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文亮 《江西地质》1996,10(3):177-184
本文根据矿体产出形态和原岩类型将我省风化残积型金矿划分了七种类型,从矿床特征、构造、地貌、水文、母岩及土壤持化异常等方面,总结了江西风化残积型金矿的基本特征,厘定了风化残积型金矿含义;依据原岩性质的差异将全省划分为五种类型的风化残积土,并总结了其特征及其与风化残积型金矿之相应关系。文中对江西风化残积型金矿找矿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了江西风化残积型金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指出已知含金铜(多金属  相似文献   

2.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虞人育 《矿床地质》1994,13(1):28-37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 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l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l0-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10 ̄(-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贵州砂锅厂玄武岩-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0,17(4):242-248
通过对砂锅厂红土型金矿床化学组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研究,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床的物质来源,推断其矿源体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体)属微细侵染型金矿其矿石系黄铁矿化、毒砂化富金玄武质凝灰岩类风化的产物,初步分析了此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地球化学成分分类与物质来源示踪的新技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稳定性检验和地质样品溯源等方面,大多涉及岩浆岩的风化过程,尚未运用到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本文选取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区白云岩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调查白云岩在风化过程中地球化学基因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白云岩风化在成土阶段主要表现为白云石的淋失,在土壤演化阶段CaO、Na2O含量已淋失殆尽,其他元素因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化行为。化学风化指标CIA和WIG均可定量表征剖面中样品的风化程度,但CIA有可能反映的是白云岩源沉积物的风化程度,WIG则可以较好地表征白云岩的风化程度。基于稀土元素基因、岩性基因和矿化基因分析认为上芒岗金矿区风化剖面的母岩白云岩成分是相对均匀的,属于类中性成分且具金矿化异常特征,其稀土元素基因与上陆壳类似。依据矿化基因划分的矿化异常样品本身并不一定含矿,但具有成矿潜力。金矿化基因的矿化相似度R可以作为母岩是否可形成风化壳型金矿床的判据,这为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红土型金矿指产于红土风化壳中,金的富集与成矿均与红土风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金矿红土风化剖面一般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雨量1500~2000mm,产出地形较为平坦,其风化剖面自上而下分为:①腐植质红土层,厚0~2m;②上部红土层,厚0~5m;③含矿红土层,金矿赋存于豆状、球状或结核状铁矿物中,红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三水铝石、针铁矿、高岭石等;④杂色红土层;⑤半风化基岩层。红土风化作用过程顺序为:①碳酸盐型风化壳阶段;②高岭土型风化壳阶段;③砖红土型风化壳阶段。风化作用过程取决于化学溶解迁移(D)、机械迁移(T)及与之相关的雨量(R)、降雨特征、坡长(X)(指分水岭至坡底的水平距离)、坡度()及植被发育情况等。通常风化堆积模型如下:式中:z为土壤厚度,t为风化进行的时间,dz/dt表示风化堆积的速度(mm/a),Ps为土壤状态参数,D为化学迁移速率,T为机械迁移速率。计算表明,一般合矿红土风化剖面厚30~50m,其形成时限一般在1~10Ma之间。我国南方属热一亚热带地区,具备红土化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应注意普查这一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蛇屋山金矿产于以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体的倒转背斜及双重逆冲构造中;矿床属低温热液成因(原生金矿);浅部矿体,即缓倾斜断层构造岩中的原生金矿,经历了第三纪以来近亿年的风化淋滤改造,成为可露采、易堆浸的风化金矿床;矿石品位低,金呈微细粒浸染状。与美国卡林型金矿类比,该矿属卡林型金矿。蛇屋山卡林型金矿分为原生金矿和风化金矿两个亚类。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风化残积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通过系统总结江西省风化残积土,风化残积型金矿床(点)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厘定了风化残积型金矿含义,根据原岩性质的差异将全省划分为5种类型的风化残积土和7类风化残型金矿类型,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江西风化残蚀型金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江西风化残积型金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同时还提出了已知金铜体附近及其外围的风化残积土中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最佳有利地区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两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技术,本文选择北京怀柔云蒙山地区两个邻近的花岗岩风化剖面(编号为B和C)来分析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和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的属性特征。剖面B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变化为51.3~58.9,WIG的范围为89.4~68.6,属于初始风化程度;剖面C样品的CIA变化为52.4~78.4,WIG的范围为84.8~25.3,属于中等风化程度。这种邻近剖面风化程度的明显差异表明微环境对岩石风化产物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对于剖面底部新鲜花岗岩而言,岩性地球化学基因相似度在剖面B和C中的范围分别为85%~100%和90%~100%,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相似度范围分别为85%~100%和80%~100%。当相对于剖面顶部土壤样品时,岩性地球化学基因相似度在剖面B和C中的范围分别为80%~100%和90%~100%,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相似度范围分别为85%~100%和80%~100%。依据≥80%的基因相似度标准(区分基因是否相似),尽管两个剖面在风化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和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在两个剖面内部均表现出良好的遗传性和继承性,且在两个剖面之间体现出同源风化产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相对于理想金矿石(其金矿化基因为12020202020)而言,金矿化相似度在剖面B和C中的范围分别为25%~50%和30%~50%。依据≥40%的金矿化相似度(即样品与理想金矿石的金矿化相似度)作为存在金矿化异常的标准,在两个剖面中均可识别出厚度约1 m左右的矿化异常层位。因此,金矿化基因除了具有地球化学基因的属性(遗传性、继承性、相似性)外,其金矿化相似度(即相对于理想金矿石的相似度)也有可能作为金矿勘查中的一个地球化学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肯德可克金矿热水沉积层矽卡岩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水沉积成因层矽卡岩在青海省肯德可克金矿区非常发育。其产出特征,结构、构造及与岩体的关系等与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都有显著的区别,层矽卡岩是该区金矿化主要控矿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重要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储国正 《安徽地质》2011,21(2):114-118
