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
贾卓  常春 《辽宁地质》2010,(11):56-57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子孙后代,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也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因此,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10,(6):5-5
一、宣传主题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二、宣传口号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4.珍惜土地资源,构建和谐社会5.保护耕地是国策,科学用地是职责6.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7.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是直接保障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工业和城市的载体,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有限,耕地资源的缺乏,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我省着力开展以农用地整理、低丘缓坡开发、海涂围垦造地、村庄宅基地整理为载体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努力拓展耕地补充空间,连续11年实现了全省耕地动态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6.
宁夏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0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0-200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宁夏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耕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城镇居民建设用地有小规模快速增长,其它土地利用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空间变化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随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不同程度和幅度的变化.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以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和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的人类活动综合度和距居民地距离因子,及自然属性方面的海拔与坡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最显著,说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宁夏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驱动力,而自然的限制因素海拔与坡度等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变化的分布.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宁夏在原有耕地分布基础上,新增耕地较多的位于远离灌渠、道路和居民地的地区,而且海拔和坡度均趋于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刘波  宋建勋 《山东地质》2008,(12):40-41
近年来,莱西市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时,连续12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净增耕地133.33余公顷,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宣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既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手段,也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保障建设用地需求与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的矛盾十分尖锐,这种矛盾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李燕 《山西地质》2010,(1):18-1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其中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最为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平原县土地总面积1047.32km2,辖7镇,3乡,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74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非农业人口6万.平原县耕地总量大,基本农田保护率高,全县共有6.07万hm2耕地,基本农田5.52万hm2,保护率达90%,高出法律规定的10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资源丰富,全县未利用土地6100hm2,占土地面积的5.9%,且大部分为较易开发的荒草地;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大,需占用大量耕地,城镇建设与农业争地矛盾突出;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总量大、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1.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浙江地质》2010,(2):45-4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现实面前,我国土地资源正经受着养活众多人口、满足建设占用、保障农业发展和支撑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考验,土地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战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是一个个区域性坚守的累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耕地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县辖区内7个镇3个乡,人口44.64万人,土地面积为47341.81公顷,其中,农用地32595.47公顷,耕地29586.4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90.77%。近年来,温县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耕地面积增加791.01公顷,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焕祥 《浙江地质》2010,(10):41-43
兰溪市位于浙江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土地总面积1312Km^2,有户籍人口66.13万人,2009年末全市耕地4.25万hm^2,人均096亩,是个人多地少、用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县级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加,社会各方面对土地的总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加,据估算,  相似文献   

16.
在现阶段,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及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创新和执法手段创新的力度,提高执法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少人多,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尤为突出。科学计算该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努力寻求土地承载人口的最佳容量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兴文县石海镇为例,针对喀斯特山区地形特点,提取适宜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融合研究区气象、土壤特点,利用潜力递减法、改进的农业生态区域模型(AEZ)进行基于行政村尺度的粮食生产潜力分析,并对比研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提供比较客观的研究区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人口承载量低,特别是峰丛峰林所在的个别行政村,从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角度看,移民在所难免,政府应作好相应的规划和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早在7~6kaB.P.就产生了马家浜文化,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复杂。然而,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由200年前的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减至2000年仅为0.048hm2,而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中多种问题并存:一方面是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土地闲置。因此,有必要进行综合治理,加以控制和调整。文章建议可采用的土地利用对策有: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增长方式;集约利用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调整农业结构;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土地质量;注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的关键在于形成建设合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早在7~6kaB.P.就产生了马家浜文化,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复杂。然而,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由200年前的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减至2000年仅为0.048hm2,而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中多种问题并存:一方面是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土地闲置。因此,有必要进行综合治理,加以控制和调整。文章建议可采用的土地利用对策有: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增长方式;集约利用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调整农业结构;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土地质量;注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