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芸  陈锁忠 《江苏地质》2001,25(2):101-105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地区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同时,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考虑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天津平原地下水可开采量与确定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较,天津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小,为适宜开采层位。地面沉降控制在10 mm/a,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68亿m3/a。中部平原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在技术经济上鼓励开采,可开采量为1.64亿m3/a;山前平原地下水现状开采强度未引起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开采强度适当,可开采量为2.79亿m3/a。天津平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地下水总的可开采量为7.11亿m3/a。  相似文献   

3.
董迎春 《地下水》2018,(6):68-69,76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是一种缓变型地质灾害。安徽省宿州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供水长期依赖下水,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了地面沉降危害,制约了宿州市规划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地面沉降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地面沉降易发区进行了详细划分,提出应通过压缩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开采层位、将供水系统由集中型改为分散型和加强组织管理等控制措施,防止地面沉降灾害的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4.
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锁忠  闾国年  黄家柱 《水文》2002,22(1):4-7,11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了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同时,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考虑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天津市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天津市提出了“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人工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等控制地面沉降的3大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控制地面沉降效果明显。如何解决地下水开发与控制地面沉降的关系,更好的贯彻这3大技术措施,是该文编写的初衷。即在开采同样地下水量的情况下,如何使地面沉降量最小;或在地面沉降量容许的情况下,如何开采最大量的地下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是治理地面沉降的根本措施,亦即如何压缩采水量或调整开采层次会达到最好效果。论文对天津市某区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年累计开采量、累计沉降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累计沉降量及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元相关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地下水开采层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相关程度。以此为该区控制地面沉降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平原中、东部及滨海地区为例,根据地面沉降量反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构成,确定了由含水层及粘性土压密所释放的水量分别为多年累积开采量的24.36%和36.45%,并根据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资料的深入分析,推测在未来的地下水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可获得来自系统外部的补给量将不大于总开采量的4%,由此获得了深层地下水资源属性及合理评价的新认识。中国法分类号P641.7,P641.8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水量.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融有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抽汲地下水造成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现象,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较为普遍的现象。由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性及其发展的日趋严重性,已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在上海,从一九二○年抽用地下水以来,沉降中心区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二点六米,最大的年沉降量为10厘米,年沉降的速率随着年抽用地下水量的增加而加剧。一九六六年起,采取压缩与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人工注水、以及开采层次的调整等对策措施以后,目前已使上海地区的地面沉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年复一年地周期性地抽汲地下水和人  相似文献   

9.
唐山沿海地区经济在迅速发展,沿海地区城市化规模在扩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地面沉降加剧.文中分析了唐山沿海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为3个含水层、3个弱透水层,共6个压缩层.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和垂向一维压缩完全耦合模型.采用25a的观测资料校正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性和适用性.预测了10a末的地面沉降;当地下水以现有开采量开采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192.3mm, 10a沉降352.3mm,沉降速率为35.23mma-1;当地下水的开采量在现有开采量的基础上增加10%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260.8mm, 10a沉降420.8mm,沉降速率为42.08mma-1; 当地下水的开采量在现有开采量的基础上减小10%时,沉降中心累计达1088.7mm, 10a沉降247.9mm,沉降速率为24.79mma-1.增大10%的地下水开采量, 10a地面沉降量增加68.5mm;减少10%的地下水开采量, 10a地面沉降量减少104.4mm.因此,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是控制地面沉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中国北方平原地区第四纪河流冲积形成的多元地层结构的特点,概述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地面沉降危害.依据阜阳市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历史,采用-维固结模型计算了土力学参数,预测了不同地下水水位的地面沉降量,提出了调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水位、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中国北方平原地区第四纪河流冲积形成的多元地层结构的特点,概述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地面沉降危害.依据阜阳市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历史,采用-维固结模型计算了土力学参数,预测了不同地下水水位的地面沉降量,提出了调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水位、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证实地面沉降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地面累计沉降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运用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及一维团结理论,对地面沉降极限量进行估量,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对能源基地建设及缓解其水资源紧缺状况十分重要。在分析南梁白豹地区的地下水开采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典型地区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通过模拟计算不同单井开采量、不同井间距开采方案作用下的降落漏斗形态,对该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内地下水开采井应布设在较大的河谷区,以线状井排方式开采,以截取河流排泄量为开采量,地下水线状开采强度以不超过(0.02~0.03)×104m3/(d·km)为宜。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2001,23(1):8-11
我国北方地下水超采地区,引发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和地下水质污染等问题。而在尚未或很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河水灌区,仍然存在着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治理地下水环境问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井灌区拦蓄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水回补地下水,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地下微咸水及经过处理的污水发展灌溉,治理污染源防治地下水污染,提高用水效率,采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控制和减少地正点水开采量,并需跨流域调水补源。  相似文献   

15.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1):19-20
大同市市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地下水源,但多年来一直处于超采状态,现状年开采量已占允许开采量的150%,致使地下水可利用量逐年减少,同时过量的地下水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及产生地裂隙等。本文总结归纳出了几个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与地下水超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日本、意大利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充分压缩的细粒沉积物中水的释放,伴随着沉积物压缩而发生地面沉降,模拟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因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在美国西南部一个地面沉降的研究实例中,应用了三种方法计算了区域地下水流模型中的地面沉降,这些方法是美国地调所在建立的单体有限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4)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形成了大规模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从单井开采量、区域总开采量、不同深度开采等方面分析深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全面分析深层地下水开采和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线性趋势显著,由此得出地面沉降主要是由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导致的。为控制地面沉降,采用水量均衡法方法计算城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应小于47 945 m3/d,该结果为后续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理论基础,使得防治工作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型计算及预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本文利用非稳定准三维水流--一维沉降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解,以上海行政区为计算区域,对1981-1992年地下水采灌量、水位及土层变形量等实测资料进行数值模拟,利用1993-1998年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所确定的数学模型是合理可信的,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流场和地面沉降的预报。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津市平原区地面沉降主要由地下水大量开采引起,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已成为天津市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将研究区概化为6个含水层组,地下水流考虑三维非稳定流,地面沉降选用一维固结压缩模型,运用地下水流模型Modflow 2005和地面沉降模拟模块 Sub,建立了天津市平原区地下水流-地面沉降数值耦合模型,模型面积为1.1×104 km2,利用1998-2008年地下水位等值线、过程线、地面沉降过程线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表明,在多年开采条件下,越流补给、压缩释水、侧向边界流入分别占深层含水层补给量的41.84%、32.15%和24.17%。将调试后的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实施后地下水控采条件下的地面沉降趋势预测,显示出停采或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减缓地面沉降下降速度,且表现出开采层位越往下,地面沉降恢复难度越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城区地下水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延恩  韩汝钊  李念国 《地下水》2003,25(4):243-244
济宁市城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环境的变化.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岩层在上覆土层压力和建筑物荷栽的作用下,压缩变形,产生地面沉降,地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透,使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