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GIS和RS的四川省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彭州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选择降雨侵蚀力(R)、土壤可蚀性(K)、坡度坡长(LS)和地表覆盖(C)4个自然因子作为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不敏感(37.78%)、轻度敏感(19.22%)和极敏感(22.09%)为主,中度敏感(10.57%)和高度敏感(10.33%)比例相对较小;区域内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其中最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地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坡度大于25.的亚高山、低山和深丘地区.研究结果将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状况的宏观把握和水土保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现状,进行土地沙化敏感性和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敏感性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级。极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与腾格里沙漠接壤的沙坡头区的北部边缘地带,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与毛乌素沙地接壤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中度敏感区广泛分布于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周边地区,轻度敏感区呈带状分布于中度敏感区的四周,不敏感区分布在中部干旱带最南端地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分为极重要、重要、较重要和不重要4级。极重要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区,重要地区分布于毛乌素沙地西部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较重要地区主要在海原、同心等县域,不重要地区面积较小,呈带状分布,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沿河地带和最南部。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管理对策——以庆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智全  张军  黄高宝 《中国沙漠》2010,30(3):614-619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干旱、半干旱区更是面临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不同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对策,以庆阳市为例,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土壤沙漠化敏感性、水环境敏感性和生境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并计算了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将庆阳市划分为生态环境不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4个等级。并提出了不同敏感性区域的环境保护对策和产业调整方向,以作为庆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闫虎  王玉杰  张会兰 《干旱区地理》2015,38(6):1226-1233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对于生态环境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自然地理特征,采用GIS分析和专家集成方法,分别进行了巴州土壤侵蚀敏感性、土地沙漠化敏感性、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和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评价,最后展开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巴州生态环境敏感性共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敏感、轻度敏感以及不敏感5个等级。生态环境极敏感区面积为2.7×104 km2,占全州面积5.7%;高度敏感区为12.7×104 km2,占26.4%;敏感区面积为14.8×104 km2,占30.8%;轻度敏感地区为7.9×104 km2,占16.4%;不敏感区面积为10.0×104 km2,占20.7%。  相似文献   

5.
运用GIS-IDRISI软件,在其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结合植被、土壤和DEM数据建立了一个土壤侵蚀功能模型,并在3种不同植被状况下(1.现有植被;2.植被遭受严重破坏;3.植被得以良好保护和恢复),利用此模型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高山区域和低海拔的澜沧江河谷区,而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间海拔区域.研究区现有植被得到了当地藏族居民的较好保护,但如果该区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如情景2所示,那么土壤侵蚀极敏感、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面积将大量增加,相反,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的面积将大量减少,尤其是不敏感区将几乎全部消失.所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保护好当地的植被和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探索更有效的空间管控方法,从各类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形成机理出发,通过选取代表性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综合评估了海南省临高县海岸带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地质灾害风险性,并将其与国土规划相结合,对研究区进行了深度空间管控分区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暴雨洪涝、赤潮、海岸侵蚀均以轻度敏感为主,土壤侵蚀、台风灾害以中度敏感为主,特殊生境、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以高度敏感为主。综合敏感性轻度、中度、高度与极度敏感区面积分别为10 651.28、9 682.11、3 275.29和983.88 hm2,其中高度敏感区以调楼镇分布面积最大,极度敏感区以博厚镇分布最广;2)地质灾害以地震、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砂土液化为主,除地震风险分为风险大区与中等区外,其余4种均只有中等风险区和风险小区,综合风险则有大、中等和小3个分级,其中风险大区主要分布于博厚、东英、波莲与皇桐镇的断裂带两侧各15 m范围区内,总面积为118.86 hm2;3)集生态敏感性、地质灾害风险与国土规划多元视野的海岸带深度空间管控分区,可较好地识别重要保护对象与关键保护区域,并使海岸带获得充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敏感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敏感性是测度区域沙漠化可能性的关键指标。鉴于沙漠化敏感性研究“重评价、缺框架”、“重格局、轻变化”的研究现状,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分析框架,构建了“气候条件—地表覆盖—植被恢复”沙漠化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2000、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除流动沙地(丘)外)沙漠化敏感性,结合县域人口密度开展了区域沙漠化防治分区。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以中度敏感区为主(27.04%),其次为轻度敏感区(25.53%)、不敏感区(22.96%)和高度敏感区(20.82%),极敏感区占比最小(3.65%),沙漠化敏感性呈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5年间,内蒙古自治区9.20%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等级降低,24.83%则趋于增强。研究区可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沙化治理区、综合发展区和生态移民区四大沙漠化防治区。  相似文献   

8.
以成土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湿度类型等5个生境因子为基础,建立湖南土壤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进行湖南土壤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结果表明,湖南省可以划分为极敏感区、敏感区、中等敏感区、不敏感区和极不敏感区等5个酸相对敏感性分区,分别占湖南省总面积的2.15%、30.02%、55.01%、10.56%和2.26%.  相似文献   