狮子山矿田是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的矿田之一。矿田内矿床众多,矿床类型多样,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层控矽卡岩型、层控型与风化淋滤型矿床。本文对这些矿床类型的矿床形成机理做了粗浅探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区内139个主要风化矿床(点)中有近4成集中分布于中酸性岩浆岩风化区。新近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活跃,东亚季风盛行产生了湿热气候,致使近2.0×105 km 2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中酸性岩浆岩广泛出露并遭受强烈风化,大面积的厚层风化壳在低山丘陵地貌景观区得以保存,这为风化矿床的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等条件。广西中酸性岩浆岩风化作用形成的矿床主要包括残积型(以钛铁砂矿为代表)、淋积型(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代表)和残余型(以高岭土矿和膨润土矿为代表)三个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风化矿床在成矿条件上表现出显著的母岩专属性和风化环境偏在性,二者联合约束了风化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成矿类型。风化过程中复杂的水岩反应(淋积作用、残积作用和残余作用)是导致中酸性岩浆岩风化形成各类矿床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喜马拉雅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以斑岩体为中心,北衙矿区向外可划分为产于斑岩体内部的斑岩型铜金矿;产于斑岩与北衙组碳酸盐地层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金铜铁矿;产于围岩层间界面或破碎带中的低温热液型金、铅、锌、银多金属矿;以及外生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型金铁矿(和文言,2012,2014)。本文尝试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的钾质斑岩、蚀变斑岩、斑岩型矿石、矽卡岩、矽卡岩矿石、灰岩内热液脉型矿石、蚀变灰岩到灰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次生富集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茂基 《黄金地质》1996,2(4):15-20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以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的边缘相火山碎屑岩为矿源层的再造矿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卡林型金矿或其矿源层的风化淋滤产物。碳酸盐岩与粘土岩的交界面及细粒碎屑岩中的糜棱岩等的半透膜渗析效应,在金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矽卡岩矿物特征是确定矽卡岩矿床成因的关键证据之一。曹家坝钨矿床是湘中盆地新探明的大型钨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灰岩与跳马涧组碎屑岩之间硅钙界面附近。矿区内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但是未见到岩浆岩。文章通过钻孔编录、矿物的显微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曹家坝钨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曹家坝钨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石榴子石存在早、晚2个阶段,早阶段石榴子石以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为主,晚阶段以钙铝榴石和铁铝榴石-锰铝榴石为主;辉石以钙铁辉石为主;绿泥石主要是铁镁绿泥石。根据矽卡岩的矿物特征,结合发育磁黄铁矿和伴生金矿化等特征,提出曹家坝钨矿床可能是还原性远端矽卡岩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6.
西藏扎囊县克鲁铜金矿找矿远景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5,24(2):65-71
在总结克鲁铜金矿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属中高温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成因为主。通过对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对克鲁铜金矿的深部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做出了预测,初步认为克鲁铜金矿的深部及西侧找矿潜力大.是寻找隐伏-半隐伏的矽卡岩型或斑岩型铜金矿的重要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云南龙陵杨梅田铁铜矿体呈不规则的层状、透镜体、脉状产于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灰岩与隐伏岩体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中.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层间构造及硅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等矿化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其与锰质矽卡岩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福建省铅锌矿床概括为五种类型,以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沉积(火山沉积)-改造型和矽卡岩型最为重要;含锰和锰质矽卡岩化对中酸性岩体外接触带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层间构造破碎带内的矽卡岩矿床形成,以及晚元古代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初始矿源层的顺层渗滤交代、叠加改造和矿体最终定位均起重要作用;广泛发育的锰质矽卡岩建造与其所处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及中新生代强烈构造-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岩石风化与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岩石风化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岩石的风化机理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湘西地区陡山沱组黑色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岩石中的化学成分将随风化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陡山沱组黑色岩石风化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翼飞  许善任 《云南地质》1990,9(3):165-185
滇东地区的富磷矿床,系风化富集形成,原生含矿层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富集成矿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原生含矿层的岩相、岩性、含磷丰度,区内的含磷层均为白云质磷块岩;外在因素首先是具备地表渗流水和地下环流水的储集、渗透、运移的条件,风化富集深度限于地下潜水面以上。富磷矿床处于地形平缓区,多系顺向坡,岩层倾斜平缓,盖层为白云岩或石英砂岩,其厚度一般小于30米。判别本区风化富集磷矿的定量指标主要依据化学组分及其相关比值。笔者采用碳酸盐(特别是CO_2)含量来标定磷矿石的风化强度。风化磷矿石经简易的工艺流程(擦洗脱泥)即可获得优质精矿。磷矿风化矿的勘查方法有其独特性,研究矿床本身的同时要研究其富集的自然地理因素,地表与深部地质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