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重晶石矿点多面广,资源相对集中,并且类型多,质量好,是我国重晶石矿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并长期排名全国第一。主要有沉积型、热液型、残坡积型三大类重晶石矿,其中以沉积型规模最大,占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89.26%。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是寒武系早期喷流沉积型矿床,具规模大、矿层厚和品位高等特点,被贵州省地质资料馆列为重点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的典型矿床。其中大河边Ⅰ、Ⅲ矿体地质工作程度高,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丰富,完整,能系统、真实反映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其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达到了国家级,对该区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科学筛选与采集,具有重要的档案收集和科普意义,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持续深入研究和指导找重晶石矿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贵州天柱是我国重晶石矿重要资源产地,已探明资源储量2亿多吨。2012—2014年通过天柱县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在天柱坪地向斜北西翼发现新的重晶石资源,勘查证实达到大型规模。本文通过矿床特征、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天柱重晶石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古沉积盆地、同生断层的控制。以现代成矿作用理论为指导,本区地壳经历了地幔隆起→拉张(裂解)→聚合演化过程,建立区内重晶石矿形成大致经历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的成矿模式。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分析,认为天柱坪地向斜核部和翼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湖北兴山地区重晶石矿由于投入工作少,工作程度低。通过本次研究工作,查清了兴山重晶石矿分二种,其一为沉积型重晶石矿,赋存于寒武系中统覃家庙组白云岩层中,呈层状,与顶板围岩均呈整合接触,延伸较为稳定。以块状矿石为主,品位高,Ba SO4含量一般大于95%,呈白、灰白色,为海相沉积作用形成,属同沉积重晶石矿。其二为层控型重晶石矿赋存于奥陶系宝塔组白云岩中,白度高,密度大,由于倾向延伸不大,但多不具工业开采价值。整体上兴山重晶石矿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高品位、高白重晶石矿,研究表明该区重晶石矿按成因主要为沉积型重晶石矿和层控型重晶石矿,其成矿物源来源于热卤水,通过同沉积作用或构造运动两种方式成矿。  相似文献   

4.
重晶石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重晶石矿床具有形成时代多、元素来源复杂、成矿作用多样等特点,目前有关重晶石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文章系统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厘定了不同类型的典型矿床、成矿时代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矿床中成矿元素来源、成矿作用及成矿机制。矿床类型方面,重晶石矿可分为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层控型、火山-沉积型和风化(残积)型,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成矿域和劳亚成矿域,其他地区主要是冈瓦纳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其中沉积型是最主要的成矿类型,占重晶石矿床的60%以上。成矿时代方面,重晶石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赋矿岩系以沉积岩为主,其次为岩浆岩。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全球典型重晶石矿床中的S同位素和Sr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多样性、差异复合性等特点。成矿机制方面,重晶石的成矿机理复杂,具有多阶段性、多因素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在上奥陶统沉积型重晶石矿的基础上,由喜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改造而成的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通过区内矿床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该区沉积-改造型重晶石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晃贡溪重晶石矿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个沉积型重晶石矿。矿区位于湘黔两省接壤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台江南古陆的雪峰古陆湘黔桂隆起带。含矿岩系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白云岩、留茶坡组硅质岩及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下段碳质页岩。其中后者是主要含矿层,由碳质页岩、重晶石、钙质磷块岩、硅质岩组成,厚10.8—  相似文献   

