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影响河流造福或致灾的因素,分析了黄河致灾的原因,指出了根治黄河断流的基本途径在于提高黄河的流域调节功能,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断流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根据作者1983年以来对黄河及黄河三角洲的调查研究,从探讨断流原因入手,提出缓解和解决断流问题的多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营市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其中93 % 以上依赖黄河水。近年来黄河连年发生断流,使得蓄水工程难以正常供水,同时还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开采漏斗、地裂缝、河道淤积和咸水入侵等。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和危害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河大柳树坝址岩体破坏机制动力模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存在大范围的岩体松动破坏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岩体应力释放,结构面张开,密度显著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松动的成因机制,在详细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区域地震动力作用基础之上,提出了地震动力作用与岩体松动现象的内在联系。通过动力模拟试验进一步证明大柳树坝址区存在的大深度、大范围岩体松动与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目前的工程地质条件下,一旦发生较大强度的地震活动,坝址区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会更大,对拟建的水利工程设施将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为黄河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实现其终极目标的4个主要标志。河床不抬高就要通过综合措施解决泥沙问题,包括上中游拦减人黄泥沙,中下游采取人工调控水沙“关系”,在黄河下游挖河疏浚。在黄河下游窄河道特别是在河口地区挖河疏浚,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之  相似文献   

7.
黄河多沙善淤,黄河故道赋存大量的石英砂资源,运用地质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探索其利用远景,为其开发提供依据具现实意义。调查工作投入了区域地质调查、物探直流电测深、钻探、取样分析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曹县境内黄河故道石英砂的品质、分布范围、赋存条件,黄河故道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石英砂的持有量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山东段河道带稳定性受控于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地震烈度、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河道带地貌结构、土体性质及人为地质工程体性质等因素。该段河道带可分为四个地质环境质量区,据其对河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地壳稳定性、堤基堤身稳定性、地面稳定性为评价主因子,同时确定了分级评价因子及分值,并采用“因素叠置法”分区进行计算与评价。河道带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游荡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和尾闾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较不稳定,过渡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较稳定,弯曲型河道地质环境质量区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也曾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据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人海至1938年的83年中,山东河段有57年发生过决溢灾害。因此,  相似文献   

10.
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下游(山东段)存在的水质污染、地下水资源短缺,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土壤盐渍化、黄河堤防河道稳定性等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区内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这对黄河下游(山东段)国土资源开发、防灾、黄河"治黄"与防洪减灾、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 ,阐述了河南省黄河下游存在的水资源持续衰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环境异常、黄河断流及影响黄河下游河道稳定的河道淤积与悬差、活动断裂、基底活动性等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根据溃决和冲决两种模式分析评价结果 ,以及专家评价系统 ,从环境工程地质角度 ,对不同堤岸段进行稳定评价 ;对已出现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国土资源开发、地质灾害评估、防洪抢险、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说起黄河,大多数人都知道,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其实,黄河还是一条地质遗迹丰厚、地质景观优美的河流。  相似文献   

13.
静美黄河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河应该是波涛汹涌、浊浪滔天、雄浑壮观,但其实它还有恬静柔美的一面。闲暇时节,我们一行6人来到三门峡黄河公园。站在观景台上,一园风景尽收眼底。长河如带,弯弯的略带弧形,河面很宽,大约有1000米,河水静静东流,碧波荡漾、恬静悠然。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环境承载力和系统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从承载指数和压力指数两个角度,构建了面向矿业开发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质环境固有承载力水平为中等承载—高承载之间,承载力水平总体较高。除聊城与茌平交界处以及邱集、赵官镇、济阳煤矿周边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中等承载外,其余大部均属于较高承载等级以上,地质环境支撑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黄河泥沙资源治理煤田采空沉陷区,可以清除黄河泥沙,降低黄河河底高度,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该文讨论了巨野煤田开发存在的沉陷问题,以及因此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研究利用黄河泥沙资源恢复煤田沉陷区的途径和方法,对于类似沉陷区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土地专题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采用分层剔除手段和掩膜技术实现了黄河源区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时相信息自动提取与高精度定量化。结果表明,源区20多年来沼泽湿地急剧减少,重度荒漠化土地以6.03%的年速率递增,至2000年时已增至1976年的4.44倍,沙漠面积由1976年的约60km~2扩展至2000年的140km~2。  相似文献   

17.
黄河源区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江河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放牧家畜数量的增加使该地区传统草地畜牧业面临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季节性失衡等发展难题。为科学掌握黄河源区放牧家畜的情况,本文以黄河源区的玛多县为研究区,应用无人机对玛多县放牧家畜(牦牛、藏羊和马)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开展航拍调查。根据牦牛、藏羊和马的无人机图像解译标志库进行目视解译,采用5种方法估算玛多县放牧家畜的数量,利用选择指数分析家畜空间位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在冷季无人机航拍样带内,牦牛、藏羊和马的样带密度分别为4.12、7.34和0.06 只/km2。② 玛多县有牦牛7.08万头,藏羊10.22万只,马0.12万匹,经验证,估算牦牛、藏羊和马数量的误差分别为-0.93%、2.27%和-13.23%。③ 家畜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倾向于坡度小于12°,草地覆盖度高于0.6,距居民点小于1 km,距水源小于 3 km,距公路大于3 km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畜牧业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牧区放牧家畜的特征和草畜平衡情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河泥沙资源丰富。如何处理黄河泥沙,历来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大事。该文结合黄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的实际情况,在论证综合开发利用黄河泥沙的可能性、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法制环境等基础上,提出了淤改涝洼地、制造墙体材料、复垦采煤塌陷区等综合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水量持续偏枯,用水量不断增加,水污染范围逐步扩大,污染程度日益加重,黄河水资源管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程度加剧两大难题。当前,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1黄河水资源现状1.1水资源缺乏黄河以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黄河水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导致黄河断流、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72-1999年的28年间…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一期标准化堤防建设,即对黄河下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在临河种植50m宽的防浪林,按照2000年设防标准,将背河淤区淤宽至100m,按株距2m、行距3m种植适生林;堤顶加宽至10~12m,铺筑6m宽的沥青路面,并与堤下防汛公路、辅道相连,确保抢险车辆的顺利通行;对凹凸不平的堤坡进行处理,清除老化草皮,并进行新植,确保草皮覆盖率达到95%以上。黄河下游山东段标准化堤防第一期工程为东明重点防守段和济南市区,长度为128km,截至2005年6月底,菏泽、济南全部完成标准化堤防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