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艺 《云南地质》2021,(2):199-204
广东省石园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南北向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产状和断层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铅锌矿体赋矿围岩均为片麻状花岗岩.铅锌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属于热液交代型多金属矿床.区域上该矿区处于阳春-新兴多金属成矿带,矿化除Pb、Zn之外,还共生或伴生Ag和Au.区内含矿构造破碎带规模较大,矿化连续,深部...  相似文献   

2.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位于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北部,严格受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宰格组与上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受控于近北东向毛坪逆断裂与石门坎倒转背斜。然而,近来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与区域主构造线(北东-南西走向)呈大角度相交的近南北向横向断裂与铅锌矿化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与构造蚀变岩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从地质与地球化学两方面论证了该类横向断裂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其与铅锌矿化、热液蚀变的关系。构造解析表明,毛坪铅锌矿床横向断裂表现为近南北走向、陡倾向东的正断层;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近南北向断裂带的构造蚀变岩具有极其显著的Pb、Zn异常以及较明显的Ge、Cd、Ga、In异常。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近南北向横向断裂控制了白云石化、热液角砾岩化、铅锌矿化的空间产状与展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近北东向石门坎背斜的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西口子-八道卡地区岩金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口子-八道卡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古纳地块北部.区内出露变质岩系为古元古界新华渡口群和新元古界震旦系加疙瘩群.侏罗纪中-酸性岩浆岩活动强烈.基底断裂构造呈近东西向,在侏罗纪形成一系列左行的压扭性北东向断裂构造及伴随的北西向、近南北向张性断裂.金矿化体呈脉状、透镜体状发育在变质岩系、黑云二长花岗岩体的破碎蚀变带内或变质岩系与石英闪长岩的接触部位,受左行压扭性北东向断裂构造与北西向、近南北向张性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金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关系密切.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矿化与黑云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或地幔,成矿热液属富碱质的、具有弱还原性质的岩浆热液.依据区内金矿成矿作用特点,总结了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汝阳县王坪西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坪西沟铅锌矿赋存于近EW向构造破碎带中或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破碎带控制,且多产于石英二(闪)长岩中;断裂的产状变化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以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为主,次为碳酸盐化, 并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矿石的硫源较为单一而铅源却较复杂,铅锌矿是在中-高温热液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5.
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栾川地区是我国著名斑岩钼矿集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但对铅锌矿成因认识分歧颇多。研究表明,栾川地区铅锌矿产在燕山期斑岩钼矿床外围,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和新元古界栾川群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变质建造,地层中侵入有晋宁期辉长岩、正长岩和燕山期酸性斑岩,铅锌矿呈脉状或透镜状,发育3种类型:受燕山期斑岩与元古界钙质地层接触带控制的夕卡岩型铅锌矿、受北西西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受北东或近南北向张-张扭性断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铅锌矿石中硫化物δ~(34)S_(V-CDT)为近零的正值(骆驼山0.37‰~4.20‰、赤土店-0.32‰~8.30‰、百炉沟-1.20‰~10.90‰、冷水北沟0.70‰~12.10‰),岩浆来源硫特征明显;夕卡岩型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本地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_(V-CDT)(1.24‰~3.30‰)极为相近,脉状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重合,但有地层中硫(δ~(34)S_(V-CDT)为12.43‰~18.63‰)的影响。总体上δ~(34)S_(黄铁矿)>δ~(34)S_(闪锌矿)>δ~(34)S_(方铅矿),指示矿石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赤土店铅锌矿石中共生方铅矿与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硫化物矿物沉淀温度较高(388.29℃)。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主体应为受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控制的中高温热液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潘飞 《福建地质》2012,31(3):215-223
顺昌小王历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中-晚元古代变质岩基底内的构造破碎带内,矿体呈长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于南北向及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内,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达到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7.
阿尔及利亚金矿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Hoggar地盾.受泛非运动影响,Hoggar地盾与西非克拉通挤压碰撞,区内金矿沿南北向断裂带分布.Tin-Zakri金矿位于Hoggar地盾近南北向Tiririnienne成矿带上,受区内北西向主构造控制.目前发现与矿化有关的矿化蚀变带30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条(27、30号脉),矿体赋存在片理化岩带内,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脉状展布,以石英脉的形式断续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特征明显,绢云母化为金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绿泥石化片理化带是金矿找矿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郑萍  张赋  李凤仁 《地质与资源》2012,21(3):281-284
哈日根台银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之沙不楞山铜铅锌成矿带内,受东西向的米生庙复背斜次一级的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体赋存在构造破碎带内,由石英细脉和网脉构成,总体呈脉状或似脉状,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类型研究表明,金属矿化与硅化、钾长石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有关.矿床的形成与侏罗世花岗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泰宁何宝山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何宝山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北东向的断裂为导矿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控矿断裂为2组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群,具有明显的剪性特征,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对南北向的控矿断裂构造具有破坏作用。金矿化蚀变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明显受断裂控制。而金矿化程度与蚀变强弱、断裂的规模、破碎程度有直接相关。结合地质类比法,通过构造分析法及矿区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F3断裂及弧形的拐弯处、F2-4断裂深部为矿体产出有利部位,矿区北部在断裂构造收敛部位、帚状构造砥柱边缘为寻找矿体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界牌岭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白垩系零星分布。石磴子组不纯灰岩化学性质活泼,同时地层中W,Sn,Be,Pb,Zn成矿元素含量高。界牌岭背斜控制了区内的总体构造格架,断裂构造很发育,其中近南北向断层是区内的控岩导矿构造,它所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锡铅锌矿体。区内仅出露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围岩蚀变主要有云母化、黄玉化、云英岩化、萤石化。锡铅锌矿体隐伏在80m标高以下,浅部及地表有厚大的萤石矿体。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经历了从高温-中温-低温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漆何为 《山西地质》2012,(2):72-76,78
龙门店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主要由北东向及近南北向两组断裂控矿。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呈多金属矿化特征,主要找矿方向以北东向及近南北向且蚀变强的陡倾斜构造带为主。  相似文献   

12.
