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测绘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数字化地形图比模拟线划地形图具有种种优点,使传统手工白纸测图的方法将被全站仪、成图软件完成的数字化地形图所替代。在数字地形图测量模式中,选择无码作业的方法,由1人或多人现场绘地形草图,将被测碎部点的坐标存人全站仪内存器中,利用清华山维的EPSW 98成图软件在QBASIC的平台上实现与计算机数据传输,编制成图。  相似文献   

2.
吴似芬 《安徽地质》2004,14(4):315-316,314
从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数字化成图存在的难点出发,综合生产实际,探讨成图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研究对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地理精度和数学精度的质量控制,并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1:25万宝兴县幅填图过程中,有28%的实测剖面实现了数字化成图。方法是:用电子表格软件实现剖面数据计算电算化,用MAPGIS的明码格式转换功能,将电算化的数据转换为MAPGIS的图形数据,再用MAPGIS的编辑手段,完成岩性花纹、素描图、野外照片等剖面要素的输入。  相似文献   

4.
谢赣南 《湖南地质》2002,21(1):73-76
数字摄影测量,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 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其产品与中间数据的记录以及处理的原始资料均是数字的,较之常规的(传统的)数字产品的主要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成果多样化等优点。两次作业和两次内业,是1:5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作业流程,第二次外业调绘作为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外业工作是常规调绘方法有一定的区别。1:5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适合于大面积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5.
基于MAPGIS数字化地形图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字化四川雅安地区白铜尖子地形图为例,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两方面入手,结合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运用MAPGIS数字化地形图时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图件的输入、分层矢量化的输入、图形编辑、高程数据的编辑、水系编辑、坐标匹配和误差校正,供GIS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工作中,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工作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其工作过程为:首先,通过野外航空摄影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图;然后,用软件进行立体测图,对不能准确判读的部位进行野外调绘,对影像不清的部位用RTK方法补测数据;最后,对立体测图、调绘和补测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地形图。  相似文献   

7.
孔琴  刘德明 《安徽地质》2007,17(4):309-312,320
介绍从大比例尺地形图数码航测数字化成图存在的难点出发,综合生产实际,探讨全数字摄影测量内业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数学几何关系和误差影响,根据成图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研究对大此例尺数码摄影航测成图的地理精度和数学精度的质量控制,并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宋志宏  周刚炎等 《水文》2002,22(2):40-43
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同时采集多个测点水深,以条带方式对水下地形进行全覆盖测量,由后处理软件(CARIS软件)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特别是大比例尺1:500、1:1000,可方便地进行新老测图对比,计算冲淤量。整个系统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成图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可以现场监视水下地物地貌的细微变化,因而在进防安全、溃口、崩岩监测及水下物体摸探打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子地图浏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广泛应用,城市测绘部门已普遍拥有了大量的电子地图,如何通过简捷有效的方法管理好、使用好这批地形图,发挥其作用,是摆在城市测绘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组件技术的电子地图浏览系统的开发方法,着重阐述了系统开发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湖南地质》2010,(6):8-8
西部空白区1:5万地形图开始印制 据《中国测绘报》报道,1177幅西部空白区1:5万地形图日前分别在西安、成都印制,这标志着西部测图工程初出首批地形图成果。西部测图工程地形图是我国首批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地形图。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企业数字档案为资源的咨询、设计知识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勘察设计企业对档案利用需求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研究建立一套突出高效利用的、以企业数字档案为资源的知识管理服务体系,从构建数字档案结构化数据库开始,依托网络环境和技术,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对企业档案的深度发掘利用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的现势性、数据采集的快速性矛盾逐渐突出,传统的数据更新方法生产成本高,更新周期长,已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探索一条快速、高效的数据更新方法迫在眉睫。该文全面介绍了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已有1:1万3D数字产品进行更新的方法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数据更新周期,降低了数据更新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质调查成果信息化建设方法探索——基于数字填图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支撑体系之一。数字填图技术是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使得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得以实现。文章针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最新的数字填图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方法:首先,优选符合地质调查精度要求的数据源,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而后,运用数字填图技术系统中DGSGIS工具下载、配准所选取数据源影像作为地理底图;最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建设完成地质调查项目空间数据库。该方法技术流程简洁、实用性强,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开展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以来,获得了大量的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库资料,但这些数据库资料的}[交目前仍没有标准规范,影响了数字填图地质资料的汇交和验收工作。本文提出了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库资料的接收验收技术要求,包括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库资料汇交内容、组织形式、质量要求及数据验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技术要求的研究和探索为地质资料汇交人和地质资料管理机构接收、验收数据填图地质资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普遍趋。笔者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代野外数据采集(器)技术,从改变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研究精度、研究程度,加快研究(工作)周期和改变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方法研究着手,对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模型、技术流程、实现的工具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D和“3S”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2002年中国地调局在青海省民和幅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试点,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至内以最终阶段成果的PRB过程,证明了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数字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张凯  何英 《贵州地质》2007,24(2):161-164
MAPGIS和AutoCAD 2004是地质勘查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数字制图软件,二者各有优劣。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APGIS制作完成的地形地质图上,利用AutoCAD 2004制图程序完成图切剖面图编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野外路线上各要素内容是数字化区域地质填图(RGMAP)工作中最基本信息.在野外数字化信息采集过程中对各要素的描述规范统一是数字化地质成图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特色与效果的最好表现形式.笔者对野外路线整理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体会进行了总结,意在为初始从事RGMAP技术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