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土地登记制度既是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地籍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物权法的重要制度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提出,现今的土地登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急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以福州市各类土地的登记现状及统一登记的相关准备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统一登记制度优势,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从统一登记范围、统一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构、数据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统一登记制度的设立,并提出了平稳过渡、分阶段实施的设想,为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调查规划测绘院在办公楼前,正式挂出"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调查规划测绘院"的牌子。标志着测绘院的工作全面步入正轨。测绘院主要承担全市土地、矿产利用规划、技术保障和研究任务;负责全市国土资源领域的勘查任务;承担全市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价格动态监测和技术指导;承担全市地籍(变更)调查、宗地调查和权属确认,为土地登记和权属确认提供技术保障和基础数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整治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创新,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是顺利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权属调整的模式,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内蒙古土地整治权属调查的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权属调整工作的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解决权属调整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中国县级土地管理的主要依据.当前,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年度用地指标制度指令性过强、缺乏弹性,与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降低了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法律地位.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不做年度用地计划,在用途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用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能够很好的解决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应建立以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为核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切实实施需要相关法律体系和操作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日记者从乌海市海勃湾分局了解到,乌海市海勃湾分局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酌情考虑用地户实质性困难,及时为用地户解决问题,全力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工作。针对土地抵押登记过程中存在的内容和表格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的现象,乌海市海勃湾分局进行了及时的纠正,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谨、细致地做好土地抵押登记、发证工作,确保土地抵押登记发证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的需要,贺兰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宁夏第二测绘院实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核实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权属的真实情况,并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数据库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有关技术手段,构建图形、影像、权属全面一体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更好地对土地承包权属信息、承包地块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3,(1):54-54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依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登记办法》,进一步细化规范土地登记行为。  相似文献   

9.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视域下加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运用法治的理念分析城市化视域下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征收法治的缺憾,导致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存在法律制度规定上的冲突、农民集体利益代表的缺失、农村集体法定土地他项权利较少、农地产权价值分配错位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治需要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健全农地产权制度、公益性土地征收与非公益性土地征购制度、农地补偿制度、农地征收程序、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多样性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and flexibility of modern land use requires that cadastres need to manage information on the third and temporal (fourth) dimension.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egistration of legal space of utility networks in cadastre in this 3D + time (=4D) context. A requirement analysis in three countries that have methods to register utility networks complying with their legal,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structure (Turkey, the Netherlands and Queensland, Australia) is the basis for three alternatives for 4D cadastre to register utility networks. The three alternatives are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legal,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cadastral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and a prototype from the Netherlands. In this country by law utilit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al estate objects with obligatory registration of ownership and geometry.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3D space and separate temporal attributes approach (state-based model) is a very promising solution to maintain temporal changes of utility networks and that this approach is to be preferred above the current practice, where the 3D and temporal aspects are not considered when registering a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完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土地管理思路,土地储备作为政府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使政府在土地管理的实践中实现资源与资产并重的目标。在阐述土地储备的涵义、起源及其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储备的运行机制与最终目标,归纳了我国土地储备的基本做法,首次提出了城市土地储备的直接储备模式和间接土地储备模式概念,并提出了地方政府构建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分析海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土地征购制度建立目的,法律法规保障,运用模式等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特点,总结归纳系列启示,以期在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考察与评价,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结构中,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政策安排偏多,而土地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与间接干预政策安排不足。因此,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政府制度激励的不足,导致现行制度难以保护好土地。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和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逐步减少政府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将保护土地资源的手段从直接行政管制转向依靠市场和富有激励效应的制度上。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revenue category and legal concept of the Waste Land in Burma/Myanmar from its original application by the British colonial apparatu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its later use in tandem with Burma Army counterinsurgent tactics starting in the 1960s, and finally to the 2012 land laws and current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his adaptation of colonial ideas about territor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n ongoing civil war offers a new ang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tactic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flict and counterinsurgent strategies which crucially depended on giving local militias—both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high degrees of autonomy. The recent government changes, including the more civilian representation in parliament and its shift to engage with Western economies, raise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the military, as well as local autonomy and the rural peasantry's access to land. As increasing number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are poised to enter the Myanmar market, this article will revisit notions of land use and appropriation, and finally the role of the army and its changing relationship with Waste Lands.  相似文献   

16.
田富强 《干旱区地理》2017,40(3):640-646
基于实际粮食产量与抛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条件下粮食总产量关系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促进耕地红线制度改进。依据全国粮食总产量、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数据,构造2016-2033 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红线耦合的基本、法定、过渡、新型与理想耦合红线标准;分析阶段性耦合与可持续耦合两种升级路径。研究表明:2001-2015 年,全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耦合不足。据此,提出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抛荒治理面积挂钩的政策建议;在抛荒比例11.12%的条件下,新增单位面积建设用地,治理28.85 倍抛荒耕地;2017、2021、2025、2029、2033 年分别实现有效利用1.200×108 hm2、1.243×108 hm2、1.279×108 hm2、1.314×108 hm2、1.349×108 hm2 耕地,粮食总产量分别比基期增加4.838×106、2.4190×107、4.354 2×107、5.321 8×107、8.824 6×107 t;红线耦合系数分别达到0.882 471、0.909 740、0.937 008、0.950 643与1;有效利用耕地增加12.5%,粮食总产量提升14.2%。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综合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城市土地类别基准地价测算基础上,依据土地最高收益原则和最佳利用原则,并借用阿朗索竞租理论和边际分析法,可评估出城市土地的综合基准地价.本文概略说明了上述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苏南某一城市的综合基准地价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高新区地域价值结构的研究 ,阐述了不同用地类型地价比率和不同级别地价变化梯度 ,旨在建立动态基准地价体系 ,为今后及时把握地产市场价值的变化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变涵基准地价的概念及其在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等级折算的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补充耕地项目的选址和补充耕地的质量,是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利用等为基础,根据占用耕地的利用等别确定补充耕地的目标等别,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相关设计标准及土壤普查资料设定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后各因素的状态,采用农用地分等中利用等的评价方法评定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后的预期等别,以补充耕地目标等别与后备资源预期等别的对比关系为依据,提出了基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补充耕地项目后备资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