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四川省铅锌矿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成果,应用GIS评价技术研究了康滇地区典型铅锌矿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及成因,提取了成矿有利的地质信息、构造信息、物探信息及化探信息等,进行康滇地区铅锌矿的资源潜力预测,建立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根据铅锌矿的时空分布规律预测了找矿远景区,在康滇地区圈定了5个矿集区、7个重点找矿远景区,确定主攻类型为黑区式和大梁子式,其次为小石房式和乌依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化探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999—200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奚小环  李敏 《中国地质》2012,39(2):267-282
1999—2009年,中国区域化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导思想是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和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持原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表生地球化学条件下采样物质问题是区域化探方法研究的核心,样品采集应以代表地质找矿信息的基岩物质成分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持采样物质的一致性。基于成矿地球化学理论建立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和实行地质找矿定量预测,使勘查地球化学从单纯方法手段上升到指导地质找矿的理论高度。主要标志是在全国建立完整的区域化探工作方法技术系统和实行样品分析质量全程监控。在区域化探高精度数据基础上绘制与出版精美的地球化学图集,使区域地球化学图精确地反映地质背景分布与异常特征,促进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深度开发和利用,建立具有从区域、普查到详查进行全过程独立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区域化探长期支撑中国地质找矿工作,是整个地质找矿工作的先导。随着新一代地区和全国地球化学图的形成,将在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以及揭示重大地质事件等方面提供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对于未来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和整个地质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锑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空间分布、元素组合、成因类型等,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8个锑元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并对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总结,为锑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一带一路"地区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前期基础,提出了创新地学领域合作机制、地学合作填图、合作开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利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共建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创新地学人才培养机制等合作构想,以期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实现"一带一路"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共赢,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新达来草原覆盖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成矿域的二连—东乌旗铜钼铁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该区被牧草和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基岩出露较差,找矿工作相对滞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构建综合信息预测模型,提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找矿信息,借助GIS技术进行覆盖层“揭盖”和对找矿信息进行提取,以GeoDAS 矿产预测软件为平台,运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区分复杂背景与异常,提取矿化弱异常,应用模糊证据权法进行信息综合集成,形成预测后验概率图,圈定找矿远景区并进行验证,探索内蒙古草原覆盖区内生金属矿床勘查与预测评价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项目的基础上,以区域化探资料二次开发为前提,通过总结已知典型锑矿床的成矿成晕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贵州榕江-雷山地区,对不同地质单元(盖层和基底)开展锑矿的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示范工作。以相似度、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点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Sb异常强度为预测变量,对榕江-雷山地区锑矿进行了预测靶区的圈定,从地球化学角度,通过类比法、面金属量法对圈定预测靶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为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提供地球化学预测资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罗平-开远成矿带主要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提出罗平-开远成矿带金成矿具有"5带2区3层楼"特征,为区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预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了区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的金矿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预测,预测结果反映区内具有较大的金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龚鹏  胡小梅  李娟  仇一凡 《地质通报》2013,32(10):1601-1612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三位一体”(夕卡岩型-角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新资料,构建了甲玛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该模型由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要控矿因素6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1.
帕米尔构造结夹持于塔吉克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山结,由西侧的兴都库什山、中部的帕米尔高原、东侧的昆仑山3部分组成,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地质演化历史.近年来,在西部的兴都库什地区发现了帕斯古斯塔、贾马纳克等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在东侧的西昆仑地区发现了大红柳滩、俘虏沟等具大型、超大型远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黔北德江地区梁山组铝土矿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本区铝土矿含矿岩系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成矿规律,预测铝土矿找矿靶区。研究表明,黔北德江地区铝土矿矿体赋存于沙沟向斜与红坳向斜两翼及核部的梁山组中,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为沼泽化瀉湖相,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下志留统秀山组泥质砂岩。德江—沿河一带满足铝土矿成矿的相关条件,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为新的铝土矿找矿靶区。文章在野外工作基础上总结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云南东川杉木箐铁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基础上, 根据邻区东川式、稀矿山式铁铜矿的成矿条件和岩隆构造、重磁同现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等找矿信息, 结合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的最新成果, 对勘查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其成矿特征、物化探异常与落因铁铜矿带类似, 圈定零公里至小坡和二百二至新寨等2条重磁同现异常带(岩隆构造带)及附近区段为有利找矿靶区, 推测深部具有中-大型矿床规模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河北某铅锌矿床作为燕山地区唯一具有中等规模的斑岩型铅锌矿床,被发现后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无大的找矿突破。经综合整理研究历年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开展大功率的激电中梯扫面等系列工作,认为本区化探异常元素分带明显,激电异常发育,成矿系列完整,找矿潜力大。经钻探验证,于斑岩体外围及接触带发现了厚大的铅锌富矿体,于深部发现了铜钼矿体,形成了斑岩型矿床完整的成矿系列,实现了本区新的找矿突破,使其具有了成为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进一步扩大了本区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5.
蚌埠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阜阳-蚌埠铁–金–银–铅锌–金红石–煤–金刚石成矿亚带东段,成矿地质条件类似胶东金矿矿集区,成矿潜力巨大。由于该区覆盖严重,工作程度较低,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较少。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于2014年在蚌埠地区开展了1:2.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工作,通过该区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资料,结合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分析研究区域航磁异常特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成矿有关的航磁异常特征,为该区成矿预测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横跨刚果(金)和赞比亚边境地区的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沉积岩层控型铜钴成矿带,是全球第三大铜产地和第一大钴产地,然而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仍不明朗.[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背景、构造演化与成矿、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矿床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选择地层、构造、地球化学、遥感蚀变等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  相似文献   

17.
化探与遥感信息在青海两兰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海都兰——乌兰地区应用化探与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找矿预测,主要是运用迭代法、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掩膜和图像彩色分割等方法直接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卫东 《地质与勘探》2011,47(3):388-399
图拉尔根铜镍矿位于东天山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大型成矿远景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通过系统研究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找矿信息的基础上,对图拉尔根铜镍矿床不同尺度的地质、物探、化探等致矿地质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在地质异常理论指导下,尝试性地建立了图拉尔根铜镍矿基于...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与远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和遥感解译的综合找矿信息,运用GIS技术,实现全省钨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本文拟从成矿地质背景、钨矿矿床类型、资源预测三方面进行阐述,圈定湖南省钨矿重点勘查远景区,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全省共划分出19个重点勘查远景区,分布在资兴-郴州一带的勘查区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河南洛宁县西青岗坪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山金矿田内的区域性七里坪—星星阴含矿大断裂带上及其附近分布着Au、Pb为主的带状异常,通过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其中段的西青岗坪矿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该区土壤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在综合异常剖析、成矿因素分析和找矿预测区划分的基础上,认为优势矿种为金、铅、锌,并具有利的赋矿环境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