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激光光学净化室自动控制恒温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自动风流循环、净化空气,自动控制加热器使净化室内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从而保证光学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新设计是建立在只具有风机、加热器两套人工控制装置的原设计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文技术的进步,天文望远镜系统组件日趋复杂化,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望远镜进行常规观测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执行一个完整的观测计划需要不同设备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因此,具有一个高效的底层通信框架是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成功的关键。ZeroMQ是一个高性能的网络通信程序库,提供了多种基础的通信模型,可用于构建复杂的分布式程序,非常适合天文望远镜观测控制这样的分布式、多种通信模式并存和低延迟要求的场合。回顾了在望远镜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CORBA,DCOM,原生Socket等网络技术,给出了基于ZeroMQ的新一代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通信框架的总体设计,讨论了套接字设计、消息模型设计、序列化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子午环光栏自动控制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控制原理,结果表明,该控制部分设计合理大大简便了操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子午环光栏自动控制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控制原理.结果表明,该控制部分设计合理大大简便了操作.  相似文献   

5.
液晶显示器(LCD)工作电压低、功耗小、能与CMOS电路匹配;且显示柔和、字迹清晰、重量轻、可靠性高、寿命长,自问世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用途之广远远超过了其它发光器件。在自动化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采用液晶显示与仪器对接,尽管其接口电路较传统的LED显示器复杂,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正得到广泛地应用。现介绍一种单片机LCD显示器接口的设计。在使用步进电机进行精密自动控制的系统中,利用803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加之使用8255并行接口,可实现移位显示,也可适时显示转角信息和检测信息。该设计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可用于天文仪器的精密定位、扫描以及其它自控监示系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米波 (2 30~ 30 0MHz)、分米波 (0 .7~0 .4GHz)频谱观测系统及 1 0m射电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星型拓扑”对等网的建立。通过该网络 ,不但实现了光盘刻录机、激光打印机等资源共享 ,而且还为解决由于太阳射电频谱高时间分辨率和高频率分辨率观测带来的大数据量处理和存储找到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米波(230~300MHz)、分米波(0.7~0.4GHz)频谱观测系统及10m射电望远镜自动控制系统“星型拓扑”对等网的建立。该网络,不但 实现了光盘刻录机、激光打印机等资源共享,而且还为解决由于太阳射电频谱高时间分辨率和高频率分辨率观测带来的大数据量处理和存储找到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在十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自动控制中,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原理,应用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兴隆观测基地85cm天文望远镜圆顶及天窗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情况,给出了基于PLC控制器及Modbus通信协议的控制原理,以及系统中执行器、传感器等各部分的实现方法.本系统是兴隆观测基地实施圆顶通用化控制技术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丽江2.4 m望远镜的圆顶采用方位随动和滑动式天窗的超半球结构,起初为改善因圆顶和望远镜终端电子设备引起的内外大气湍流,设计了大面积的多组机械式侧窗。但由于高平台手动操作危险、缓慢、不精确且易损坏,为实现侧窗稳定的多组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STM32板的嵌入式圆顶侧窗自动控制系统,利用WiFi模块、串口模块和手柄实现侧窗的远程和多通道控制。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圆顶位置信息等使系统能根据气象阈值进行预警、自动开合,并尽量减小风对望远镜振动的影响。侧窗控制系统的设计可满足上层系统集成的需要。该系统稳定可靠,能满足侧窗的自主运行与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短程方位标的自动控制,光子探测和数据的处理归算三个部分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以及检测结果。1992年到1993年二年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短程方位标的测试精度可达±0.″45。  相似文献   

12.
2.4m望远镜远程观测系统的初步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观测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云南天文台将在2.4m望远镜的Robotic System的基础上建立一套2.4m望远镜远程观测系统。作者对该系统具体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3.
FocusGEO是上海天文台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系统,与大部分商用成熟的天文望远镜相比缺乏标准的硬件底层驱动,同时受运行环境的限制,无法设计开发基于Linux的RTS2或基于Windows的ASCOM的全自动软件系统。研究团队针对FocusGEO的特殊需求,自行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的软件系统,可实现望远镜自动观测、资料实时处理、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等过程。介绍了软件系统的实现框架、整体流程和数据并行处理的原理,并重点讨论图像实时转换与传输和数据实时处理与入库的实现方法。长时间的观测运行表明,软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为非通用望远镜系统的自动控制软件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自动控制射电接收机中频衰减的两种方法:光电检测自动控制和微计算机控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并叙述了对衰减信号的事后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分布逼近的卡尔曼滤波及其在星载GPS卫星定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江飞  黄珹 《天文学报》2005,46(1):55-61
探讨了利用推广卡尔曼滤波估计非线性系统状态时存在的问题,进而简要介绍了目前自动控制领域广泛使用的分布逼近的卡尔曼滤波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考虑到卫星定轨中系统的动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存在严重非线性的情形,提出了将UKF用于星载GPS卫星定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UKF的性能要优于推广卡尔曼滤波.  相似文献   

16.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将被建成,会产生大量的星系光谱数据。根据天文数据的积累过程,我们设计基于数据仓库的星系光谱分类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星系光谱的特征,数据仓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星系光谱自动分类系统的步骤,并给出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天文台将在2.4m望远镜建立远程观测系统。由于远程观测系统通过网络实现通信,必然会面临网络上的各种威胁。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损失。在对现在望远镜网络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安全的网络结构,并实现了具有入侵检测功能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初步保障了2.4m望远镜网络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由于1 m太阳望远镜采用圆顶移开并远离望远镜的敞开式观测模式,使得望远镜跟踪系统受风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观测时图像随风出现较大幅度的低频抖动。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望远镜现有的光学系统和风载影响下焦面图像抖动的特点,在氧化钛高分辨率成像通道中设计了基于二维摆镜的图像稳定系统。然后根据二维摆镜系统的实测特性,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设计控制器。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表明,在五到六级风作用的情况下,摆镜图像稳定系统工作在25 Hz就能将1 m太阳望远镜焦面图像抖动的均方根值控制在0.5″以内,表明二维摆镜的图像稳定系统可以稳定望远镜由随机风载引起的图像抖动。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天文台Hα全日面望远镜是云南天文台太阳观测的主要仪器之一。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望远镜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还在以每天1~2Gbyte的速度增长。为了保存这些数据,便于进行数据共享,建立了Hα全日面观测数据服务系统。硬件方面,采用DAS+NAS的存储方案;软件方面采用PHP+MySQL的方案。本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查询和数据下载,并已经正常运行了半年左右。介绍了这一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基本结构。由于这一系统更多的是为澄江1m红外太阳塔的有关系统的设计提供经验和参照,因此在文中相关部分初步讨论了某些针对澄江1m红外太阳塔有关系统的考虑。  相似文献   

20.
从设计、制作和测试方法方面介绍了一种制冷接收机低温杜瓦温度监测系统.主要阐述了低温杜瓦对温度监测系统的要求,根据要求合理设计,涉及到各种器件参数的选择以及布局制板等问题,为高精度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采用多路模拟输入通道即集中采集方式,根据系统的需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块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完成的温度监测系统先后经调试校准、实验室模拟测试以及安装在乌鲁木齐25m射电望远镜18cm制冷双极化接收机上测试,各项设计功能都能很好地实现,并且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