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DEM是通过离散化的方式对地形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而在表达过程中存在高度的尺度依赖性,不同尺度的DEM在地形表达中存在显著的精度差异,故不同地形研究需选取适宜尺度的DEM,尺度转换及尺度相关问题成为了DEM地形分析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大量学者对DEM尺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DEM作业生产过程中,查询DEM成果数据文件是否上交及DEM完成进度存在效率低、费时等问题,现利用EXCEL调用VB程序实现了DEM作业进度的快速获取,有效地提高了DEM作业效率,该工具对提高其他测绘产品生产和管理效率、减少产品作业环节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可以大范围、快速、高效地提取DEM。即使在常年被云雾覆盖、降雨频繁的热带雨林地区,InSAR技术也能正常生成DEM。本文利用InSAR生成了研究区的DEM,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由于研究区植被茂密且有大面积的水域沼泽,导致InSAR处理过程中存在低相干和部分失相干现象,极易造成基于InSAR技术生成的DEM存在错误和空洞。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像素级的以相干依据作为加权函数的融合方法,将SRTM DEM和AW3D30 DEM作为外源数据与InSAR DEM进行融合,解决了基于InSAR技术生成DEM存在错误和空洞的问题,保证了DEM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是目前地学分析应用满足精细化要求的基础数据。目前对森林覆盖下DEM产品的精度影响分析依然有所欠缺。以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结合全站仪实测的高程碎部点与机载LiDAR数据生成的高精度DEM产品数值做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经多重比较分析(LSD)可知,以马尾松为代表的针叶林和以桉树、茶树、黄连木、荔枝、阔叶混合林为代表的阔叶林之间差值相差较大,说明针叶林和阔叶林两种不同森林覆盖类型的绝对精度存在差异。但Robust检验结果显示阔叶林地表DEM的精度均值相等性为1,说明阔叶林(以桉树、茶树、黄连木、荔枝、阔叶混合林林地为代表)地表DEM精度不受树种的影响。综上,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地表DEM精度差异显著,说明阔叶林和针叶林对机载LiDAR生成森林区域地表DEM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影像生成DEM的质量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数字摄影测量的重要产品之一,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DEM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DEM应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应用目标的真正实现.针对用数字摄影测量手段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DEM,详细探讨多种实用的DEM质量检查方法.实验证明,用提供的综合检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定位DEM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DEM和DOM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来利用JX4A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DEM和DOM的经验,论述了DEM和DOM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如何提高DEM和DOM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数字摄影测量手段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DEM,探讨了一种利用垂线轨迹法(VLL)结合最小二乘匹配(LSM)进行DEM高程数据的自动检查与编辑的方法。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该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纠正DEM高程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主要是解决生产的DEM文件中,相同X,Y点高程存在差异的问题。系统还可以检验DEM数据文件内部是否存在零高度点或无效值点,并且把检查结果以DAT文件(装有坐标的文本文件)的方式展现给操作者,为DEM生产的完整性做检验和平差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不规则三角网的土方计算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不规则三角网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其利用地形碎部点快速、方便的构建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土方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InSAR技术在地形复杂区域生成的DEM可能存在错误或空洞等无效点导致可用性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升降轨DEM融合方法,利用Sentinel-1 SARVV单视复数升降轨数据干涉处理得到的DEM与已有TanDEM-X升降轨DEM为例,分析升降轨DEM存在问题并将外部辅助DEM的方差作为参考进行升降轨DEM异常点判别,依据干涉对的相干系数与垂直基线高度加权融合得到最终DEM.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在地形复杂区域融合得到的DEM异常点占比较升降轨DEM明显减少,Sentinel-1选取较平坦区域融合后DEM异常点占比由升轨、降轨的5.9%和3.7%降至0.1%,融合后地形较完整,TanDEM-X选取包含水域区域与山地区域融合后异常点占比由升轨、降轨的1.2%和1.8%、2.1%和0.7%减少到0.2%和0.3%,融合后DEM较好地消除了异常点与修复了错误区域,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DEM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所需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本文以上海市高精度DEM数据为例,研究了一种基于对象的高精度DEM数据管理方法,可实现多源多精度DEM数据融合管理,解决了特大型城市海量DEM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存在的精细程度不足、管理效率不高、更新维护不便等方面的不足问题,满足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规划、土地、水务和气象等多个管理领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GRASS软件中等高线生成DEM算法存在的问题,从解决多条等高线经过待插值栅格单元、Flood Fill算法搜索等高线、"平山顶"现象3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对山顶等特殊地形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已有软件算法相比,提高了山体陡峭地区DEM插值精度,消除了插值生成的DEM中存在的"平山顶"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云的资源三号立体数据生成的DEM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DEM的修正方法。首先,利用面向对象图像分割的原理,建立规则提取云区域,并形成云区域矢量文件;然后,利用提取的云区域裁剪外部参考DEM,得到云区域修正的DEM值,并利用栅格运算替换资源三号原DEM中云区域的值;最后,得到研究区无云区域的修正DEM。并利用湖北咸宁地区资源三号立体数据和30 m ASTG DEM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云区域的错误DEM值,为后期应用提供更可靠的DEM数据。  相似文献   

14.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重要的测绘成果基础数据,在道路规划、城市建设等国民经济以及国防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DEM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坐标系不尽相同,在DEM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常用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的概念,然后通过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实现DEM数据坐标系转换,并对转换结果进行精度统计分析,为DEM在实际使用中坐标系转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摄影像(DOM)在日常生产中,由于人员操作难免出现DEM在接边处存在格网高程值不一致和DOM数据在接边处存在色值不一致及纹理不相符的问题,此类问题完全利用人工检查,工作量大且易出现遗漏现象。本文利用Arc GIS平台中的Arc GIS Engine及其类库进行二次开发质量检查程序,能够减轻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提高质检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方法及算法,提出利用同期作业的数字地图(DLG)生产DEM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并针对采用等高线建立不规则三角网(TIN)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述影响DEM精度的因素及DEM生产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7.
应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将地形碎部点高程观测值经插值转换为规则格网DEM数据.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利用VB和MapInfo来实现其立体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并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三维快速建模在实现三维数字城市建设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JX-4G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测得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线划图(DLG),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主要对建筑物底部的DEM和道路DEM处存在的不匹配问题进行修改,并对DLG数据中建筑物高度信息的缺失进行改进。改进后的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能生成更高精度的数字表面模型(DSM),为高效率、高精度地建立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波  赵淮  郭莉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06-108
SAR数据具有较高的穿透性,利用InSAR技术制作DEM数据的生产模式已日趋成熟;然而受SAR数据源的约束,其制作的DEM数据精度如何,能满足多大比例尺的DEM,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利用高精度控制点、1:10000 DEM成果数据、实景三维DEM成果数据检验了利用InSAR技术制作的DEM数据的高程精度质量和地物表达...  相似文献   

20.
从数字高程模型(DEM)传递误差、基于中误差的DEM误差模型及其主要问题、DEM误差分布实验和DEM内插误差新认识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DEM误差研究的主要进展,用"中误差"讨论DEM传递误差是建立在测量误差传递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沿用"中误差"来讨论DEM内插模型逼近误差和DEM整体误差却缺乏理论依据。DEM误差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实验对DEM中误差评价法所应具备的随机误差性提出质疑,却可以用基于逼近理论的DEM内插模型来解释,说明用逼近误差理论研究DEM内插误差的途径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