7.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原生沉积重晶石矿受喜山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固相条件下改组和改造,重新富集而形成的。区内NNW向构造带是主干控矿构造体系,它控制着改造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还受原矿性质控制。本区沉积 构造改造型重晶石矿床特征具典型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分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重晶石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国重晶石矿划分为5种矿床类型[沉积型、层控(内生)型、火山-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残坡积)型]、14个矿床式[大河边式、湘黔式、秦巴式、李坊式、石榴村式、南庄坪式、顶罐坡式、大池山式、铺沟式、潘村式、宋官疃式、谭子山式、镜铁山式、象州式]、9个重晶石矿集区[甘南-陕西南-鄂北沉积型、黔东-湘西-桂北沉积型、鄂西南-川东南-黔中层控(内生)型、邢台-汲县-运城层控(内生)型、安丘-临沭-含山热液型、闽西南沉积型、桂粤热液型、锡铁山-镜铁山-青铜峡火山-沉积型、桂粤琼风化(残坡积)型]。通过研究典型矿床,总结其成矿规律,建立区域成矿模式,认为沉积型、层控型矿集区是重要的重晶石潜力地区,尚有一些有待开展工作的空白区,已有老矿山深部及外围仍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最近在该区重晶石矿床下部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白云岩)和碎屑岩中,新发现一套规模较大、层位产出稳定的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和重晶石矿床具有"上部为重晶矿,下部为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化特征。铅锌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及方铅矿,含少量白铁矿、黄铜矿及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重晶石,少量白云石、热液磷灰石、炭沥青及钡冰长石。成矿流体特征类似于形成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床的流体特征。铅锌矿化中的硫源自局限海盆内早寒武世海水经硫酸盐还原作用提供。此种类似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在南华裂谷盆地一带矿化层位稳定、分布范围较广泛,体现早寒武世时在裂谷盆地内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热液事件。天柱大河边铅锌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及区内该种矿床的勘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天柱-湖南贡溪一带沉积了世界级重晶石矿床,初步探明资源量2.4亿吨。通过野外调查,寒武纪重晶石矿床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如喷流角砾、泉华结构等。此外,在重晶石矿中发现大量的菌藻类化石,类似海底喷口生物群。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也显示重晶石矿属于热水沉积成因,上述特征支持重晶石属于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分析了该区域重晶石矿矿层展布,认为可能存在2个断陷盆地,同生断裂控制矿体展布。基于基底地层富含Ba、S元素特征,认为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基底地层中Ba、S元素被萃取出来,并沿着同生断裂喷流而出形成重晶石矿,建立了天柱-贡溪一带寒武系重晶石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贵州黔东北地区中低温热液型重晶石矿广泛发育,尤其是沿河县境内矿床分布众多,重晶石中伴生有大量的萤石矿.沿河县杨家坝重晶石矿区矿体较多、规模较大、矿石品位较高.通过对杨家坝矿区资料整理分析、研究,大致梳理了矿床特征,并对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对该类矿床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勉县-略阳与大巴山区分火山岩与沉积岩两大成矿区,可划分4种主要的重晶石类型含磷(铀)型重晶石(东风沟式)、多金属矿型重晶石(东沟坝式)、沉积型重晶石(水平式)和沉积型伴生重晶石的毒重石(冉家坝式)矿床。重晶石成矿条件(钡源、构造条件与沉积环境)及成因机理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钒矿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中国钒矿床的类型主要为岩浆型和沉积型.其中,沉积型钒矿占中国钒矿总储量的87%,多赋存于海相碳质页岩中,空间分布规模巨大,且多伴生Mo、U、Co、Se等金属元素,是一种具有良好资源潜力的矿床类型.然而,由于大型钒矿床少,矿石品位低且开采成本高,导致中国目前对沉积型钒矿的利用率不高.文章在系统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沉积型钒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划分了塔里木地台北缘、扬子地台北缘和扬子地台东南缘3个成矿带.综合分析表明,沉积型钒矿受特定时代地层、岩性组合和岩相古地理的共同控制,丰富的物质来源、适宜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海洋化学结构、以及强烈的生物作用是形成沉积型钒矿的关键.扬子地台周缘寒武纪扬子裂谷地带碳-硅-泥质页岩的岩石组合广泛发育,具备良好的沉积型钒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研究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两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中重晶石(矿)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质背景。天柱-新晃-玉屏寒武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发育在大陆斜坡上的断陷型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由于同生断层作用将盆地切割成一系列次级盆地,大河边-碧林及龙背-铜盆盖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大型重晶石矿床的构造定位空间。重晶石矿层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一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 重晶石矿层是由海底低温热水同生沉积作用形成(105-192℃),古热水场的地球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热水。