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后咱们就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地灾一旦发生,地灾预警会及时通知我们避险,大家就按这张地灾明白卡上的安全流程图撤走。对怎样防地灾,咱们总算是心中有数了。"4月12日,笔者在博爱县寨豁乡老马岭村地灾隐患点了解防灾避险情况时,  相似文献   

2.
入汛以来,宁海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排查、复查、会诊等方式,对全县48处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体检”,以确保全县2200名涉灾群众平安度汛。各乡镇国土所借助发放防灾避险明白牌之机,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着重检查监测标志设置是否合理、监测记录是否准确、监测预警措施是否到位。对裂变情况加剧、威胁群众较多的地灾隐患点,迅速上报县国土局。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继续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充分依靠群测群防,盯紧盯牢地灾隐患点,强化监测预警和临灾应急避险,确保库区长治久安。"——7月12~13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巡查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昌县采取五项措施推进地质灾害搬迁工作,经过近十多年努力,截至10月18日,完成全省滑坡规模最大村——新昌县回山镇下山村滑坡体825万立方米。受地灾威胁205户625人的整村搬迁项目。推进整村搬迁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结合乡镇集聚进行推进。在回山镇集镇所在地划拨近30亩土地,用作下山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以优质地块吸引搬迁户搬迁,既解决地灾避险安置问题,又推进集镇集聚建设。落实专项资金进行推进。由县财政落实专项资金近35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不仅知道家附近的滑坡威胁我们的安全,如果地质灾害发生,我们还会按照这张卡上的流程图撤离到安全地带。""有了这个卡啊,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地质灾害的威胁了。"6月18日,在博爱县寨豁乡老马岭村地质灾害隐患点了解防灾避险的情况时,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位于博爱县北部山区的寨豁乡地表风化严重,岩体较松散,是地面裂缝、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多发地区。经今年3月份以来的排查,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处。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广西地质灾害形势异常严峻,广西国土资源系统为加固地质灾害"生命工程"防线,采取了全面升级群测群防体系,强化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地灾知识宣传,切实提高防灾避险的能力与和水平,确保八桂  相似文献   

7.
一、积极预防,抓好源头管理 既然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那么首先我们就应紧紧抓住引发灾害的源头,进行致灾前后的预防干预,包括对新批建建筑物避免发生地质灾害的预防,对还未存在隐患的旧建筑物地质灾害的控制预防以及对于存在隐患的旧建筑物进行搬迁避险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一、积极预防,抓好源头管理 既然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那么首先我们就应紧紧抓住引发灾害的源头,进行致灾前后的预防干预,包括对新批建建筑物避免发生地质灾害的预防,对还未存在隐患的旧建筑物地质灾害的控制预防以及对于存在隐患的旧建筑物进行搬迁避险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地质灾害(以下简称地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进入新时代后,人们对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预测、搬迁、工程治理等防治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地灾防治工作的需要,如何就新时代的特点实现高效的地灾防治,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因此,笔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7月10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培训会在三门峡举行,培训期间在陕县张湾乡张赵村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演练。这次演练从预判、预警、转移群众到安置,组织严密,行动迅速,配合默契,所有程序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地市的一致好评。其实,地灾演练只是陕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小部分。近年来,为确保群众安全度汛,陕县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  相似文献   

11.
正6月6日上午,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党支部带领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同志一行8人,深入到抚顺县上马乡洋湖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向当地居民详细讲解了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逃生的有关知识,同时向当地村民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手册。本次活动是响应辽宁省委建立每月第一个周一党日制度,深入实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汛期地灾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通过这次活动,当地村民进一步掌握了逃生避  相似文献   

12.
李响 《国土资源》2014,(8):14-15
正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期。全国地灾灾情怎样?趋势如何?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日前,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谈及目前全国地灾总体情况,关凤峻特别强调:"虽然上半年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大幅减少,但全国地灾灾情同比较重。"地质环境司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5247起,造成71人死亡、25人失踪、5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关凤峻告诉记者,与去年同上半年灾情较重,相较去年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荥阳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在辖区开展拉网式地灾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涉及102个行政村,1.86万余人。这次排查的重点为农村居民点、城镇(村镇)规划建设区、煤矿等矿山企业范围、公路与铁路沿线、旅游景点、学校周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段。排查工作要求做到不留死角,逐点详细排查并登记造册,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工作明白卡"与"避险明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携风裹雨席卷浙江,全省多地出现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截至8月11日16时,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共收到灾(险)情报告116起,其中灾情55起,险情61起;成功避险3起,共避免12人伤亡。台风"利奇马"风力超强、雨量超大、范围超广、破坏力超大。为迎战"利奇马",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严阵以待、迅速行动,全力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4项工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一是防灾宣教到位。各国土资源所充分利用广播、横幅、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和防灾避险、灾害自救常识进行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处置能力。截至  相似文献   

16.
地处四川省华蓥山中段西缘的华蓥市,1985年至1989年仅5年时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282人,平均每年死亡多达56.4人。然而,1990年至今的15年间,在这块地灾频发的地方,却出现了地灾“零死亡”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InSAR)是获取地表形变的重要手段, 由于InSAR数据获取的限制和数据处理中产生的精度误差等问题, 在地灾隐患识别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联合地质灾害本身进行分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SAR技术与研究区孕灾背景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三峡库区巴东段的地灾隐患识别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ALOS-2 PALSAR雷达影像, 应用时序InSAR技术得到了研究区的变形空间分布和变化速率, 并结合研究区的孕灾背景, 将易发性等级、坡度、工程岩组和是否与灾害目录重叠4个指标作为地灾隐患判别的指标, 综合识别出19处疑似地灾隐患区, 然后对疑似地灾隐患区进行了逐一野外核查, 经验证地灾隐患识别成功率为78.9%。研究成果证明了将InSAR技术和孕灾背景相结合进行地灾隐患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可在区域灾害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嵊州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113余处,为浙江省地质灾害重灾县(市)之一,因此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嵊州市自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工作以来,已有1260户通过地质灾害避险安置转移至安全地带异地安  相似文献   

19.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布并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灾防治工作的规划。《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山区丘陵区地灾调查,开展平原区地灾调查,掌握我国地灾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在地灾重点防治区的县(市)建立相对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立专业监测网;地灾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推进到市、县;分散的受地灾严重威胁的居民逐步得到搬迁;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风景名胜区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灾隐患点逐步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20.
8月5日,方城县古庄店国土资源所闯进一位中年男子,他气呼呼地向所里反映:“俺承包的责任田没法儿种庄稼了,咱们所里管不管?要是不管,俺就到县里上访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