9.
在粤北石漠化地区选取不同石漠化阶段的样地,对其碳酸盐岩进行室内岩性溶蚀和野外模拟溶蚀试验,研究不同石漠化阶段碳酸盐岩溶蚀特点。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演化过程中,重度石漠化阶段是碳酸盐岩溶蚀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中,溶蚀过程从以化学溶蚀转为物理侵蚀为主。不同石漠化阶段不同环境中的碳酸盐岩溶蚀速度在地上50 cm处,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在地面0 cm处,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在地面下10 cm处,极重度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在地面下20 cm处,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在地面下30 cm处,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龙岩市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对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大的评价因素,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对龙岩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敏感区、不敏感区和很不敏感区5个不同类型区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建议,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市土地利用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面积共占全市的的53.56%,说明龙岩市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较高,应对全市作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民勤县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传华  赵军 《中国沙漠》2013,33(1):302-307
以民勤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维数倒数和分离度两个景观格局指标以及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3个生态系统敏感性因子构建景观类型生态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以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相结合,利用GIS技术对民勤近20年的生态环境演化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986-2006年间,民勤县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呈现急剧加速恶化态势。1986-2000年,生态环境呈逐级恶化趋势,且有一定规律,即只从生态好的级别向差的级别转化,很少出现生态环境改良的现象,说明该地区自然生态的调控能力几尽丧失,也表明在此期间人为改良行为较少;2000-2006年,生态环境呈越级恶化现象,并表现为无序状态,同时出现生态环境改良的现象,表明此期间,生态加剧恶化,同时人为在进行生态改良努力。  相似文献   

12.
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降水、地貌、土壤和植被因子对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划分为极敏感、相当敏感、敏感、较敏感和不敏感5个等级,并生成各单因素评价图。在Arcinfo中完成单因素图的叠加分析,得到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藏特殊高原环境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高低的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异,提出了西藏水土流失治理的优先区,为水利、公路和农牧等部门进行专题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岩溶生态系统特性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溶地区大范围内进行土壤侵蚀风险评价需要寻求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适合岩溶地区特点的评估模型,才能避免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失误。考虑岩溶地区碳酸盐岩成土速率低、存在石漠化等特点,选取土壤允许流失量和退化岩溶生态系统的基岩裸露率,结合年平均降水、坡度、植被指数,在生成各单因素评价图的基础上,在Arcview中完成单因素图的叠加分析,得到贵州省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图,并将其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强度敏感四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提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的优先区。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不仅影响地表137Cs总量的再分配,而且显著影响土壤137Cs剖面分布。坝上地区各类土地利用/覆盖条件下137Cs总量的再分配,显示该区总体处于风蚀环境,其中农田和撂荒地是风蚀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137Cs剖面分布则指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土壤风蚀/堆积过程的转换,蚀积过程的转换证实了风蚀重灾区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退耕还草,对控制土壤风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还认为,利用137Cs示踪方法计算土壤风蚀/堆积速率时,应格外注意样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共性与特点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以往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在比较土壤侵蚀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对这些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的共性与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有降雨、地形及土地利用;2、黄土高原各典型地区主要侵蚀类型为水蚀及重力侵蚀;主要侵蚀发生时间为汛期;主要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为具有垂直分带性;3、绥德地区侵蚀产沙强烈,天水地区侵蚀相对轻微,安塞地区各种侵蚀特征典型。西峰地区土壤侵蚀特殊。  相似文献   

16.
基于RUSLE的广东南岭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分析了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因子以及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评价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探讨不同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变化范围为8 181.52~14 621.56(MJ·mm)/(hm2·h·a),土壤可蚀性因子为0.146~0.238(t·hm2·h)/(hm2·MJ·mm),坡度坡长因子为0~612.615,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为0.101~1.183,土壤侵蚀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7 016.44和137.69 t/(km2·a),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低度敏感和较低敏感为主,不同影响因子在敏感性分区的变化范围不同,其中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对土壤侵蚀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贵州岩溶荒漠化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岩溶荒漠化是贵州岩溶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巨大。它是碳酸盐岩的侵蚀过程与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贵州碳酸盐岩区域侵蚀的地质背景,认为岩溶地区的碳酸盐岩侵蚀及地貌和生态环境特点、被侵蚀土粒的物质输送规律构成了岩溶荒漠化的自然基础,指出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并非风化成土过程,以及一般的土壤侵蚀指标并不能代表岩溶地区土壤侵蚀的真实情况。同时还分析了岩溶荒漠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向宁 《山地学报》2004,22(5):572-577
通过对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全面深入地调查,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研究,作者从区域稳定性问题、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矿山开采、重大工程活动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安宁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阐明了地质环境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为安宁河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以及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表明:安宁河并不安宁,流域新近构造活动强烈,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多种外动力地质现象极为发育,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加强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敏感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Karamay City is a typical mining city, relying on oil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fter 60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aramay has become the first large oilfield and an important base of the national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grid computing and overlay techniques, whils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aimed at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Karamay City 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we conducted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of Karamay.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evolution include soil erosion, land deserti-fication, soil salinization, and biodiversity reduction. The most significant disturbance factor from the activities of humans in this area is oilfield exploitation. This study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ecological problem sensitivity and integrate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Soil erosion is relatively sensitive, especially in Karamay district, Dushanzi district, north of Urho district and west of Baijiantan district, which is mainly a result of the vertical dropping slopes, serious rainfall ero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d woodland. (2) The main type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re represented by high and moderate grade sensitivities, and high and extremely high sensitive area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Karamay and Baijiantan districts. This is due to evaporation exceeding rainfall in these areas, and the soil mainly consists of sand and is seldom covered by vegetation. (3) The soil salinizatiion sensitivity grades are mainly moderate, high and extremely high. The highly sensitive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 of Baijiantan district, north and east of Karamay district and east of Urho district. The primary causes are evaporation exceeding rainfall and extreme human activities. (4) The main types of biodiversity sensitivity are light and moderate grade. Highly sensitive areas are loca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of Karamay district, north of the Baiyang River basin and parts of the wetland areas. (5) Oil fields development areas are highly ecologically sensitive,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oilfields of Urho district, western oilfields of Baijiantan district, northwestern oilfields of Karamay district and central oilfields of Dushanzi district. (6) The main types of integrate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re high and moderate. The high and extremely highly sensitive areas are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s of Karamay district, and southwest of Baijiantan distri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ill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monious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Karamay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