云南会泽县小江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均为灯影组(Z_2dn)白云岩矿床成因为热液交代-充填型原铅锌矿床。断裂构造加上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斑马状白云岩化、重晶石化、等矿化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唐建忠 《福建地质》2009,28(3):188-192
安溪南坑矿区铅锌矿已圈定4个矿体和1个矿化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呈北东向脉状产于石英斑岩脉外侧的下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中。近矿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属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云南会泽县老鹰箐铅锌矿之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岭组(Pt2h)板岩,为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矿床.构造破碎带、硅化、碳酸盐化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新疆叶城叉路口铅锌矿是喀喇昆仑北麓的叶尔羌河上游的一处中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产于神仙湾二叠-三叠纪边缘裂陷带的中-下二叠统神仙湾组上段中,矿体的围岩有碎裂状的粉砂质板岩、白云质大理岩、泥晶灰岩,以及构造角砾岩等,铅锌矿体受断裂及碎裂化岩石的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但也有小型脉状含矿石英脉穿切层理,矿石构造有条纹-条带状、块状构造、团块状、斑点状、浸染状构造,矿物组合显示简单硫化物组合特点,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蚀变强度较弱。铅锌矿床特征既反映出沉积成矿的某些特点,也显示出后期热液成矿的许多特征,在综合对比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之后认为,叉路口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属于复因-后成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艾家坪-水城地区是贵州重要的铅锌矿化集中区,铅锌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威水背斜近轴部高角度逆冲断层是主要控矿构造.本文通过对艾家坪-水城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认为,构造是本区铅锌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地层及其岩性作为特定的层状构造及岩石剖面组合成为有利成矿的场所和理想的容矿空间,北西向逆冲断层、层间剥离构造和石炭系碳酸盐化灰岩是本区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进而指出贵州艾家坪-水城地区铅锌矿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经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可望找到中-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脉状铅锌矿体中金属硫化物开展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英安岩中28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1±2.0Ma(MSWD=0.24),脉状铅锌矿石中4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6.8±9.0Ma(MSWD=2.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红太平矿床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末期。英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轻稀土元素(LREEs)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59~8.28],存在弱的Eu异常(δEu=0.65~0.68);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K)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为特征,表明原始岩浆应为壳-幔混源;脉状铅锌矿体中4件金属硫化物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为0.705954~0.707101(均值0.706390),表明脉型铅锌矿化与壳-幔混源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根据Rb-(Yb+Ta)及La/Yb-Th/Yb图解判别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红太平矿区英安岩及相关的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T_3-J_1)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盆地周缘的铅锌矿主要为MVT型铅锌矿(张长青等,2005),集中分布在盆地西南缘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和北缘米仓山构造带上;在所有这些MVT铅锌矿中均发现有含量不等的沥青存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地区南江—马元一带的MVT铅锌矿具有在空间上与古油气藏密切共生或伴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大瑶山西北地区断层和石英脉热液型矿床丰富的特点,以及该区热液矿床成矿是否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采用较高标度的断裂构造分形分维分析(r=5~0.3125 km),研究矿体产状与矿区断裂产状的关系,结合Fry分析综合预测该区成矿潜力.研究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D=1.6897,南北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947,北东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4593,东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0250,北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003.我们确定研究区热液矿床成矿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研究区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8000,铅锌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铜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7000,金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400~1.8000,重晶石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矿体严格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的容矿构造为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该区铜矿床总体沿北东向分布,金矿沿南北向分布,铅锌矿沿南北向分布.按照矿产分布特征,我们预测了6个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刘强  夏磊 《矿产与地质》2013,(5):393-395
老猫石铅锌矿是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田近年新发现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铅锌矿床,位于王司背斜南部倾伏端,矿化严格受断裂带控制,主控矿断裂 F12与背斜轴近垂直呈近 EW向展布,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白云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