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是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详细总结,系统地论述了计算机地球化学编图的方法与技术,解决了编图数据的拼接归位,编图数据的系统误差调平方法,编制色块图的方法原理,特别是对色块图色区划分的方法试验,对各省编制小比例尺地球化学图有实际参考意义。自行研究的计算机地球化学编图系统软件有五个子系统构成,有四十六个模块,形成一套功能齐全,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的应用软件系统,可编制出色块图、等值线图、异常图、立体图等七类地球化学图件,已用于编制辽宁省的1:50万,湖北省的1:100万多套地球化学图件。实践证明,该系统作图方法正确,精度高、成图美观标准,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1:20万)化探资料整理中,对区调队二十余年来积累的几十万个铜、铅、镍、钻、钼、锌元素光谱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编制了吉林省东部区1:50万铜、铅、镍元素地球化学图和综合异常图。同时为我省提供了土壤Cu、Pb、Ni、Co、Mo、Zn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反映元素区域离散程度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其区域分布特点和富集规律、划分地球化学成矿省、圈定地球化学成矿区等提供了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是整理区域化探成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安徽地质》2008,18(2):F0002-F000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立于1958年6月。50年来,安徽省地矿局承担了安徽省区域性、公益性和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了覆盖全省的1:20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调杏等基础地质工作。编制了1:100万和1:50万安徽省地质图。1:25万区调工作,已累计完成国际标准图幅6幅,占全省面积的69%;1:5万区调任务完成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4.
1989年8月,地矿部向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四省(区)地矿局下达了编制华北地台北缘地球化学图的任务。该项任务由部物化探局和四省(区)地矿局组成的编图委员会和编图组完成,由吉林省地矿局牵头,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任组长单位。编图任务于1992年底完成,提交的成果有华北地台北缘33种元素的1:50万、1:100万地球化学图,1:100万主要成矿元素综合异常图和1:100万主要成矿元素成矿远景分区图;以每个元素的83522个数据分别统计计算的33种元素各1:20万图幅、全域、各地质子区及两大自然景观地域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第一代化探成果,以1:20万比例尺图幅为单元,编制铜背景(Ⅹ)及变异系数(Ⅴ)等值线复合图,从铜的量变及质变的双重角度上,初探四川铜矿资源可能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图册或图集是地质科学的基本图件。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地质图。为满足我国出版地球化学图集的要求,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各省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图自动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国内化探需要的计算机编图系统,使我国的地球化学图件赶上或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一、系统内容 (一)数据的拼接、归位和坐标体系转换目前编制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图件是采用1∶20万化探数据。作分省或分片区域性地化图时,是把1∶20万单图幅数据拼接成多图幅整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国内中比例尺的地质编图,基本上是按年代地层单位进行的,即编制所谓系图。这方面的编图方法是成熟的,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贵州省1964年编了1:50万地质图;1981年又重新编制了同比例尺的贵州省地质图。由于全省1:20万区调工作完成,后者的地质研究程度有明显提高,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前进。但成图单元依然是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混淆的产物,基本上是在统一地层划分概念为指导的系图。在编制《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主要附图之一的1:50万贵州省地质图时,我们已感到系图不能很好地反映沉积岩发育、地层齐全地区的岩层或岩相的变化特点。随着现代地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化学制图技术是与计算机技术平行发展的.早期的计算机成图只是将单一元素的手绘的筒单点图(有些有手绘的等值线,有些则没有)发展成自动绘制.有些图则设计出复杂的符号来标识每一种元素及元素含量,使得图上可绘有多个元素.计算机绘制等值线以其客现和一致的操作避免了人为的偏差.这些操作包括(1)估计一系列未知点的值来部分地充填实测点之间的空缺区,使图件资料转换成数字网格;(2)根据某种算法绘出网格点之间的等值线.成果图的合理性取决于样品的有效性,也就是,样品采集的尺度是否允许样品间方差的最大值.假定了样品有效性后,图的价值还依赖于成图变量的连续性、采样密度和网格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聂树辉 《铀矿地质》1989,5(1):34-39
本文对东北地区5706km~2范围内的放射件水化学详细区调资料用克里格法进行了电算处理,编制了1:20万铀水文地球化学图件。用克里格法对水中铀含量进行变异结构分析、确定异常结构(方向,大小),然后,再进行克里格估值。编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着手整理全省化探资料,至一九七六年止,完成了全省地球化学编图工作,提出了若干成矿预测区.近年来,有关单位对某些预测区进行了普查找矿评价,取得良好找矿效果.现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成果作一概略报导.根据收集到的全省矿区-矿带普查与详查化探报告和区域测量中的化探资料,确定了以下编图内容:1.全省化探工作程度图:比例尺1∶50万,反映历年来化探普查测区的位置、完成面积、投入方法、工作比例尺和测量密度.2.全省次生晕测量、分散流测量、水化学测量、重砂测量等方法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比例尺1∶50万,附异常一览表.3.化探报告卡片:将化探报告摘编成卡片,附缩制的化探地质图件(比例尺不定).4.简要文学说明书:归纳全省化探工作情况、异常分布特征、各方法找矿有效性、成矿预测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是MAPGIS应用的一项新成果。本文着重介绍新一代江西省1∶50万数字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并对技术处理进行了质量评述。江西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建立 ,为着广大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系统、快捷、准确的数据 ,对今后基础地质研究、普查找矿、矿产开发及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朝永  易慧 《物探与化探》2008,32(4):392-396
