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怀汝  李华 《河南测绘》2006,(3):18-18,21
一、前言 地图,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外出公务或旅游的必备工具,其应用已从最基本的地名、路线查询发展到地图分析和处理。产品也从单一的纸质产品发展到今天的纸质与电子产品并存。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地图市场出现了繁荣和发展,各种问题也不断产生,其产品质量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根据从事地图检查工作的经验,谈谈公开地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测绘的主要产品,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营地图已形成一个实际上的产业群。因此,规范管理地图市场,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即对地图市场的内外环境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执法与行政立法等方面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使地图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对我国地图市场的繁荣昌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地图及其对地图信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航宇  王占宏 《地图》2000,(3):15-17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 ,地图所要承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另外 ,信息更新速度的逐步加快 ,也要求提高地图信息的更新速度。传统形式的地图由于更新周期长、传输方式单一、保存与传递不够方便等缺陷 ,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需求。以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地图形式的出现为地图的信息传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 ,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 ,并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通过各种输出设备绘制的地图。它是以空间数据、地图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 ,可以在计算机中通过坐…  相似文献   

4.
室内地图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定位技术、导航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室内导航成为可能,并且越来越精确。位置服务的领域也从传统的室外空间拓展到了室内空间,其中,室内地图是室内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总结目前室内地图产品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室内空间用户认知规律研究、室内地图表示方法研究、室内地图标准化研究是今后室内地图设计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牟子谦 《地图》1997,(2):35-36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地图出版事业正蓬勃地发展,除传统的挂图、教学图与综合性的参考用图外,各种专题地图应运而生,新图种不断涌现。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地图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图种,这就是星球地图出版社专门以国内外大事为重点而编制出版的《时事地图》(第1号)。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代表数量的符号──数字和表示事物空间关系的图形(包括地图),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三大文化工具。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懂得运用图形这个形象生动、方位准确、文字扼要、简明易懂的特…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与地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飞 《地图》1998,(3):26-27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一种以数字形式记录、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可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图形形式快速表现的地图新品种已经产生,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许多名称如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屏幕地图等,关于其内涵和分类的说法不一。本文谈一些看法,供商榷。一、数字地图什么是数字地图,各种说法的内涵大致是相同的,以GJB1840—93的定义最为精练:“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贮的地图”。数字地图是存贮于计算机(电脑)中的地图,属于虚地图。数字地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所表现的是地图信息,二是以数字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7.
杨祥麟  潘梦兰 《地图》1998,(3):49-51
地图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成果,地图的编制出版具有相当的权威,在图书分类中它属于工具书范畴。因此,地图媒体是一种具有较高权威的媒体。地图科学经过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现代科学的支持下,从70年代开始进人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世界地图科学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加、信息交流的加强等原因,社会各方面(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对地图的需求,在数量、品种和内容要素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地图应用范围已从原一来的地球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貌、气…  相似文献   

