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地震学会举办的 2 0 0 3年全国青少年地震科技夏令营于 2 0 0 3年 8月 2 1~ 2 7日在北京开营。来自北京、内蒙古、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 8个地区的 4 5位热爱地震科学的大、中、小学营员参加了这次活动。本届夏令营开营式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椿镛在开营式上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就夏令营的行程安排、注意事项逐一做了介绍。会后 ,夏令营还组织营员们观看了地震科普宣传资料录像片 ,参观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监测台网。夏…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震动态》2004,(4):20-20
20 0 4年2月2 6—2 9日,2 0 0 4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协和中国地震学会等1 8个全国性学会的1 0 2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围绕气圈、水圈、地圈和火圈内的诸多灾种2 0 0 3年的发生情况和2 0 0 4年的发生趋势展开了学术交流。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张国民研究员和张晓东研究员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向会议提交了“2 0 0 4年度我国地震趋势及对策和建议”的报告。会议形成的文件《2 0 0 4年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将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减轻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减…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动态》2004,(1):47-47
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6~ 2 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拓展地震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和领域及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刘志远主任、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地震局杜甫来副局长、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网络部王宜主任…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30日至8月8日,中国地震学会与日本地震学会在日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少年赴日地震科技考察夏令营”活动。中国地震学会派出由张国民副理事长为团长、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共58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于2008年12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220篇,经评审,从中遴选了170多篇汇编出版了<国际地震动态: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系统的单位的26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2 0 0 4年 7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并正式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本次学术大会有以下特点 :参加本次学术大会的代表将有机会参加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将根据各分会场学术交流的情况 ,选出优秀科技论文向《地震学报》推荐发表。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将进行现场报告。学术大会将组织代表进行地震地质科技考察。现将本次学术大会征文…  相似文献   

7.
2001年至今,全国科技活动周这一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已成功地举办了4次。2005年5月,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再次联合举办了200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并于5月14—20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国地震学会参加了在北京市海淀公园举办的“200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今年的北京科技周活动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鲜明主题,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主线,以大型科普游园会的形式向全社会展开宣传,与以往相比,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首先,这次科技周以“以人为本,关…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2003,(1):39-40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共同组织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以下简称夏令营 )于 2 0 0 2年 7月 30日~8月 5日在祖国宝岛台湾举办。中国地震学会组织北京、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 6个地区的 46位营员赴台湾参加了夏令营活动。2 0 0 2年 7月 2 9日 ,参加夏令营的全体营员在深圳进行了行前教育学习。本届夏令营团长马瑾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副团长郝记川 (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 )、总指挥杨流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分别就举办本届夏令营的意义、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讲了话。参…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0月15—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四届委员会换届暨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鸿基国际旅行社协办,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地震局王力副局长到会祝贺,监测处杜斌副处长、监测中心杨贤和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发展处杨林章处长参加会议,和与会代表一起进行研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防灾科技…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震动态》2003,(3):42-43
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地震学会是广大从事地震科技研究和参与防震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人才荟萃、信息资源丰富、会员分布地域广泛等优势 ,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面应起积极的作用。为此 ,从 2 0 0 3年开始 ,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国际地震动态》刊物 ,并在《国际地震动态》刊物中开辟了“中国地震学会动态”栏目。《国际地震动态》刊物按月发送到每一位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手中。《国际地震动态》刊物目前的发…  相似文献   

11.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于2005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委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吴忠良研究员、副主任张永仙研究员、刘新美研究员以及部分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此次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国际交流委员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陈尚平  冯树文 《中国地震》1997,13(3):301-307
中国地震科技期刊的现状、作用及其评价陈尚平冯树文赵苹(中国北京100045国家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地震科技期刊是地震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我国的地震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积累提供地震科技信息以及培养、发现人才等方...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王熹、副秘书长高庆生代表中国科  相似文献   

15.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评选工作 ,将于 2 0 0 4年7月中旬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进行。现将有关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 申请途径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候选人 ,由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或由本人申请产生。2 申请条件及要求1 )申请人的年龄应在 4 0周岁以下 (含4 0周岁 )。时间界线以截止当年 6月 30日止不超过 4 0周岁为准。2 )已获国家级、部委级奖的论文 (指…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科技周活动, 中国地震学会原计划以本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内容展开, 为保证奥运的顺利召开, 开展公共安全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 但由于"5·12"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 地震学会把科普宣传重点放在了"抗震救灾, 全力支援四川灾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震动态》2003,(3):42-42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水力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消防学会等 1 8个学会参加的“2 0 0 3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为了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 ,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每年都组织相关的学会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防灾减灾问题开展建议咨询 ,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等1 8个学会的 95名专家学者参加了“2 0 0…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0-14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20余篇。来自全国科研、教育和地震局系统的代表共171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动态》2004,(6):46-46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将于2 0 0 4年7月1 0—1 4日与“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同期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学会于2 0 0 4年6月5日就最新的会议日程、报到地点、注册方法、会后地震地质考察等事项发布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报到通知”。欲全面了解有关内容的同志可以登录中国地震学会的网站(网址:http ://www ssoc org cn)进行浏览。“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最新消息$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组织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于 2 0 0 1年 7月 3 1日~ 8月 1 8日在台湾和大陆分别举办。中国地震学会组织大陆 1 4个地区的 67位营员赴台湾参加了“台湾营”的活动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组织台湾的 1 6位营员与大陆的 1 1位营员参加了“大陆营”的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友好合作 ,在双方2 0 0 0年于北京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的良好基础上 ,本届夏令营再次取得了圆满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