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和图件的编制是化探异常解释评价工作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将VBA与MapGIS结合起来运用到化探异常解释评价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文中,笔者以均值加2倍离差方法为例,探讨了运用VBA编程计算确定化探异常下限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详细介绍了离散点位数据图在MapGIS中直接成图的方法,指出了VBA与MapGIS在地矿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MP)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针对地球化学制图存在的某些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数据分幅标准化的区域编图设想,阐明了标准化制图的统计学原理及编图步骤。以鲁西Au等14种元素的标准化区域地球化学图在金矿系列综合预测中的应用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如何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处理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化探数据的问题。经对湖北阳新岩体铜含量数据的大量电算、分析、对比,最后选用了对数泛克立金法。由计算机自动绘出的估值图和漂移、剩余图能很好地反映该区化探趋势和异常,既优于趋势面分析和滑动平均法,也优于泛克立金法,且能获得较稳健的变差图。故此法对化探数据自动成图很有用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总结了陕西秦巴1:20万区域化探工作中样品采集、测试分析、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综合研究、异常评价等环节主要的方法技术思路,并对其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评估;同时对其成果在地质找矿、环境评价、地方病防治、地质灾害预测以及农、林、牧业等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蚀变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但是并没有系统的编图方法, 提出遥感蚀变信息等密度制图法以进行改进.它借鉴了地球化学场的编图思路, 通过统计单位面积内各蚀变信息所占的面积百分比, 进而生成面密度等值线图.利用该方法并结合线、环构造信息在内蒙古东乌旗地区圈定了8个成矿远景区.这种新的编图方法, 既能有效增强多种蚀变同时出现时小面积蚀变信息, 又能更直观的表达蚀变信息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和浓集中心, 对圈定成矿远景区和优选野外验证点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张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已经编制完成。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邀请近50名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在青岛对该图进行了评审。大家一致赞赏编制这一图件的首创精神,认为该图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扎实,编图方法严谨,图面表达清晰,是目前国内外少有的、水平较高的一张海陆大地构造图。他们建议尽早予以出版,使之对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水平、阐明我国资源能源分布规律和进行区域稳定性分析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为了满足地球化学多维异常体系的研究而逐步展开的。应用于深部找矿预测的多维异常结构方法,从钻孔岩芯直接采样,获得了具有真三维属性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者迫切需要在三维场景下对所获三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解读和表达。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3D-MDAS)是利用三维可视化和地质体三维建模技术,在MapGIS K9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获得的。本系统实现了地上、地下数据模型的一体化显示,实现了实体模型与属性模型的耦合一体化显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异常结构进行空间分析,建立三维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笔者详细阐述了三维异常结构3D综合系统的三维建模思路和技术,并用安徽马头矿区的实际应用成果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竹山幅区域化探数据因子计量地球化学图的编制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处理1:200000竹山幅区域化探(1911件样品,28种元素定量分析)数据,编制了斜参因子计量地球化学图、因子剩余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构成一套综合性指标的地球化学图件。这套图件在解决本区(变质岩)地层划分、岩浆岩圈定、构造预测等基础地质问题是有效的,对区内银金多金属矿产也有一定反映;提出了震旦系郧西群应归属元古界武当群的新认识,已为地质工作者接受。从地球化学数据的地质解译出发,因子地球化学图是地球化学信息的地质推断图,还可使复杂地球化学区的多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得到分解和解释:与单元素地球化学制图相比,能直接获得地球化学的解释信息和清晰的图象显示,使单元素地球化学图解释中的困难以及综合异常图图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因子地球化学图件可作为单元素地球化学制图的一种辅助形式,它有助于区域化探资料的解释与推断。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收集山东已完成的1∶5万、1∶20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编制山东省1∶25万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1∶50万大地构造相五要素工作底图和1∶50万大地构造相图,全面介绍了大地构造相的定义、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编图程序。采用大地构造相编图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揭示不同陆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研究山东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和具体表达形式。进而对山东大地构造相进行了划分,共划出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和中国东部陆缘弧盆系相系3大相系,鲁西陆块、渤海陆块、大别苏鲁结合带、威海弧盆系、胶辽岩浆弧和华北裂谷盆地6个大相以及20个相和59个亚相,明确了其鉴别标志。对陆块区、造山系和陆缘弧盆系相系以及大相、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简要总结了大地构造相与成矿尤其是金矿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矿床与大地构造相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