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立伟  吕涛  杨球玉  耿学勇 《地质通报》2009,28(8):1103-1107
为了评价田湾核电站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该核电站三、四期工程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克服了极限平衡法未能考虑材料本构关系的不足,因而更能贴近实际模拟分析边坡的稳定状态,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烈度区九龙山黄土高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问题,调查分析了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所在区域构造活动与分布特征。在考察动荷载循环、往复作用下黄土反应敏感性及动强度参数,以及沿坡高确定地震惯性力反应地震作用大小的基础上,将强度参数折减与有限差分方法结合,从而形成了边坡的拟静力强度折减有限差分分析方法。通过九龙山土边坡拟静力强度折减三维有限差分法计算分析,得到了强度折减条件下边坡的位移场和应力场,边坡关键点位移与折减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黄土高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其分析结果与传统的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确定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边坡拟静力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某滑坡蓄水后的三维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了三维稳定性计算和分析,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蓄水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蓄水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淹没区,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边坡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为1.20。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算例,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更加直观的得到坡体的实际破坏形式,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接近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显示出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滑坡体岩体破碎、地下水丰富、坡体含水量高、滑坡面积大、厚度小、稳定性差等特点,选取青海省麦秀山1^#滑坡为例。结合麦秀山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基于强度折减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滑体岩土体强度指标的折减,模拟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当边坡的塑性区由坡脚贯通至坡顶、坡体上特征点的位移值产生突变,且无限制的增长时,认为边坡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即为滑坡的稳定系数,同时可得到滑坡失稳破坏的潜在滑动带,以揭示滑坡的失稳破坏机理。分析计算表明:强度折减法不仅能够模拟出滑坡渐进破坏的过程,而且所求得的稳定系数更符合滑坡的实际状态,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将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运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基于Drucker-Prager(D-P)屈服准则,采用力和位移的收敛标准作为破坏判据,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当折减系数达到某一数值时,非线性有限元静力计算将不收敛,滑面上的位移将产生突变,边坡内一定幅值的广义剪应变自坡底向坡顶贯通,此时认为边坡已破坏,并定义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稳定系数。文中以韩城煤矿节理岩质边坡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与并与传统的Bishop法、Janbu法等方法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实际情况,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接近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显示出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力学、几何参数对土质边坡稳定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FLAC2D有限差分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不同条件下的48个土质边坡的稳定系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建立边坡的灰关联数据矩阵,并对数据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变化与边坡稳定系数之间的灰关联系数和灰关联度,从而确定各因素对土质边坡稳定系数变化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土体的粘聚力、重度、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敏感,剪胀角、坡角、坡高的影响次之,为实际边坡工程的合理有效设计及边坡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折减土体强度,代入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直至计算不收敛,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安全系数。结合工程实例,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利用瑞典圆弧法,结合岩土工程设计类软件天汉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边坡稳定性,并对安全系数进行对比,3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安全系数差别不大,安全系数精度都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研究中的问题,在分析传统强度折减法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双参数强度折减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强度折减本质的讨论,分析目前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研究中折减路径、综合稳定性系数、结果验证三方面的问题。分析表明:基于强度储备的强度折减法,强度折减法的本质是对抗剪强度τf进行折减;双参数强度折减法对折减路径的选择上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且改变了边坡原有抗剪强度参数;综合稳定性系数的确定缺乏理论证明,无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其结果不适用于非均质边坡;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偏离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实质,使得数值计算的结果失真。  相似文献   

10.
韩龙强  吴顺川  李志鹏 《岩土力学》2016,37(Z2):690-696
针对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开展了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边坡的失稳过程是一个渐进累积破坏过程,破坏过程中各强度参数的衰减程度不同,在强度折减法中对应的折减系数也不同,不同折减系数间关系的确定及其综合安全系数的定义值得深入探讨。首先从岩体材料软化(硬化)特性出发,根据岩体强度参数从峰值强度到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推导了Hoek-Brown破坏准则中3个强度参数折减系数间的数学关系式,然后以折减前后滑面上抗滑力之比定义综合安全系数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可有效应用于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西南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结合现场调查在地表看到的地质现象,以及钻孔岩芯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降雨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宏观定性评价。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堆积体具有多期次复合成因的特征,是怒江峡谷岸坡演化的典型模式之一,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堆积体成因机制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模式。由于该堆积体边坡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其处于重要工程部位的特点,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边坡在天然状态、暴雨、地震等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暴雨等工况下可能的局部加固处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并为流域内类似成因和结构的堆积体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春秋  肖大平 《岩土力学》2007,28(Z1):905-908
通过对复合地基加固路堤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当路堤的稳定性由复合地基决定时,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岩土有限元软件Plaxis中的强度折减法可得到合理的路堤稳定性分析结果。对复合地基中桩体破坏模式的分析认为,桩体发生非剪断破坏之外的弯曲、转动、拉伸等破坏模式是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由此进一步指出,当处理存在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边坡稳定问题时,极限平衡法的分析结果可能会高估了边坡的稳定性,应慎重判别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董金玉  王东  杨继红  黄志全 《岩土力学》2013,34(Z1):252-258
