿流体可能为变质热液混合岩浆热液 ,成矿温度在 160~ 310℃之间。  相似文献   

7.
论新疆东准噶尔陆相火山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时期,东准噶尔地区陆相火山作用广为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这一时期的陆相火山作用形成了两套重要的成矿岩浆建造,即安山-英安质喷溢、喷发岩建造和中性-中酸性潜火山杂岩建造,它们具有同一的成矿专属性,与金、铜、铁成矿密切相关。前者主要形成特征的浅成低温热液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后者与金、铜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其突出特征表现为受同-成矿岩浆作用的制约,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多种矿床,分别构成自成体系的金矿床系列和铜矿床系列,充分揭示了东准噶尔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金、铜成矿的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华山 《黄金地质》2000,6(2):61-65
通过库布苏金矿不同岩脉、地层、石英脉内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与组成的研究。,得出库布苏金矿岩脉形成与区域岩浆活动有关,岩脉与区域中基性岩脉,泥盆纪火山-沉积地层在成矿物质上具有同源性或继承性。石英脉与岩脉、地层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差别较大。矿化与石英脉是不同阶段的产物,其为后期热液作用的产物。东准噶尔地区的金矿找寻应以围岩蚀变作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体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10.
辽南隈子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隈子金矿床与辽河群盖县组合金硅质体关系密切,硅质体属于变质分异而成。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原始分散型矿源体阶段、变质再生型矿源体阶段、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阶段。辽南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与隈子金矿相似。初步建立了这类与变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系列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吉林珲春-汪清地区已发现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计11种.这些矿产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中生代火山岩系,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岩,东西向、南北向构造及火山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辽东地区金矿床类型、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生强烈的金成矿作用。根据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特征,将辽东地区划分为三个金矿集区:青城子、五龙、猫岭。矿集区内金矿包括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这两种类型,并分别受高角度断裂和低角度断裂构造体系控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少量早侏罗世。已有H-O同位素、成矿流体及地质研究表明:(1)区内金成矿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并以强烈硅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标志;(2)区内金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3)充填作用和混合作用可能是辽东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机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系统按其产出环境及特点,可分为两个亚系统:产于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内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五龙式)及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中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青城子式、猫岭式)。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近期研究工作,建立了辽东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认为本区具有与胶东地区相似的金矿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研究工作对区域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岩脉和蚀变绢云母定年及金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的矿化年龄一直存在争议。采用先进的SHRIMP测年方法测得夹皮沟二道沟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2 3± 2 )Ma ;八家子金矿床的石英正长斑岩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41± 6 )~ (2 18± 6 )Ma。这一结果与前人测得的K Ar年龄基本相符。这两条岩脉与含金石英脉同构造空间 ,形成时代相近 ,因此上述岩脉年龄大体反映了金矿化年龄。同时还测得八家子金矿床蚀变绢云母的 4 0 Ar 3 9Ar等时线年龄为(2 0 3 975± 0 5 2 7)Ma ,进一步证明金矿化发生在中生代印支期。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方铅矿 ,还存在矿物及元素的分带 ,这些特征表明夹皮沟金矿床不太可能是新太古代或元古代形成的变质热液矿床 ,更大可能是中生代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拾金坡—金场沟金成矿带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化线索38处,中小型金矿床9处,均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主要成矿类型有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是成矿带最主要的成矿类型。优选拾金坡金矿床和金场沟金矿床作为拾金坡式金矿的典型矿床,通过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建立了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成矿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明确该成矿带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卡拉麦里金矿带位于准噶尔北缘和阿尔曼太至北塔山以南地区,成矿带划分属卡拉麦里—达尔布特成矿带(Ⅲ级成矿带)的卡拉麦里—莫钦乌拉成矿带(Ⅳ级成矿带),是新疆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对双泉、南明水、苏吉泉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温度一般在200~230℃,属中低温;盐度(质量分数)一般为3.55%~4.5%,属低盐度;成矿流体为C-O-H-N-S体系。除库布苏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外,其他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但也兼具有岩浆水、建造水和/或大气降水的特征。双泉、南明水金矿中的硫主要来自变质的围岩,可能有部分深源岩浆硫的混入;金山沟、柳树泉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的特征,成矿可能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The Sawur gold belt is an eastward extending section ofthe Zarma-Sawur gold-copper belt in Kazakhstan, locatedin the Sawur Mountain, northern Xinjiang, and mainlycomprises two large- to medium-sized gold deposits,accompanied by five small gold deposits and a series ofgold ore spots (Yin et al., 1996, 2003; Wang et al., 1999; Liet al., 2000; Liu et al., 2003; Shen et al., 2004a). TheKuo'erzhenkuola and Bu'erkesidai gold deposits are thebiggest and most important ones in this …  相似文献   

17.
凤太矿集区金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了较大成果和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对比矿集区内典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特征,总结了凤太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凤太矿集区金矿的矿化类型多样,但其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具有统一性,成矿深度较浅的金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较高,而成矿深度较深的金矿流体来源则具有更多的变质...  相似文献   

18.
张鸿翔 《黄金地质》1996,2(2):65-69
以随枣金矿带的吴山地区为重点,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系统等数学方法对金矿化类型的划分定量的依据,对以变质热液为基础;后期叠加岩浆热液的成矿机制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并应用综合信息量预测方法,提出I级靶区1处,Ⅱ级靶区3处。  相似文献   

19.
荒沟山金矿床为吉南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内较具代表性矿床之一,产于元古宇老岭群珍珠门组地层之中,受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按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及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将荒沟山金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Ⅰ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和Ⅱ晚期辉锑矿-乳白色石英两个阶段.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表明:Ⅰ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三相、碳质及气液两相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不混溶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CO2体系热液,在成矿过程中发生过不混溶作用而导致金等有用元素沉淀富集;Ⅱ阶段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均匀的NaCl-H2O体系热液.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Ⅰ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Ⅱ阶段流体除继承早阶段的热液外,还有大气降水的混入;δD和δ13CV-PDB值分析结果证明两个成矿阶段流体均与地层发生过较强的水岩反应.矿床成因属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研究表明,该区域金矿床H-O同位素组成为:δDH2O值为-100.15‰~-73.13‰,平均为-86.63‰;δ18OH2O值为4.78‰~10.12‰,平均为6.22‰,与下盘金矿床H-O同位素组成相同。显示出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