硫酸盐型热水发生大规模同生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形成超大型重晶石矿床,重晶石矿层之上的黑色碳质粘土岩可能形成于封闭、还原、滞流的深水沉积环境,黑色碳质粘土岩构成矿层的封闭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黎敦朋  罗坤  肖爱芳  孔令添 《地质学报》2019,93(12):3095-3110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独立重晶石矿床,已有30余年的开采历史,在沉积重晶石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时代仍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中矿石组构的野外调查、电子探针分析和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取得如下发现和认识:①首次在重晶石矿石中发现了管孔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蜂窝状构造等热水喷流通道相沉积构造;②首次在重晶石矿石中发现具有热水成因指示意义的同生钡冰长石矿物;③140个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值为89.3~208.5℃,均值为162.7℃,表明李坊重晶石矿床属于低温热水沉积矿床;综合矿石构造、矿物学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等证据,提出李坊重晶石矿床为"白烟囱型"热水沉积矿床的新认识,为华南地区早古生代热水沉积矿床的研究和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贵州天柱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在天柱云洞重晶石矿床下部发现铅锌矿体,矿体产于陡山沱组地层中,呈层状产出,规模较大,具有"上部重晶石矿,下部铅锌矿"的分布规律。从矿床地质、地化特征等方面研究,获得该矿床属于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初步证据。通过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对比,云洞地区铅锌矿的矿体形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沉积、构造环境等,都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具有相似性。根据沉积、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湘西黔东具备热水喷流沉积(SEDEX)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预测天柱坪地—新晃—玉屏一带具有寻找大型铅锌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城-紫云-南丹深断裂是跨越黔桂两省较为闻名的断裂带,沿断裂带两侧分布一系列矿床类型,贵州镇宁泥盆系大型重晶石矿床位于北西侧。对镇宁大型重晶石矿床的沉积学、地球化学及成矿背景的研究发现,矿石中发育纹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碎屑状构造和厚层块状构造等热水沉积构造,常量元素特征揭示该矿床可能形成于以SiO2及含矿硫酸盐流体的同生混合沉积作用。重晶石矿(岩)石中Sr、Zn和W明显富集,显示热水沉积特征,且该重晶石矿(岩)石在lg U-lg Th和Cr-Zr相关图解上也均显示热水沉积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富集轻稀土,δEu表现正异常,δCe表现负异常,具热水喷流成矿特征。因此,认为镇宁大型重晶石矿属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青海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典型的热水喷流沉积型金多金属矿床,目前该矿床金矿和铅锌矿的规模均已达大型以上,矿床的发现对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的找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该矿床以典型的热水沉积岩重晶石含金矿为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和同生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特征。研究表明硫化物中的铅主要来自地幔,硫来自海水或者海相硫酸盐。指出成矿作用经历了早期喷流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中低温条件下形成铅锌硫化物矿;晚期热水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形成重晶石和金矿;后期热液及构造活动对矿床有了进一步的富集和改造。  相似文献   

19.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与金属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带,北带分布于北秦岭,以秦岭杂岩为基底的岛弧火山岩与花岗岩带到二郎坪弧后边缘海盆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类似的沟、弧、盆构造体系,产出沉积-变质-构造-热液改造型镍-钼小型矿床.中带分布于南秦岭北部,环绕岛链古隆起形成深水-半深水滞留断陷局限盆地,发育与热水沉积有关的黑色岩系,赋存沉积轻微改造型超大型钒矿床和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大型金-钒矿床.南带分布于南秦岭南部,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沉积区局部拉张环境发育裂谷式断陷盆地,发育巨厚的硅质-泥质-重晶石互层岩系,形成沉积改造中型含钼-钒矿床和热水沉积大型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等.解剖了秦岭黑色岩系容矿的典型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黑色岩系容矿的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0.
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早寒武世沉积层状重晶石矿,普遍认为符合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的特征,但对重晶石矿层厚度分布规律及其喷流来源通道位置或控制因素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分析重晶石矿层厚度等值线发现,重晶石成矿与F1断层关系密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剖面和物探成果等的综合分析表明,F1断层由导矿构造(Fd)和逆断层(Fn)等耦合组成,至少经历3个阶段的演化,其中早期或为基底断层,并构成重晶石矿的喷流来源通道及主要控制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重晶石矿应相对集中于断层两侧,沿F1断裂构造带及其两侧附近范围,是重要的成矿有利条件和找矿潜力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