以陈家坝场镇滑坡为例,通过对都坝河阶地的调查,概化出了都坝河阶地模型;根据对陈家坝滑坡的地貌学分析,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剖面对比,发现陈家坝滑坡位于都坝河的二级阶地上,是大型阶地型地震滑坡;通过陈家坝阶地地震滑坡的地形地貌、物质组成和岩土体力学性质室内试验分析,对其成因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陡倾的地形条件、松散的物质条件以及滑坡区前后缘高差大构成了滑坡的基本条件,而地震波反复剪切作用下饱和滑带土的残余剪切强度低和距离断裂带较近的强地震动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对滑坡阶地模型概化的基础上,考虑滑坡的三维空间效应,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其在自然状态、暴雨、地震等工况下进行了三维稳定性分析评价,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滑坡潜在三维不稳定的区域。这些分析对阶地型地震滑坡失稳机制的研究及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边坡失稳产生的灾害不仅会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目前,滑坡灾害已与地震、火山并列成为全球3大地质灾害之一,其中由水库水位变化诱发的滑坡近来得到重视。因此,建立合理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预测以及防控滑坡灾害十分重要。实际中的边坡失稳过程往往在多种荷载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但现有边坡极限分析等稳定性解析方法偏重于考虑单一荷载因素,难以合理考虑多类荷载耦合作用条件,缺乏对边坡稳定性依赖加载过程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本文在极限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将水库区边坡所受荷载凝练为水位上升与坡顶加载的耦合作用。将水位荷载简化为水位线以下土体受到浮力以及黏聚力的减小,建立了一个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通过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随坡顶荷载增加单调下降,而随水位上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非单调变化。因此,坡顶荷载与水位上升耦合加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对于加载过程具有显著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从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分析岩石边坡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上影响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和工程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出发建立关系矩阵,进一步得到它们各自权重,并求得岩体不稳定性指数(RMII);通过观察实际变形边坡影响料大的地质因素是同现及其作用程度计算出可预报性估值(PR)。结合实验对两者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mploys the finite element upper bound and lower bound limit analysi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inhomogeneous rock slop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ability number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 solutions are bracketed within ±10.5% or better, and the stability numbers obtained are presented in rock slope stability charts. These stability charts can provide a convenient tool for preliminary stability designs of inhomogeneous rock slopes. Various recommended blasting damage zones are considered, and disturbance factors are used to represent damage levels. Results showed that rock mass disturbance coul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of rock slop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某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花岗岩矿岩土体主要有填土、粉质粘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含泥中粗砂、粘土、残积砂质粘土,其下为花岗岩基岩。边坡最大高度75m,其中残积土层以上的土质边坡高度约50m。本文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潜在的破坏模式及各个滑动部分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本边坡存在3个潜在滑动面,其中两个为浅层滑动面,另一个为深层滑动面。两个浅层滑动面的稳定系数在1.13~1.17,处于临界状态。深层滑动面稳定性系数在1.29,目前尚处在相对稳定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如下加固措施:(1)对滑坡体进行削坡处理;(2)在其滑动面下方设置抗滑台阶;(3)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合肋柱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8.
斜坡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古交市炉峪口煤矿斜坡的工程地质调查研究 ,确定了影响该斜坡稳定性的四类 2 0项主要影响因素 ,并应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炉峪口煤矿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斜坡的实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9.
水库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其准确评价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克服传统的正态云模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云模型特征值取值不统一以及使用期望隶属度而非实际隶属度两个问题,提出了改进型正态云模型,并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开发了便于模型应用的程序。选取影响水库边坡稳定性的12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程序生成各评价指标在各稳定性等级的综合隶属度云模型,接着使用改进的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应权重,最后将平均综合隶属度最高值所在的级别确定为边坡的稳定性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34个水电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实例,并将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推荐的CSMR法及这些边坡的实际状态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比CSMR法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可供公路、铁路或建筑等其他岩质边坡在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occurrences of slope failures are frequent in Idukki district of Kerala state particularly along the road cuttings and hill slopes causing disruption in traffic,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This demand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of slopes along the hill roads. This paper deals with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typical hard rock profile at Chuzhappu and a lateritic profile at Kumili along the road connecting Kottayam and Kumili. A large number of factors have been examined and studied; the orientation of discontinuitie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ajor inh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slope instability along Chuzhappu hard rock profile. These have been analysed carefully using stereographic/equal area projec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vulnerability to slope failure and to understand the type of rock slide that can occur in this profile. The buoyant force of water acting along the discontinuities after heavy rain storm further aids the down slope movement. As the laterite slope is mostly homogeneous, Bishops method and Swedish method were adopted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terite slope at Kumili. The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effic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employed in soil mechanics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laterite slope.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are compared by actual field conditions. The stability assessment indicates that two sectors at Chuzhappu and one sector at Kumili profile are at the geo-technical threshold of failure, when piezometric head rises during rainstorm.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se methods are highly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Factor of Safety in profile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