8.
地图制图发展及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郑贵洲 《测绘通报》2002,(Z1):58-60
地图的可视化是目前地图制图学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图制图学中.详细介绍电子地图、动态地图和虚拟地图的性质、特点,重点阐述可视化地图实现的相关技术,如面向对象、虚拟现实、Internet及多媒体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网络矢量地图瓦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WebGIS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WebGIS的响应效率、交互性、渲染效果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网络地图瓦片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矢量地图瓦片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了矢量瓦片的图形数据和要素数据的编码、矢量瓦片的组织存储方式并实现了对矢量瓦片的实时渲染,表明矢量地图瓦片技术克服了传统栅格瓦片的缺陷,在交互性、渲染效果及属性查询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的项目实践,主要探讨了何谓地图的创意性阐释和概念地图,为何要对地图进行创意性挖掘,以及如何进行地图的创意性阐释3方面内容。从图形设计的点、线、面3要素入手,探讨如何挖掘和放大地图的主要特征,将其与更广阔的符号世界融合起来;在展示地图个性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最终为地图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注入新鲜跃动的活力和生生不息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12.
陈中仁 《地图》1999,(1):51-51
地图作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正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同。地图以其信息容量大、现势性强、实用方便,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地图本身又是记录历史,反映政区变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旅游等信息的载体,于是地图就有了收藏的意义。收藏地图,就是收藏一份历史。地图收藏正在全国兴起,已在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地图品目繁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图的应用和更新也势必更加广泛和迅速,地图的数量和种类会越来越多。从收藏角度说,追求大而全是收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息显示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全息技术显示地理信息也越来越成熟。全息地图作为能够实现三维显示的地图产品,与传统的地图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得地图空间认知的研究领域得到拓展。本文对全息地图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空间认知的必要性及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对其空间认知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议地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宏 《地图》1999,(1):5-8
地图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它是由社会实践产生的,又以自身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于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信息科学、模型理论、系统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及其向地图制图学的渗透,吸引着人们对地图的概念、表现形式、功能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将地图看作所表示现象的模型(即用简化或概括的可视形式表示客观实际某些方面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地图的实质。用模型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仪就以下几方面对地图模型作初步探讨。一、地图摸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陈潮 《地图》2002,(1):22-29
地球万物都在运动之中。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地震火山、大气环流、气候冷暖、空气干湿、高山流水等活动,不断变化着地表景观;人们在开山填海、围垦造陆、保持水土、工程建设、开荒造林、水利兴修、城市扩展等社会行为中,也在令大地换装。地图是地面变化的忠实记录者,不同时期出版的地图,反映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其中最基本的变化是水陆变迁。 以1949~2O00年50年前后半个世纪我国地图对}C,不难发现其水陆差异变化之巨大。试就各地各类有代表性的地物,略作示意性图形介绍(以内部 1949年编制的《中国人民地图集》为基础,和现代地图图形对照,以红色线条和色块代表现代图形)。  相似文献   

16.
孙洁 《地图》1998,(2):55-57
在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为更好地维护地图著作权,使地图出版步入法治轨道,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地图版权管理。所谓地图版权管理,是依据我国版权法及有关法规,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解决地图编制、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的具体版权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图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做好地图成果的自我保护,保障地图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地图出版面临冲击地图是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智力创作成果,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教学、科研以及满…  相似文献   

17.
王长森 《地图》1990,(4):51-55
制图综合的方式制图综合的方式主要有:地图图形的概括,地图内容的选取,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以集合图形代替单个地物符号。一、地图图形的概括 1.什么是地图图形地图图形是指制图物体(或现象)在地图上的形状。地形图上的地图图形有三类:①线状地物图形;②轮廓地物图形;③等高线图形。 2.概括地图图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窦庆文 《地图》1995,(4):44-44
浅谈地图的市场观念窦庆文(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500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图市场也越发活跃,竟争相当激烈,以至于许多测绘部门的地图制印队伍“吃不饱”,一时又无法找“米”下锅,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从地图市场的...  相似文献   

19.
周方根 《地图》1997,(3):55-56
近几年来,广告在各种地图上频频亮相,除了地形图和部分严肃的地图作品如政区图和专业性很强的专题图、教学图等,广告几乎渗透到所有公开或不公开出版的商品化、大众化的地图中,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广告与地图联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促进了地图的繁荣,拓宽了广告市场。同时,地图上的广告从承揽、制作、发布的各个环节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加以规范。1.以地图为媒体刊登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国的地图编制出版事业得到了飞跃发展。各种政区、旅游、交通、工商类…  相似文献   

20.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递渠道,也是空间认知和图像思维的工具。纸质地图只能展现地物和地理现象的静态信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通过地图对空间信息进行交流、探索和理解的途径,也对地图制图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系统回顾了地图定义的发展、现有的各种地图分类方法、基于地图制作和显示的过程,对实地图、虚地图、地图函数和地图对象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地图载体的改变带来地图对象的变化,最终改变了地图本身的功能与显示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